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堂他将林家生意从繁荣到衰落的缘故说了个大概,概括下来就是新城主上来后不时打压林家,导致林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已经到了边缘。
“那李家是做什么的?”
“李家,好像是刚兴起的家族,我倒是没有注意,应该是什么生意都有点,这一点我不太清。”
“老爷,姑爷,我知道,这李家也是做陶瓷起家的,只不过现在经营的有点多罢了。”
“这,”
林堂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更没有想去了解李家的发家史,没想到这个管家知道这么多,于是问林海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也是才知道的,前几日在城里一家酒馆办事时,亲眼看到李成峰将一件极精美的青花送给了城主的儿子,后来我打听到,李家发家后并没有放弃这一行业,而是垄断了扬州几乎半成以上的陶瓷生意。”
“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
林堂的脸色很难看,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竟然这么重要的信息都没有注意,没想到李家胃口如此之大,怪不得李家能打压自己林家呢!
“好了,想必林叔叔已经明白了,李家的人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要不是灵儿前几年逃离,嘶~”
和珅吸了口冷气,这不就是与狼共舞吗,要是林灵儿前几年嫁给了李成峰,这时林家早已改姓了。
“唉,老了,真是老糊涂了,看来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爸,你说啥呢,是李家隐藏的太深了,不怪你的。”
“是啊,林叔叔,灵儿说的没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么,既然已经知道了李家的想法,我们就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这确实是,不过我们又该如何抵御呢,之前我们强盛的时候都不行,更何况现在李家有了城主的助力相必是更困难了。”
“爸,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林灵儿挑了挑眉,看向了和珅。
“你瞧我这脑袋,有贤婿在我何必在意呢,贤婿现在我宣布林家所有事务交给你全权管理,希望你能帮助林家度过这次难关。”
林堂说完紧紧地握上了和珅的手,眼中充满着了希望。
“这,这会让人说闲话的。”
“哼,我看谁敢说。”
和珅思考着林堂刚才所说的话,考虑这样做的可行性
古代重农抑商,但无疑商业永远是拉动经济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珅不知道这与自己的计划有什么重叠或者有无冲突,万一乾隆不高兴把他贬为平民,估计他就成了有史以来最差的穿越者了。
“林叔叔,这件事,急不得,你先管理着,我现在还没有这种想法,不过既然您这么说了,我自然会帮忙的。”
林堂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官员从事商业可是大逆不道,想到这儿他也没有继续强求。
“这样最好,贤婿不是说要去休息吗,灵儿你带着贤婿去休息吧。”
“额。”
和珅翻了个白眼,淡淡道:“那是骗刚才那个人的,现在我精神的很,不用休息。”
“这样啊,那灵儿你带着贤婿和公主出去逛逛吧,晚上记得回来,我让人好好招待招待。”
“知道了。”
林灵儿没有拒绝,自己也很久没有回来了,很多地方都不知道变了模样没有。
于是,和珅,瑶瑶和林灵儿告别林堂之后坐船回到了扬州中心城内。
南方的城市和北方不一样,不过也有着自己的特色:河水环绕着城池形成一块块的陆地,各个地方的职能不同,市集,人文,政治特色,分工很明确。
和珅他们这时就来到了一处独属于扬州城的人文景观——文昌阁。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拍照,和珅看着这么壮丽的建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总不能当人体艺术一直站在那里摆pose。
“夫君,你会画画吗?”
突然瑶瑶问和珅道,这才拉回了和珅的情绪,显然瑶瑶是想让和珅画一张她站在文昌楼下的图画当做纪念的。
和珅摇了摇头,耸耸肩:“你家夫君也不是万能的,怎么可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呢?”
“这倒也是,那我也要看你画,这样就能好好嘲笑你了。”
“你就不怕夫君把你画成怪物了?”
“哼,你要是将我画成怪物,那我就一口把你吃掉。”
和珅没有继续打趣,看了眼周围后,无奈道:
“不过这附近也没有画笔和纸啊?”
文昌阁周围的摊贩和游人很多,但自始至终没有发现卖这两样东西的摊贩。
“好像也对,那我们只能上去看看吧,希望不要失望。”
瑶瑶又提议道,和珅没有拒绝,被瑶瑶拉着上去了文昌阁。
一旁的林灵儿无奈地摇摇头,也跟了上去。
林灵儿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和珅认可,一些事情不能明目张胆的做,这条道路很是任重而道远,。
“哼,不行我直接生米煮成熟饭~”
林灵儿想到,这么一想,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酿成了很糟糕的后果,当然这是后话。
“夫君,这阁楼上也没有啥好看的么。”
瑶瑶嘟着嘴巴,好似来这儿是个错误的决定。
“你呀,是不是只有歌舞楼台,骑马打仗才能吸引你的兴趣吧。”
“才不是呢,我只是,只是觉得点无趣,就跟在宫中的这些年一样。”
瑶瑶朝着和珅吐了吐舌头,小手没有松开过和珅。
“好了,等过几天到了项城后就教你游泳。”
“这样不好吧。”
瑶瑶好像想到之前和珅说的话,小脑袋没有像刚才一样昂首。
注意到她的变化,和珅就知道瑶瑶想污了,用手轻轻敲了下她的脑袋。
“丫头想啥呢?”
“不是你说~”瑶瑶的声音很轻,结结巴巴说了这么一句,然后道:“说什么游泳需要脱衣服吗?”
“那也不用全脱啊。”
和珅无奈地看着眼前的瑶瑶,虽然很是无奈,不过并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争论,而是走到了一篇阁志铭前看了起来。
瑶瑶对这些不感兴趣,朝着其他走去了。
过了一会儿,和珅他才大致看完了,了解了这文昌阁的大概情况。
这文昌阁是大明就已经修建过的,之前因为失火重修,后来经过大清重修才成今天所见的文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