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一脸无奈地望着眼前的李雪,心中不禁感叹,
自己这个向来乖巧的女儿,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变得愈发唠叨起来了……
“好好好!娘亲记住了,娘娘在宫中也要注意着自个儿,有事记得给我们捎信来!”
李母拉着李雪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
李雪轻轻点了点头,温柔地回应道,
“娘亲放心,女儿每周都会给家里递信去,娘亲有空就进宫来看我和扶苏哦!”
说到扶苏,李母的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而充满爱意,
立马满口就应了下来,憨厚的脸上又浮现出心花怒放的笑容,
她得赶紧回家去,和老头子好好说说,他们的宝贝外孙子……
秦政知道了这件事,大手一挥,就赏赐了李母足足十抬马车的赏赐,
不仅如此,还专门派了一队御林军,以及御前伺候的小夏子,
一路热热闹闹的护送着李母回了李府,这般隆重的待遇,无疑是给足了李家的体面。
~~~~~~~~~~~~~~~~
转眼就到了扶苏满月宴的日子,
今日一大早,李雪才用完早膳,年嫔和赵嫔就相携来了承乾宫,
“嫔妾参见珍妃娘娘,愿珍妃娘娘万福金安!”
李雪连忙上前扶起二人,笑着说道,
“两位姐姐来得这么早,快快免礼,到我这儿来还如此多礼,岂不是见外了?”
年嫔和赵嫔看着李雪白里透红的面色,不由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年嫔搭着李雪的手臂往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温声说道,
“礼不可废,娘娘的身子恢复的极好!”
李雪笑吟吟的待赵嫔也落座之后,才温声说道,
“有劳两位姐姐记挂着我,我在承乾宫里头吃得好,睡得好,伺候的人也都尽心,身子自然恢复的好喽~”
赵嫔见李雪娇俏神气的脸色,不由开口打趣道,
“娘娘如今的宠爱可是独一份,从未见过皇上对哪谁如此这般上心过呢!”
李雪见赵嫔一脸吃瓜吃得高兴的模样,也不由逗她道,
“姐姐莫不是想皇上了?
姐姐思念皇上找皇上说去呀,怎得来我这儿和我‘拈酸吃醋’呢~”
赵嫔闻言,颇有些脸红的对年嫔说道,
“年姐姐,你瞧瞧她,嘴皮子如此利索,嫔妾是说不过她了……”
年嫔看着两人互相开玩笑,不由抿唇笑了起来,
“珍妃娘娘如今宠冠后宫,又协理六宫,我等自是要尽心竭力伺候好珍妃娘娘的。”
李雪闻言也不由笑出了声来,
“既然如此,那两位姐姐还不快快随我去接待今日满月宴的宾客……”
李雪说着,就站起身来,一只手牵着年嫔,一只手挽着赵嫔,
身上的紫色妃位常服翩跹起舞,温柔又高贵,
“今儿日头好,两位姐姐随我去小花园晒晒太阳吧……”
年嫔和赵嫔相视一笑,“是,嫔妾遵命。”
扶苏的满月宴,到的最早的是恭亲王,
秦政亲自指定了,这位秦氏皇族的族长为他的四皇子主持满月的典礼,足见秦政对扶苏的重视。
“参见珍妃娘娘,愿珍妃娘娘万福!”
“恭亲王快快请起,何需如此多礼啊!”
恭亲王是秦政的亲兄弟,又是皇族的族长,李雪不是中宫皇后,恭亲王是无需给李雪行跪拜大礼的。
“禀娘娘,家中老妻特意让本王今日给娘娘磕头谢恩呢!”
听到恭亲王的话,李雪心中一动,莫不是恭王妃生了?
“可是王妃生了?她身子如何了?”
恭亲王看着珍妃娘娘脸上真切的关怀之意,感激的回话道,
“回娘娘的话,王妃给本王生下了嫡子,母子平安!多谢娘娘大恩!
待她出了月子,定要来再给娘娘磕头谢恩!”
李雪闻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恭喜恭亲王殿下了,恭亲王快快请起,我这儿随时欢迎恭王妃过来。
今日恭亲王能来为扶苏主持满月礼,阿雪感激不尽!”
“岂敢,岂敢!能为四皇子主持满月礼,是本王的荣幸!”
内务府准备的满月礼,虽说秦政吩咐了不许铺张浪费,
但该有的排场还是有的,该来的人也都亲自到场,为满月的小扶苏送上了祝福。
廉亲王、武王和怡王都亲自过来,给四皇子这个侄子送上了重礼,
就连刘世子,都一大早抱着明珠,带着竹溪姑姑和太后娘娘的赏赐来了承乾宫凑热闹,瞧了扶苏好一会儿,
“臣刘湛参见珍妃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
李雪看着眼前对她弟弟颇为照顾的刘湛,笑着说道,
“数日不见,刘世子风采依旧。”
“托娘娘的福,微臣一切安好!”
李雪微笑着点了点头后,就将目光移到了一旁的明珠身上,
站起身缓步走到明珠面前,温声说道,
“明珠,明珠,还记得我是谁吗?”
明珠奶声奶气的说道,“珍木飞……”
“明珠好聪明呀,那明珠知不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呀?”
“迪迪,满月……”
“哇!我们的明珠真是太聪明啦!连弟弟满月都知道呀……”
明珠大长公主被李雪夸张的表情,逗的羞涩的笑了起来,
害羞的将脸蛋埋进了刘湛舅舅的颈窝,抿唇笑起来的模样竟有着八分似刘皇后,
李雪逗了明珠好一会儿,才重新看向刘湛说道,
“多谢刘世子今日过来观礼,听闻世子来年春日里大婚,略备薄礼,恭贺世子大婚,还望世子爷莫要嫌弃。”
李雪说着,看了一眼边上候着的春桃,
春桃见状,躬身退下,到多宝阁中取来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子,呈了上来,
李雪接过木匣子,轻柔的打开之后,露出里面的一对玉竹子,温声说道,
“我见你和晚晚都喜爱竹子,所以打了这一对玉器,祝世子爷夫妇二人永结同心,平安顺遂!”
刘湛看了一眼散发着莹润光泽的玉竹,将怀中的明珠交给一旁的竹溪,恭恭敬敬的行礼接过了木匣子,
“臣刘湛,多谢珍妃娘娘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