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撒旦在大唐 > 第56章 脱离奴级

第56章 脱离奴级

    在我讲完那一番话后,气氛犹如被点燃的篝火,愈发地活跃起来。原本有些沉闷的氛围,也随着义演的推进,如解冻的春水般活跃起来。接下来的几首歌皆是新人之作,众人皆喜爱有加,尤其是由夏竹、秋菊和冬梅三人演绎的普通话版《极乐净土》,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俗话说得好,苍天好轮回,净土绕过谁。

    此时的我坐在台下,观看着台上的表演,长乐和铁环则在一旁大快朵颐地吃着零食。突然,有人在我身后喊了一声:“顾县男。”我回首望去,原是孔颖达。我旋即离座奔去,说道:“孔师今日也来捧场了?不知对这义演作何感想?”孔颖达尚未言语,一旁的褚遂良便开口道:“这些曲调犹如天籁,令人陶醉,词更是精妙绝伦,用白话书写虽稍逊于诗词,但表意更为清晰,且那首《稻香》的断句,犹如神来之笔,实乃让老夫如痴如醉。”

    我赶忙应道:“先生谬赞了,其实这种表达方式,我称之为‘接地气’。”两位老人亦是颔首称赞,这时孔师发话了:“顾县男,这曲虽美,词亦接地气。然除了《稻香》,似乎再无一首稍有深意的歌曲了。”孔颖达这老学究的气质又展露无遗了。

    我说道:“孔师,别急,听下一首。”说话时夏竹,秋菊和冬梅三人又站在了台上, 同时大屏幕也亮起了字幕“(大唐话)演唱者“四季如春组合””。

    这时候前奏响起,在欢快的节奏里,更多的是夹杂了韵律的变化。紧接冬梅唱到:“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伦敦玛莉莲 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 开始流行大唐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 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 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大唐人 好优美的大唐话。”

    我扭头看着孔颖达的时候,老头子还算平静,只是神情有所动摇了。随后秋菊的声音传来:“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 河要渡鹅。”

    还没等孔颖达和我说话,接下来夏竹的声音把老头子直接兴奋的叫了起来:“全世界都在学大唐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大唐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听完了这句,孔颖达再也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了说道:“顾县男大才,老夫是真的服了。”你可不服了,再不服你祖宗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我只是笑笑没有多说,其实孔老头还是挺可爱的。

    这首歌唱完的时候,李二陛下也是亲自鼓掌很久很久,这也是他的期盼,万国来朝我大唐,都在说大唐话,大唐让世界认真听话。如若真的可以,他这一生也再无遗憾了。孔颖达也是用尽了全身力气鼓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需要发扬光大,同时这种认同感也让老头子激动不已。随后,在场的所有人也是起立鼓掌。台上的三女也是激动得很,为了这一刻她们自己也努力了很久。在热烈的掌声中,三女鞠躬感谢之后下台了。

    这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直到明月又一次站在台上,这次她并没有穿着“婵娟”而是自身的戏装。当她开口时所有人都静了下来:“戏一折 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 无关我 扇开合 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 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唱到这里的时候大屏幕播放了一段灾民们刚到长安的场景,这是很早的时候,我就让angel通过卫星留下的影像。他们的脸上尽是绝望,身体也瘦弱无骨,给人一种极度压抑的不适感觉。

    紧接着明月又唱到:“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谁是客 啊 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当人们还在那种情绪中,明月继续唱到:“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终是客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 也曾铿锵唱兴亡。”当情绪递进到这里的时候,歌曲结束了。

    所有人都眼眶泛红,仿佛眼前的画面是那个戏子悲惨一生的缩影,也是他落寞背影的真实写照。李二陛下亦是如此,他的双眸好似燃烧着两团火焰,在四处搜寻着什么。我深知他是在寻找我,于是我快步登上舞台,取过明月手中的话筒,恭敬地递给了李二陛下,与此同时,画面也恰如其分地给到了他。他先是微微一怔,显然没有料到我竟如此心领神会。

    稍作调整后,他开口说道:“好一首《大唐话》!那万国来朝的盛景,朕坚信已近在咫尺。好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都说戏子无情,实则不然,朕看到的是满腔的热血,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无奈。朕在此要为所有参加义演的戏子们讨一个公道。所有人皆可脱离奴籍,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大唐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也继续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二陛下言罢,情绪仍有些激动。我在接过话筒的瞬间,瞥了他一眼,心中不禁感叹:果真是一代明君啊!此时此刻,他的这番举动,无异于给所有正在努力的灾民和百姓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我也为与李二陛下之间的默契而欣喜万分。

    李二陛下缓缓落座,随后的演出继续精彩纷呈地进行着。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有着不同的笑容。这部分绝对不包括五姓七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