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唐舟和陈文来到司农寺临安,
因为昨天街上和杜长史的小姐发生争执的事情已经传开,所以意味着新监官已经到来,随时会上任。
所以平常摸鱼的下属官员今天早早就来到了衙门内打卡,唐舟让陈文开始先熟悉这几年粮食存储的记录,而唐舟则一一与衙门内的官吏谈话,询问。
最终得出结论粮仓中还有粮食,虽然不多,但是还有两三万石粮食,但毕竟临安还有几十万的百姓,仓库需要有余粮出现意外才不会有暴乱,可能也正是有此原因,所以安西军一直没有拿到粮草……
虽有这层原因,但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当朝宰相想要控制安西都护府的军权,所以对其刻意打压,逼其就范,等着将兵权收入囊中。
唐舟前生在宰相府卧底了很久,所以对这些事情,他都有大概的了解。
安西都护府统帅为人忠义,知恩图报,唐舟想要向上走,安西都护府的人情,很值得他冒险一试,天高皇帝远,阎望也不会亲自来针对他这个小喽啰。
临安地处偏南,气候原因,粮食相对来说成熟较早。
因为这次蝗灾,到了临安的边界就唐舟他们解决了一部分,再加上后面天气转寒,所以对临安的影响可以忽略,现在过了蝗灾已将近一月,秋收现在已经基本完成,赋税这几天就会陆陆续续的收上来了。
临安城是个重要的粮食产地 ,下设有八个县,总共有四万户,每年税收粮食大概有十多万石,除了部分用来直接上交国库,余下一半的的需要在当地粮仓中存储,等待调用。
安西都护发有两万多正规军和一些地方军,除去当地的粮草,每年需要调运过去十万石,而这十万石就由地方的税收产生。
陈文根据记录查询到,每年秋季,朝廷都会从临安调用三万石作为军粮,而这三万就是给安西都护府。
但是以往都是户部签署,司农寺上方官员审批后下令,通知下方具体负责人发放粮草,最后军队再拿条来取,今年少了上级的下令。
“先上书,核对条子真实性”,唐舟和陈文说。
如果回复证实了军粮调度的真实性,等过几天税收开始后,就直接让苏青来取,早晚都是要给的,于是唐舟想着先给,安西军提供三万石,以至于军队不用饿着肚子打仗,现在给绝对是会赢得都护府的人情。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果上方追究,就说初来乍到,不熟悉流程,反正上面有条子,不用自己背责。
“呃呃呃,这不主要也是想为圣上和领导们分忧吗?”。
“几天后,收到司农寺回复:户部条文真实,具体请接到我寺内通知后发放。”
司农寺之所以这么快给了答复,是因为他们料定临安不会送出粮食。
其一:唐舟一个新的七品小官,断然不敢违背上级命令。
其二:到处受灾,唐舟现在没有多余的粮食。
结果却大出意料。
“既然条令真实就好,陈兄,准备发放”
“条令中不是写着,等另行通知吗?”
“这些站在山巅之人哪里考虑边关将士死活,我们既然能帮就帮一下……”
“不违反命令?”
“这不是写着发放呢吗?”
“户部条文真实具体,请接到司农寺内,通知后发放。”
“呃呃呃,唐兄理解能力远超常人,受教了,佩服佩服…”
十日后,京城中:
女帝和六部在正在在讨论关于军粮的事情。
安西都护府运粮官,苏青还在各地借粮,朝廷仓库中的粮食大部分都用来赈灾,已经所剩无几。
“安西都护府边军的军粮迟迟没有下发,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拿出这些粮草吗?”
“问过几次,都说现在没有多余的粮食”
“就说秋季国库收到上缴的赋税后,会马上补给他们。”
“已经试过,还是一样的结果”。
“可能是宰相的原因”,户部张正环顾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人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自从圣上继位后,宰相阎望就蠢蠢欲动,其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而司农寺恰好一直在他的掌控下,他以之前的存粮已经用以赈灾,新粮食的税还没收上来为由,迟迟不肯发放。
他想要掌控安西都护府已经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所以可能是想借这次粮草之事逼其就范,之前宁彦忠将军就是因为不服从他的命令被撤职,现在还是不死心啊”,吏部萧明远直接说道。
“我们得想些办法了,不然兵权只能渐渐旁落”。
“四大边军,阎望已得其二,断不能让他再得手。”
“嗯,是得想办法了,可能有什么办法呢?”
“……”,然后就是沉默,
阎望在先帝生病时期,就一直蠢蠢欲动,因为李乾征战受伤没有子嗣,阎望等着他去世后就自立为王,谁知先帝在临终时将皇位托付给周慕,这一遗诏彻底打乱了阎望的计划,他毫无准备。
本来阎望朝中大权在手,有过半的大臣和权力在他手下,如果皇帝没有子嗣,那么他便可以顺理成章自立,但周慕的到来打破了他顺利登基的幻想。
而谋朝篡位风险又过大,所以他一直犹豫不决,但又不甘心到手的大权旁落,于是他多次出手夺权。
还放话,如果周慕想坐稳帝位,还可以选择和自己的长子阎天元成婚,到时候阎家可以支持周慕坐稳朝局。
阎天元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明显阎望是想做摄政王。
“难道最后真的要嫁给阎天元吗,我连一些军饷都调不出吗?”周慕有些无助,有些委屈。
“父亲,对不起,李家的江山可能…”
沉默间,郭林收到一份谍报,说是苏青的运粮将士有一部分准备返回了?
“不要粮食了吗?还是对朝廷丧失信心了,还是对朕失去信心了?”,周慕有些漠然的声音响起,让大殿上的人都怔了一下。
“不是,是有人放粮了”,郭林有些喘息声的回答。
“嗯……,不是?你说什么?”
“奴才听说有人给安西都护府的苏青放粮了。”
“是谁”,周慕满脸震惊的问。
“好像是临安城的司农寺的监官”
“是谁的人”,周慕有些好奇继续的问。
“那个,好像是唐舟……”,吏部萧明远,第一时间想到,正是不久前他刚亲自任命的,还送了佩戴多年的玉佩,所以他印象深刻,看来他找对了人,可是他又怎么敢呢?
“又是他,”
“他又帮了朕都大忙啊!”
“他又出来引我注意了,难道他是非我不可吗?”
“……”
人生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我能反杀,他喜欢我……!
唐舟的放粮并不只是意味有了三万石粮食,而是变相的为他们筹备了所有的军粮,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解决了眼下的危机,让他们为筹备后面的粮食有了充足的时间。
其次也意味着新粮税收已经开始,后期阎望不能再以此为由不放粮食…
这事眼前的几个人,肯定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眼前的危机可以说算是解决了…
“萧爱卿,你看是不是给他升一下职,奖赏一下,毕竟他又帮了我们的大忙,当然你也有功!”,本来要哭的周慕也是如释重负。
“挑个大一点的职位给他,朕不想欠他的”
“啊,不过陛下这样是不是有些快了”。
这时的周慕如果知道唐舟的最终目的,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那个被你抛弃的人,要让你作妾呢!
周慕心想,既然他对我念念不忘,就让他出一份力吧,虽然给不了他婚约,但是还是可以给他一个官职的,本来还想让他来趟宫内帮我去打探消息呢,要不算了吧,看来他在外面对我帮助更大。
路线在潜移默化中已发生改变。
“嗯,我觉得还好,有能力的人就该有相应的回报,更何况我们现在也需要自己的人掌握实权,各位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臣等遵命。”
宰相府。
查一下,那个人是谁,敢私自放粮……
查到后上报给我,切莫私自行动,肯定是有人指使的,别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