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 > 第1730章下死手

第1730章下死手

    汇报完飞宇集团上市的细节,张哲盛又把灵动集团总裁杨志厚和智行科技的总经理肖延年喊了进来。

    除了飞宇集团这个母公司,飞宇集团百分百控股的灵动集团也确定于今年10月份在上证交易所上市。

    这方面的工作细节,得杨志厚来汇报了。

    现如今,飞宇集团旗下光是控股公司就达到了30多家。

    加上国、内外的参股公司,更是达到上了百家之数。

    这么多公司的业务发展,即便张哲盛这个大总管也没法面面俱到,只能抓个大方向而已。

    对于江飞宇这个董事长而言,他更多时候只是决策是否进入这个领域以及确认一把手的人选。

    平时也就定期听取一下经营情况汇报,力所能及提供点前瞻建议和资源协调。

    每一家公司的具体经营,还得是靠这些公司的一把手来把控,以及张哲盛这个大总管来监督。

    不想把自己累死,江飞宇只能放权。

    至于智行科技这家公司,则是飞宇集团和灵动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

    飞宇集团以技术入股,占股百分之30。

    灵动集团以资金入股,占股百分之70。

    从伦理关系上看,智行科技像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一起孵化出来一个孙不孙、子不子的公司。

    本来都是一个大集团旗下百分百控股的企业,这样搞好像有些脱裤子放屁。

    但从业绩归属、权责划分、避税、风险分离等需求来考量,划分清楚股权却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灵动集团占股是大头,智行科技按照层级架构来说属于灵动集团的一个事业部。

    按照几家券商核出的数据,灵动集团的估值是67468亿人民币。

    计划以164元/每股的价格,从A股市场募集9445亿的发展资金。

    只要灵动集团上市后股价能企稳,便能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制造企业。

    估值能够有这么高,还多亏了智行科技。

    目前,智行科技已经在全国63个城市投放了12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

    并且,业务还在快速扩张中。

    智行科技这家公司最大的作用并非是帮助集团涉足共享领域,而是扩宽了灵动集团电动车的销路。

    除了定点采购,智行科技这些运营中的共享电动车又百分百依赖于灵动集团提供售后服务和配件支撑。

    相当于,智行科技赚的钱又源源不断进入灵动集团的口袋。

    正是因为种左手倒右手的运营模式,才推高了灵动集团的估值。

    作为一个有背景依靠的搅局者,智行科技的无形中将国内一众共享单车平台逼到了生死的边缘。

    那些共享单车的单辆采购成本,普遍在350-600元之间。

    而智行科技一辆轻型电动自行车的采购成本,才740元左右。

    灵动集团以成本价供货,成本确实能压缩到这个价格。

    在运营价格方面,一辆共享自行车的单次骑行最低1元,。

    而智行科技单次骑行,才比他们贵了5毛钱。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骑更加省力的电动自行车。

    资金方面,智行科技又能源源不断地从星海金融拉来低息的贷款。

    真要比价格战,智行科技绝对能够耗死这些同行。

    现在是贵5毛钱都具备竞争优势,没必要做这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而已。

    在平台运营上,智行科技不仅能够获得集团的技术支撑,还能获得集团的流量扶持。

    而在公司成分背景上,飞宇集团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资金,第二大股东才是江飞宇这个创始人。

    换句话说,智行科技的成分也能往国有企业上靠。

    那你认为,地方政府会偏向谁呢?

    严格来说,现在的飞宇集团跟那些血统纯真的国-企、央-企没有什么区别。

    不仅可以靠着技术和用户优势吃饭,还能靠着政策吃饭。

    最关键的是,还没有人会质疑飞宇集团是垄断经营。

    可能是难得有机会在江飞宇这个大老板面前表现,肖延年的表现欲望很强烈。

    “目前,平台业务开展最大的难题还是各种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这些数量繁多的共享单车占据了大量户外停车位置,甚至到了挡路的地步。”

    “虽说本质上是用户的素质问题,但咱们没办法约束这些其他平台的用户,我打算直接从这些共享单车平台入手”

    所谓“入手”,是干掉这些共享单车平台。

    只要干掉对手,他们投放的这些共享单车自然会被回收抵债。

    江飞宇好奇问道:“说说看,你打算怎么收拾这些竞争对手平台?”

    肖延年说出自己酝酿的狠招:“我计划近期取消平台的骑行押金,利用咱们支付bao信用和飞信等级做授信抵押,对这帮共享单车平台进行釜底抽薪”

    实际上,这些共享平台最大的盈利模式还不是收取骑行费,大头是用这些用户的骑行押金去做二次投资。

    这些平台收取的押金,少的99元,多的199元。

    只要有100万个用户给他们缴纳了押金,就有一两亿的存量押金。

    如果缴纳押金的用户达到1000万这个规模,那就是20亿的资金。

    现在的头部共享单车——小黄车,号称月活用户超过4000万。

    排名第二的摩拜单车,号称月活用户超过3000万。

    他们的押金规模有多少,已经可以推测一下了。

    而这些押金一部分是拿去做了其他投资,一部分是垫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还有一部分是不能放到台面上说的钱,是进了老板、投资人、高管的腰包。

    这么说吧,平台收取的这些押金还能剩下百分之20就不错了。

    智行科技免押骑行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的宣传配合才是杀招。

    一旦这个泡沫被戳破,光是退押潮就能令这些平台宣布破产。

    江飞宇听完方案后,给予了肯定的夸奖。

    虽说有些不厚道,但商业竞争本来就是如此残酷。

    况且,这些无序扩张的共享经济本来就到了要整顿的时候了。

    大浪淘沙。

    只有淘汰掉那些不行的,剩下的才能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