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拜见鲁尚书!”
伴随着清脆而又熟悉的声音传来,只见一名身着女官官袍,
身姿飒爽的女子正款款地向鲁尚书走来,并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士人之礼。
鲁尚书定睛一看,来者正是袁侍郎家的嫡女袁恬恬,
鲁尚书看着眼前这个,他看着长大的闺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些年与袁家共事,对于他们家的家风,和为人处世之道,他老鲁还是清楚的,
虽说袁恬恬身为女子,但毕竟是打小看着长大的情面摆在那儿,
再者,袁恬恬在农事一途也是继承了其父的天赋,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多加照拂啊……
想到此处,鲁尚书脸上露出了一抹温和的笑容,
然后也微微拱了拱手,回了一礼,轻声开口回应道,
“袁大人,不知找本官有何事?”
听到鲁尚书这番公事公办的话语,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袁恬恬,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许多。
袁恬恬那初为女官的坚毅面庞,不由渐渐缓和下来,感激的看了一眼鲁尚书后,
随即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玉米种植手册》呈了上去,同时恭恭敬敬地说道,
“启禀鲁尚书,这是今日采收的玉米种植培育之术,皇上命下官交给鲁尚书!”
鲁尚书一听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他连忙伸出双手,极其郑重地从袁恬恬手中接过这本手册,仿佛它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接着,他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仔细地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鲁尚书越看越是入神,脸上不时流露出惊叹和欣喜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鲁尚书才意犹未尽的缓缓合上手册,
抬起头看向袁恬恬,再次深深地施了一礼,满怀感激之情地道谢道,
“多谢袁大人!本官定当命司农局尽快掌握此项种植之术,让百姓尽快吃上玉米!”
袁恬恬听到鲁尚书所说,让百姓们尽快吃上玉米,也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
和不远处,她那伸长了脖颈瞧着她,眼中满是紧张的亲爹袁侍郎,
交换了一个安抚的眼神之后,大大方方的朝鲁尚书行礼告退道,
“那下官先行告退!”
鲁尚书见状,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应允,
几个老头站在原地,瞧着袁恬恬穿着官袍,昂首挺胸离开的背影好一会儿,
才将视线缓缓收了回来,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鲁尚书方才收下的玉米种植手册上,
众人不由心道,这袁恬恬到底也是有点真本事的……土豆、杂交水稻,还有今天的玉米都种得挺好啊!
还丝毫不藏私的将种植之术悉数整理好,上呈给了朝廷,这样的人才,不被朝廷收编确实有点“暴殄天物”……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对袁恬恬又多了几分赞赏之意。
接着,众人又不由的暗自寻思着,如何才能多打听点有用的玉米种植消息……
~~~~~~~~~~~~~~~~~~~~~~~~
亭子里的秦政,看着眼前剩下的几根头茬玉米,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某个小姑娘翘首以盼玉米成熟的模样,
不由得微微一笑,随即招手唤来了候在一旁的小福子,轻声吩咐道,
“将这碟子玉米送去给你主子尝尝吧,她不是等着吃么!”
小福子闻言连忙应下,“奴才遵旨!主子一定会高兴的!”
虽说他肯定会给主子准备的,但皇上赏赐的那主子肯定更高兴啊!
此时的承乾宫内,
李雪正亲昵的挽着李母的胳膊,慢悠悠的在正殿内散着步,
虽说如今挺着九个月的大肚子,身形显得颇为笨重,行动间都不由的轻缓起来,
然而,尽管如此,李雪依然坚持不懈地保持着,每天上午以及午睡起身之后散步的习惯。
每次都会溜达上约摸半个时辰,如果行走一刻钟后,感觉着累了,
她便会稍作停歇,待体力恢复些许后继续前行。
虽说她有系统这个金手指在,但李雪还是慎重的链接着自己的身体最真实的感受,
“娘亲,今日后头采收玉米呢,那场面肯定热热闹闹的,可是皇上居然都不让我去瞧热闹!
就连赵嬷嬷、春桃还有夏荷她们,也都拦着我不让我去!”
李雪气鼓鼓地瞪大眼睛看向窗外,满脸委屈地向自家娘亲诉苦告状。
李母听到自家乖囡囡,竟然敢说出埋汰皇上此等“大逆不道”的话,也没有惊慌失措,
扫了一眼殿内,只有春桃和夏荷两个一等大宫女在,也没有什么闲杂人等,
便笑着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小手,柔声说道,
“皇上英明,娘娘如今身怀六甲,又即将临盆,确实不宜再出席那样的场合,万事还当以娘娘的身子为重。”
李雪听了这话,小嘴一撇,娇嗔地摇晃着母亲的手臂撒起娇来,
“娘亲怎么不疼阿雪啦?是不是有了乖乖外孙子,心里就没有女儿的立足之地啦?”
李母看着乖女儿撒娇,心软的不行,连忙将女儿搂进怀中轻声哄道,
“傻孩子,说的是什么胡话!不论何时,娘的乖囡囡在娘心中都是最重要的,
听娘的,来日方长啊!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好生将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李雪听闻母亲所言,嘴角漾起一抹甜蜜的笑容,娇嗔地说道,
“这可是娘亲自己说的,不论何时都是最疼女儿,娘亲可不许说话不算数呀!”
“傻闺女,都要做娘亲了,还这么小性……”
李母说着,眼神之中满是熨帖,她来宫里头住了有些日子了,
自女儿入宫以来,对女儿时常的担忧,也渐渐放下心来,
皇上果真如女儿所说,待她极好,女儿如今也是成熟了许多,
作为一宫主位娘娘,对承乾宫的掌控也是井井有条的,
她冷眼瞧着,承乾宫里头的人也颇为齐心,甚是敬重女儿。
接着,李母满怀希冀和爱意的看了一眼乖女儿的大肚子,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她现在最大的心愿,便是盼着乖囡囡平安将腹中的孩儿生下来了……
李雪留意着李母面上的神色,心中也很是高兴,
李母前些日子初来宫中之时,整个人都显得颇为紧张与拘谨,
尽管她竭尽全力地想要去掩饰这份不安情绪,然而,身为女儿的李雪又怎会察觉不到呢?
从母亲那谨小慎微的一举一动之中,以及那如同行走于薄冰之上般的谨慎神态里,
李雪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内心深处的惶恐与忐忑。
好在这些天以来,李雪一直都耐心地陪伴在母亲身旁,时时哄着,
渐渐地,李母那颗原本紧绷着的慈母之心,终于开始慢慢地舒缓下来。
自从来到这大夏朝之后,李父和李母的出现对于李雪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他们的存在仿佛填补了她心中长久以来,因为“六亲缘浅”而产生的那些深深的遗憾。
每一次,当她喊出那一声声“爹爹”“娘亲”之时,
嘴上热闹了,也实实在在暖到了李雪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