笔趣阁 > 穿越甄嬛传之端妃风华 > 第113章 登基

第113章 登基

    还未到午时,紫禁城便已经响起了丧钟。听到丧钟的声音,月宾有些恍惚。

    紫禁城送走了它的第五位主人,整个皇宫都充斥在悲伤的氛围里。

    胤禛走的时候,意思很明确,在月宾把圣旨拿出来之后,又有齐彬,年羹尧,张廷玉等老臣的支持,弘历很顺利的登基了。

    胤禛的葬礼上,月宾不想哭的,可是眼睛里的泪水总是忍不住的落下来,一滴又一滴,怎么也擦不干净。

    年世兰甚至哭到晕厥,幸好有冯若昭在一旁劝着才好。

    新帝登基,月宾带着太妃们迁宫,寿康宫内月宾只留了世兰和若昭一起住。

    如今她们再没有了勾心斗角,生活平静了下来。月宾偶尔也能看到浣碧,浣碧虽然位份低微,但却并没有人为难她,衣食无缺,日子肯定比不上从前那般富贵,但她却已经知足了。

    甄家三姐妹,没想到她居然是过得最好的一个,太妃们都在月宾手底下过活,闲来无事,她也会去寿康宫请安。

    弘历和福慧怕月宾和年世兰陷入悲伤中走不出来,两人在一起合计了一个法子。

    因为月宾往日最喜欢嫡长子永琏,便想着把永琏送入寿康宫抚养,富察氏虽然有些忧心,但拧不过弘历一意孤行。还好,被月宾拒绝了。

    她没有精力再抚养一个小阿哥,尤其是永琏还是嫡长子。

    最后由世兰决定把福慧家刚年满五岁的大格格接进宫来抚养了。这样寿康宫也算多了一丝人气。

    弘历的妃子们在初一、十五会来寿康宫请安,尤其是富察氏,极为孝顺,世兰和若昭都对她赞不绝口。

    月宾怕她累坏了身子,经常劝她休息一下。

    弘历十分孝顺,经常在月宾生病的时候亲尝汤药,每隔几日便叫太医来给月宾请平安脉。

    可是弘历毕竟是皇帝,政务繁忙。等到弘历彻底掌权的时候,也做了一些错事,但月宾往往会亲自劝诫,让他实行节俭的作风,不是缩减衣食,而是把国库里的钱都用在刀刃上。

    寿康宫内,姐妹三人就这样相伴走过了后半生。月宾60岁的时候,弘历下令京城的官员必须前来祝寿,生日宴办的异常宏大,被当时的人津津乐道了好久。

    月宾的身子是姐妹三人里面最差的,刚过完60岁生日,身子就有些不中用了。

    月宾病重的时候,弘历罢朝三日,日日守在月宾身边,眼底青黑一片,生怕自己睡了之后额娘就没了。

    可是弘历的孝心并没有感动上苍,月宾的身子还是一日一日的消瘦下去。

    弘历召了弘时、弘昼、福慧和弘晏回京,年世兰和冯若昭也日日陪在月宾身边,可惜还是没能留住月宾。

    月宾逝世的那一天,弘历听完这个噩耗直接在养心殿昏倒了,便是弘晏和福慧也哭的不能自已,他们都是由皇太后带大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前一日还好好的年世兰,手里拿着月宾从前给福慧绣的小衣服,在睡梦中安详的去逝了。

    众人看见年世兰虽然没了呼吸,可是手中牢牢的抓住那件已经褪色了的红色衣衫,脸上还露出了一个仿佛孩子般的笑容。

    冯若昭一进来看到这一场景,眼泪仿佛开了闸门一样,彻底停不住了,抽噎着说道“皇贵太妃她去找皇太后了。”

    宫里一下子去了最高位的两个人,白布就没有撤下来过。弘历命令全国三个月不允许吃肉,且三年之内,不会再有选秀。

    齐贵太妃被弘时接出了宫,宫里只剩下了敬贵太妃。

    弘历怕敬贵太妃也悲伤过度随着去了,便常派太医过来瞧,冯若昭让弘历不必担心,她会带着两位姐姐的份,一起活下去,直到她活不动了为止。

    只是在看到年轻的妃子的时候,总会想起她们在潜邸里的那段时日,没想到只因为她喜欢孩子,月宾就认为她不是一个坏人,护了她一辈子。

    “两位姐姐,你们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月宾虽然已经去世了,可是在哪里停棺却成了个大问题。当日胤禛留了三道圣旨,第一道是皇四子弘历即位。

    第二道是给苏培盛的,若是弘历待月宾不好,便改立皇五子弘昼即位,即位之后让他务必孝顺嫡母。可是这道旨意并没有颁出来。

    第三道是胤禛亲自交给弘历的,死后与月宾同葬皇陵,胤禛的棺木早已经放进去了,问题是月宾的该不该放进去。

    皇额娘跟皇阿玛生前闹得那般僵,弘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最后还是冯若昭来劝了,弘历才放弃将两人合葬到一处。冯若昭只说了一句话,“皇太后不愿。”这么简单的话,就让弘历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弘历看了看当日胤禛留给他的圣旨,呢喃道“对不起,皇阿玛。”

    月宾的谥号为孝圣宪皇后,年世兰的谥号为敦肃皇贵妃,弘历将她们两人合葬到了一起,在胤禛棺木的旁边,对外只说合葬到了一处。

    世人皆知,孝圣宪皇后生前极得世宗宠爱,经常规劝高宗,仁爱百姓,得后妃敬重,乃是一位仁慈的皇后。

    孝圣宪皇后死后,紫禁城内无人不落泪,第二日,敦肃皇贵妃追随而去,姐妹情被后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