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贵妃只想躺平 > 第162章 祖宗保佑

第162章 祖宗保佑

    日子一天天走过,珍妃娘娘的小肚子,也自然是随之一天天的大了起来。

    好吃懒做的珍妃娘娘,除了日常的“在家躺平,不想上班”活动,

    最近,还热衷上了让承乾宫里头伺候的人眼前一黑的活动,

    那就是,“突破”赵嬷嬷夏荷二人虎视眈眈的“盯梢”,

    悄咪咪的溜达到承乾宫的正殿后头,那块开垦出的地头上,

    去看一眼,甚至是下地去瞧上一瞧。

    自从那块地里,冒出了绿苗苗,珍妃娘娘的种地热情就“蹭”的一下被瞬间点燃了……

    俗话说得好啊,华夏人民骨子里的三大基因,那就是种地,八卦,抗日。

    就连那神秘的月球,自打小嫦去一趟回来后,

    发现那里的月壤不能种菜之后,都一下子失去了魅力啊!

    珍妃娘娘总是想尽办法“不择手段”的,悄咪咪喂这些漂亮的水稻绿苗苗喝些灵泉水,

    一边“哗啦啦”这边放几指,那边戳几下的进行着排放工程,一

    边还在嘴里念念有词,叽里咕噜的念叨着,

    “苗苗呀苗苗,你们可要好好长呀!

    祖宗保佑,杂交水稻种出来给这儿的百姓们吃一吃吧!祖宗保佑啊!!”

    系统听着李雪的念叨,无语道:你那祖宗还能管到这个时空的事?

    李雪闻言,不禁暗自翻了个白眼,对老统的这个问题嗤之以鼻,

    “你懂什么,祖宗什么不能保佑啊!我们祖宗啥都管!

    华夏儿女之所以生下来就顶天立地,那就是因为我们有祖宗!”

    也因为,活着的人需要思念。

    正当珍妃娘娘准备再向她的老伙计,继续疯狂输出一下“核心价值观”,

    一个熟悉而又笑吟吟的声音忽然传进了她的耳朵,

    “娘娘今儿来得真早啊!又来看苗苗么?”

    珍妃娘娘闻言,慢悠悠的转过身子去,

    就瞧见,天然去雕饰的袁恬恬清爽利落的走了过来,笑着躬身向她行礼问安。

    袁恬恬开朗的声音顿时让珍妃娘娘心花怒放,要不是她还得干后妃这个职位,

    她真是想直接冲上去牵着袁恬恬的小手,畅谈一番轰轰烈烈的姐妹情……

    系统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相处下来,珍妃娘娘真的是太喜欢袁恬恬这样单纯的“科研女”性格了,

    “恬恬来了?早膳可用了?偏殿收拾出来给你住着,你也不乐意,

    天天这么奔波,可不是累坏了?”珍妃娘娘一脸心疼地对着袁恬恬说道。

    袁恬恬闻言,则是乐呵呵的看着珍妃娘娘,但笑不语,

    她可不要住在这儿,她要回家吃家里做的菜,晚上还要和父亲讨论农事哩!

    珍妃娘娘自然也是知道,让袁恬恬这样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宿在宫里头恐怕会有所不妥,

    尤其还是袁恬恬这样一个,对那些“荣华富贵”没什么追求的性子,于是便也没有强求。

    珍妃娘娘瞧着袁恬恬一副将“我不累,我要回家”表达在脸上的可爱模样,

    也就随和的笑了笑岔开了话题,继续和袁恬恬说着眼前的水稻秧苗。

    眼前的水稻苗,大多数的青叶已经长出来了,

    待到青叶全部长出来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施肥了,

    古代的施肥,虽然比不上后世各种工业化肥哐哐撒,但古人们也自有一套施肥的技艺,

    珍妃娘娘也只是提供了几个沤肥的想法之后,也就随着下头的人去操作了。

    待到水稻秧苗龄生长到30-35天之间,叶龄到5叶期时,就可以接着进行下一步的起秧和插秧了。

    在李雪的心里,也许是因为气候,也或许是因为能吃上几块红烧肉,

    春耕,总是要比“汗滴禾下土”的夏收多了一分从容和悠闲。

    尤其是在插秧的时候,不管是塑料盘里,

    将一个又一个小坑里头的秧苗,小心翼翼的抠出来时的“咔咔”声,

    还是手中抓着一把秧苗,站在田埂上,将一个个秧苗,天女散花式的,

    在天幕之下,划出一条条漂亮的“抛物线”的抛秧,都让儿时的李雪觉得有意思极了。

    只不过,以她“三脚猫”的手法,抛完了秧,

    还是要下到地里,再将东倒西歪的秧苗们一颗一颗扶正了,

    扶秧苗这件事,在七八岁小李雪的心里,同样也是非常有意思,很好玩的事情。

    只不过,每次下地,惹上水蛭的时候,李雪就觉得不好玩了。

    感觉爷爷奶奶还没有变老的那一年,李雪第一次被水蛭叮上,

    吓得嚎啕大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下来,

    爷爷听到李雪的哭声后,急忙赶过来,眼神关切的仔仔细细看了她好一会儿,

    然后爷爷就牵着她回到家中,让她打开盐罐子,将盐洒在水蛭的身上,

    很快,李雪就眼睁睁的看着那一言难尽的水蛭,变成了更加一言难尽的一滩水……

    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李雪看到家里的那盐罐子,都目光复杂畏惧不已……

    珍妃娘娘在承乾宫的水稻秧苗随风摇曳里,感受着春风十里,

    宫外的少年郎和少女们,自然也都是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的好时候,

    他们纷纷三三两两的约着好友,或是跟着三姑六婆等长辈们,踏春拜庙,

    在这漫天的春光灿烂之中,留下一串串畅快的欢声笑语。

    李璟在和李二郎、李三郎的共同不懈努力钻研之下,终于突破了,

    他那“居心叵测”的亲姐姐“丧心病狂”的考卷封锁,得到了第二本算学“宝典”。

    正在研究兴头上的三人,原本是不想浪费时间参加踏春活动的,奈何怡王三番四次的相请,

    各种“礼轻情意重”的礼物一个劲儿的往李璟家里送,拼命刷着存在感……

    怡王的盛情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却,李璟也只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答应了怡王的邀约,

    顺便还将第二本算学书抄录了一本,准备送给怡王殿下呢。

    李二郎和李三郎原本是不准备去的,但李尚书知道了此事之后,

    生怕心性纯良的李璟,和那帮老狐狸小狐狸宗室打交道吃了亏,

    大义凛然的大手一挥,让他那两个嫡子,发挥一下同窗情,

    丢到马车里晃啊晃,跟上李璟一道赴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