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乐紧跟着绿蝶去试衣服之际,我率先打破沉默:“太子殿下,您是否有要事欲与在下相商?方才我见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太子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嘴角轻扬,露出一抹微笑,说道:“有一事乃是父皇嘱托我询问于你,他见长乐每日皆对你所写之词反复研读,时而欢笑,时而忧心忡忡。故欲询问你对长乐是否亦有意?若两情相悦,他欲赐婚于你二人。”他言罢,我亦是一愣,未曾料到所言之竟是赐婚之事。实不相瞒,我亦不知对长乐究竟是何感觉,对于久居单身之境的我而言,从未思忖过此等问题。然而,那可爱的丫头却总会在我心头浮现,对于她,我并无反感之意,况且若与她成亲,凭借皇家女婿这一身份,亦可更顺遂地发展。虽说其中夹杂着些许利用之意,但只要我对她好,想必这一切亦算不得过错吧?
稍作思忖,我回应道:“对于长乐,我亦是心悦的。若她情愿,我自是不会反对。然而,有一言我必须阐明,师傅曾教诲,男子汉当顶天立地,娶妻生子,万不可入赘。故而,还请太子回去转告陛下,若长乐愿意,我愿迎娶她过门,而非入赘皇家。至于需要我做到何种程度,或者换而言之,需要我付出什么,尽管道来,为了自己的女人,即便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惜。”听完我的这番话,李成乾笑了,那并非是嘲笑,而是一种心领神会的笑。他与长乐的关系甚为亲密,因此听到我的话,让他有种心安的感觉,不过,内心也难免有些忐忑,不知他的父皇是否会应允?又或者会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他未发一言,只是微微颔首,而后我接着开口:“太子殿下,我的事情你已问完,可否让我问你几个问题?”听到我的话,李承乾惊讶地看着我,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愿闻其详。”我继续问道:“如今的大唐,最大的忧患究竟在何处?”李承乾回答道:“大唐现今国力匮乏,内忧外患交加。外有吐蕃、突厥、高句丽侵扰,内部亦非坚如磐石。父皇每日为国事忧心忡忡,我也极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只可惜,哎!”李承乾不可谓不聪慧,我说话的深意他已然领会,回答也称得上精妙。我紧接着问道:“倘若,我是说倘若,让你在铲除内忧与将来继承皇位之间抉择,或者换个说法,让你从解决百姓疾苦,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与皇位之间选择,你会作何抉择?”
李承乾被我的话问得如坠云雾,然而我依旧能从他的眼眸中捕捉到那熠熠生辉的光芒。这位太子与历史上的他迥然不同,或许是尚未被黑暗侵蚀的缘故。许久之后,他答道:“倘若真如你所言,能让子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若真能化解大唐的内忧,我不做这太子又有何妨?即便让他人登上皇位也无妨,只要那人能为天下苍生着想。”对于他的回答,我甚是满意,心怀天下之忧,如此之人与他合作,实乃明智之选。
我接着说道:“我有一计,倘若能够成功,必将给予五姓七望以重创,然而就缺一个‘庞统’。若无此环,对于世家不过是略受损伤,不会伤筋动骨,但若有了,那定然是毁灭性的打击。”言罢,我亦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等待李承乾思索。
又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李承乾仿若下定了某种决心,对我说:“若是真能成功,我愿做那‘凤雏’,即便最终如流星般陨落于雒城,我也无怨无悔。”闻听此言,我深知,此计必成,但我又怎会让他最终空手而归呢?于是,我开始向他详述计划,他时而眉头紧蹙,时而颔首称赞,时而惊叹妙极。最后,他问我此计何时开启,我答道:“需得天时地利人和。”言罢,二人皆相视一笑,心领神会。
当我与李承乾讨论完计划的始末,绿蝶和长乐这丫头也走了出来,看到长乐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亮,虽然没有后世的浓妆艳抹,但这一身高定现代汉服真的是完美的衬托出了他的气质,与生俱来的高贵。而那清纯的容颜,让我不禁想起了神仙姐姐。太惊艳了,当长乐看到我的眼神的时候有欣喜,也有羞涩,只是低着头脸蛋红红的。这该死的李承乾好死不死的对我说了句:“别看了,看到眼里拔不出来了,还有,你嘴边的口水是几个意思?”听到这话,我尴尬不已,脚趾在地上都能抠出三室一厅来,而长乐听到后噗哧一声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