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靠吃瓜成神了 > 第22章 信息部

第22章 信息部

    最终凌梦静的言论并没有改变什么,而关于凌梦静和杨霜霜作为新人调入信息部这件事很快就秘密送达到了信息部。

    并且廖大人严令通知所有人,隐瞒关于凌梦静和杨霜霜是副直指的事,一旦发现谁给她们两行方便,直接革职处理。

    吃完饭回来收到这个信息的凌梦静直接冲去和廖大人理论,最后以廖大人将凌梦静和杨霜霜的副直指令收回结束。

    看着关上的房间,凌梦静不好意思的对着杨霜霜笑着说:“呵呵,这,好像,好像我们只能去信息部报到了呐。”

    杨霜霜拉着凌梦静往信息部走,边走边说:“我本来对直指所就不熟悉,从底层做起也能更好理解我以后要做什么。”

    两人互相安慰打气到了信息部报到。

    “你们两个就是上面新派来的新人?”信息部的负责人看着我们俩递给她的档案看了又看。

    “是的,请问这位大人是有什么问题吗?”凌梦静看着盯着她们看的大人,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你们也不用一口一个大人的叫,我姓温名秋,他们都叫我秋娘,你们也跟着叫我秋娘就可,我们信息部总共有三门,分别为收集门、传递门和整理门。应上头的要求你们先去收集门历练十天,十天期满来这里会有人带你们去下一个部门,现在先跟着收集门的门长丁巧,她会告诉你需要做什么。”

    凌梦静和杨霜霜又跟着丁巧出门。

    “我们收集门没有特定的位置,平时都是四散在外面打听消息,互相也不见面,她们每一位收集员都会配一名传递员,但你们两个没有,所以你们这十天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由你们自己送到我这里,或者是将你们这一天收集到的情报写好后交与那位整理门的叶曼,明白了吗?”

    凌梦静和杨霜霜齐齐点头并齐声说:“明白了。”

    然后丁巧又带着凌梦静和杨霜霜走出门。

    “这前三天,你们没有需要打听的具体信息,我们也不会给你们指派任务,只要把你们听到的信息整理后交给她就行,注意在外面如果遇到我,你们要叫我巧娘,不可叫其他的。看到前面的茶楼了吗?杨霜霜,你这十天的时间就是围绕这个茶楼三里探听消息。你可以去了,至于探听的信息不用问我,你觉得需要写什么就写什么。凌梦静跟着我往前走。”

    杨霜霜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或者恋恋不舍地就走了,凌梦静和丁巧还在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丁巧除了开始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不再说话了,一路无话,走了许久还没有到目的地。

    “巧娘,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怎么还没有到啊?”凌梦静走了那么久已经快走不动了。

    巧娘皱眉摇头说:“你这个体力和耐心太差了,还需要多练练。”

    “我这体力还好吧,再说我平时也不怎么走路啊,今天一天走的路都快抵上几天的路了,平时出门都有马车代步,谁要硬走那么久啊。”凌梦静不满的小声嘟囔着。

    “年轻人啊,我知道你是来历练的,也是来我们这里走个过场的,但有个好身体对你始终不是坏处,莫要需要的时候再后悔啊!”丁巧说这句话的时候,好像在通过凌梦静在看别人一般,那个神情突然就变得格外的悲伤,让本想再说上两句的凌梦静也闭上了嘴,不再言语。

    又走了一会儿,丁巧抬头示意凌梦静往前看,凌梦静随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里有一棵大槐树,树下一些人坐在小凳子上一边摘菜,一边聊天。

    “那就是你的第一站,至于你能打听到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我不限制你的自由,你想听什么想收集什么都由你自己决定。我走了。”丁巧说完非常自然的就从凌梦静面前走过去。

    凌梦静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耸耸肩不在意的走向旁边的巷子里,往前走了走,熟悉了一下周边的店铺,去一旁的干果店买了一些花生,凌梦静拿着花生就向大槐树那边走去。

    那棵老槐树下的几人本来还在聊着天,看着凌梦静走过来,也都停住了话题看着她,其中一个婶子问她:“小姑娘你是?”

    凌梦静笑着说:“各位姐姐好,我叫斤斤,我哥在前面那条街办事,让我在附近逛逛,我看各位姐姐在这里聊天觉得十分热闹,就想来凑个热闹。”说完顺手将手里的花生散了一些给她们,有个大婶直接接过说:“小姑娘想听热闹啊,来跟婶子坐一块,你在那儿站着挺累的不是。”说完拉着凌梦静坐在她旁边,顺手接过凌梦静手上的花生。

    其他几人也附和着说:“是啊,你这么一个小姑娘出来,你哥也真是心大,怎么会放心让你独自出来逛呢?”

    “是啊,婶子几个女儿都和你一般大了,叫姐姐不合适,你就叫婶子就行,我姓李,你可以叫我李婶。”

    几个婶子都十分热情的和凌梦静打着招呼,还十分好心的问她有没有婚配之类的。

    凌梦静看着势头不对,连忙转移话题。

    “刚刚听婶子们在说什么老张家,这老张家是有什么事吗?”

    李婶一听这个就来劲了,她嗓门极大,还未等众人坐稳,就开始咋咋呼呼地说起来:“你说村东头的老张家啊?我们刚刚在说他家大儿子啊,都三十好几了,还没成家呢!这可愁坏了老张两口子。我是听说,他家那大儿子挑得很,之前相亲好几个姑娘,都没看上。”凌梦静听闻,瞬间露出好奇的神色,还将手上的花生往李婶那里推了推,示意她继续。

    旁边的王婶一看,不甘示弱,立马接话道:“这有啥稀奇的。咱村西头的李家那小媳妇才厉害呢。我听说她和婆婆吵了一架就跑回娘家去了,都好几天了,也不回来。这婆婆逢人就说自己命苦,摊上这样一个不懂事的儿媳。”

    旁边摘菜的婶子嫌弃的说:“切,哪是那儿媳不懂事啊,是那婆婆平日里对媳妇太苛刻了,啥事都管,媳妇在那个家没自由不说还总是让她儿媳做着做那,那婆婆啊,还以为是以前呐,还想搓磨媳妇,当她媳妇没脾气,这不,人家姑娘就回娘家去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还大幅度地摆着手,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这时,一向稳重些的赵婶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呀,净说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我给你们说个大的。你们知道隔壁街新开的那家酒楼不?听说那个酒楼的掌柜是个外来人,看着很有钱的样子。但是我听我在酒楼里干活的侄子说,那酒楼里可乱了,那边的城卫军啊,时不时就要过去一趟,这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干下去。”

    李婶又来劲儿了:“啊?这样啊,都是发生了什么事啊?城卫军都惊动了。我就说嘛,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还是咱南街的人靠谱。就像咱三里巷的刘大哥,他开的那个小餐馆,虽然不大,但是对我们可好啦,我们每次去吃饭,分量都给得足,有时候我男人上完工回来他们还给送小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