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帝跪求复合,可我已有正妻 > 第14章 回家报喜,路遇蝗灾

第14章 回家报喜,路遇蝗灾

    告别了宁若卿,同时也告别了吴正义,当然告别吴正义不值得一提。

    唐舟和陈文,雇了辆马车启程回家,本来陈文是准备走回去,见唐舟已经雇好了车,加上他归乡心切就一同上了车。

    陈文的村在河西县,位于山阳县的东面且与山阳县接壤,而唐家村本也在山阳县的东部,所以虽然他俩虽然不是同一个县,但是距离却不远。

    来时杨柳青青,春天的菜油花正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归时树叶渐黄,秋天的粟米已经低下了沉甸甸的头颅。

    转眼离家半年的时间,陈文虽晚于唐舟出发,但相对唐舟来说更是归心迫切,他离家时带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这么久不知道家里如何度过这几个月的。

    “不会有事的”,唐舟看出了陈文的担忧,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随着离家越来越近,陈文更加坐立难安了。真是应了那句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为了岔开话题,于是唐舟和陈文在车上谈理想,谈人生:

    “你读书之后的理想什么?”唐舟问陈文。

    “忠君,报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与大多读书人无异”。

    “对,也不全对!”,唐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请唐兄赐教”

    “你吃的是百姓的粮食,是千千万万个像你父母一样的百姓辛勤劳作换回的,而非君王,古人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正是如此”。

    “唐兄继续”

    “所以首先为民,为了更多人可以衣食无忧;百姓无忧则江山稳固,江山稳固则为忠君之事,一举多得”。

    “受教了”,陈文躬身一拜

    “如不嫌弃,请唐兄家里坐坐,喝点水,歇息一下”。

    到了陈文的村庄,唐舟受邀前往家中,不好拒绝,加上已至好友家门,理应拜访朋友父母。

    陈文的村庄虽然离唐舟家的距离不是很远,从一路走来,唐舟发现,陈家村显得更贫穷一些。

    破破烂烂的道路上,一排残旧的土房,都透露出这个山村的贫穷与落后。

    进入陈文家,贫穷的这个印象让唐舟更加深刻,房子很小,屋顶上瓦片形状各异,应该是经常漏雨多次缝缝补补的结果,一个底层百姓要供一个读书人真的很难?。

    陈母看到陈文回来,马上迎至门前,这是陈文第一次出门,母子分离几个月的时间,再次相见显得格外亲切,嘘寒问暖,陈父听到说话也从屋里出来,虽然表现的没有陈母热情,但也难掩激动,客气的招待唐舟进屋坐,唐舟也周全的施晚辈礼,屋子很小,但胜在陈文父母勤劳,一眼望去收拾的挺干净。

    唐舟给陈文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先把好消息告诉父母,让他们高兴一下。

    于是陈文略带紧张的语气把中举的事情细细叙说,其中还包括初到临安时已晚,没有客栈可以出租,还幸亏得到唐舟收留,最后不仅不收他费用,还带他挣了一大笔钱,说着把唐舟给他的钱都拿了出来,递给了陈父。

    一举荣登龙虎榜,十年终到凤凰池。

    虽不如此,但胜于此。

    陈父听到儿子中举的消息,手已经开始颤抖,世代农耕的他,深深的知道种地的辛苦以及科举的不易,他们村里已经几十年都没有考上一个秀才了,更不用提举人了,现在终于出了个举人,还是自己的儿子,可以光耀门楣了。

    然后听到是唐舟收留了陈文,才不至于让他在外流浪,所以感觉陈文能中举人也离不开唐舟的帮助,所以对唐舟尤为感激。

    最后当陈文拿出一百贯的钱后,使得陈父再三震惊,他们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一年也不过收成几贯钱,而陈文出去几个月却能收获如此之大,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的,这一百贯可以够他们家好几年的开销了,终于不用再为明天的生计发愁。

    外面的世界真的不一样。

    所以更加坚定了让陈文读书决心。

    相继而来的两件大事,陈父的肩膀也跟着挺直了一下,好像那个背负多年担子一下轻了很多,期间拉着陈文想要拜谢一下唐舟,被唐舟拒绝,然后陈父就大笑着出门,去买菜卖肉,要好好的招待一下唐舟,顺便庆祝一下这件大喜事。

    吃饭期间,唐舟从陈父口中了解到, 陈家村贫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村里人多土地很少,虽然唐舟家里也是靠农耕为主,但是好在祖宗积攒下的土地较多,倒是可以衣食无忧。

    “有什么事情吗?”讨论到土地的收成时,唐舟看到陈父的脸色有些变化,于是问道。

    “前不久经历了大旱,本来成苗的就不多,眼看所剩不多的庄稼快要成熟了,现在又像是有蝗灾的前兆,今年能不能有收成还不好说,本来他们夫妇就已经节衣缩食几个月了,如果不是陈文带回来的钱,还真不知道后面怎么生活呢,好在你们来了,我们全家还是要多谢唐公子你了”,陈父回答到。

    陈家世代农耕,陈父说历来经历干旱以后就容易蝗灾,今年几乎没有什么降雨,周边的河流也快干涸了,听说在三百里外的清风城已经有蝗灾的迹象,他观察外面蝗虫幼虫的数量确实比以往多了一些,现在还只是前期,规模还不大,要是真发展到后期就更吓人了,唐舟已经听懂了陈父的话,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从生活的经历中得来了,虽然他们说不清原因,但也知道了大概规律。

    唐舟毕竟是有着高级系统的加持的,只要一思考,嗯……如果思考没有用的话,就问系统,蝗灾的具体事件就出现在脑海。

    蝗灾主要经历大旱天气,原本是习惯独居的蝗虫,迫于植被面积的减少,生存的空间就变的狭窄,无奈的只能群居在一起,而蝗虫就很变态了,群居后体内就会产苯乙氰,产生苯乙氰会变异,见啥吃啥,重点是有毒的,所以让吃货去消灭是有些行不通的。

    苯乙氰是啥?我不知道,你看故事就好,也不用知道。

    【叮叮叮,虽然中了举人,但目前作用不大,还有可能收到去做棋子的信】

    “啊,那咋办?”

    【友情提示,如果能帮助灾民,可改变命运】。

    “啊,还走不了了?小卿卿还等我呢!”

    【你得有命去才行】

    “你别说,我正想怎么帮他们呢,这不就巧了吗”

    【呃呃呃……】

    吃完饭,唐舟喊上陈文,

    路上刚和陈文提到到过横渠四句:“读书人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唐舟说,为生民立命,既然碰上了,就不能不管,说要为这次的蝗灾做点什么。

    陈文虽然佩服唐舟的能力,但是听到后还是震惊,说蝗灾乃天灾,岂是人力可以阻挡的吗?

    “一切皆有可能,但尽人事,莫问前程”,唐舟一脸大义。

    “那你有什么打算吗?”

    “现在还没有,等我一晚上”。

    “呃呃呃,又不是造小孩,一晚上就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