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国旅行记 > 第44章 叶志超被抓

第44章 叶志超被抓

    王苗惊呼一声“阿海,你看那是谁?″

    囚车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披头散发,垂着头一路上挨声叹气。沿途挤满了看热闹的男女老少。不时有人向囚车扔着石头,吐着唾沫。

    我定睛一看,那不是叶志超吗?原本光秃秃、每天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也长出了胡茬,显然多日没有清理。我吓了一跳,心里想″叶志超这么快就被抓起来了?″

    我连忙向沿途的群众打听。一问才知道叶志超在朝鲜临阵脱逃,丢下大量枪支弹药、军粮、辎重,朝廷闻讯炸开了锅。

    光绪帝气得大发雷霆,把奏折扔在地上。

    光绪帝道″以前,我们败在西洋人手里,还情有可原。西洋人有坚船利炮,我们无可奈何。现在,我们连东洋人也打不过,就太说不过去了。日本不过是茸尔小国,自汉唐以来一直向我称臣纳贡。叶志超身为主帅,临阵脱逃。致使朝鲜沦陷,倭寇兵锋直指辽东,京师震动。士可忍,孰不可忍?着刑部立刻赴辽东捉拿叶志超,押赴京师三堂会审,严惩不贷。″

    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叶志超戴罪立功,不许。

    辽东的老百姓听闻叶志超临阵脱逃,一个个义愤填膺,沿途破口大骂。

    王苗说“叶志超被抓,你是不是很高兴?″

    我叹了口气,说“叶志超被抓,是他罪有应得。但是,东洋人已经占了朝鲜,兵锋直指辽东。即便叶志超死一百遍,也于事无补。″

    王苗说“你的意思是?″

    我想了想,说“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如何处置叶志超,而是解决大清国政治方面的种种弊端,比如用人不当、军队中的派系问题、朝堂上的党争、文武官员的贪污腐败等等,问题太多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战争。大清国如果不变法维新,永远不可能打胜仗!″

    王苗说“那么,我们去帮邓世昌,还有什么意义?″

    我叹了口气,说“死马当活马医吧!至少我们努力过!另外,如果战略战术得当,战争赢的希望也很大!毕竟战争中会出现很多偶然因素。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概率事件也会决定战争胜败,从而影响历史走向!″

    我和王苗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一边洗漱休整,一边打探邓世昌的消息。这一日,探听到邓世昌在黄海沿岸、威海卫海军要塞驻防。我和王苗收拾行装,又买了两匹良马,备了干粮,准备出发。

    王苗说“你数一下,牛教授给我们准备的银票、金条还有多少?″

    我说“姑奶奶,这些钱不花白不花,不能心疼。既便剩下了,牛教授那么抠门的一个人,肯定会要回去!怎么,你想留着当嫁妆?″

    王苗笑了,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这些年北洋水师缺少经费,很多年没有购买军火了。八百万两饷银都被慈禧老太太拿去修颐和园了。我们不如去买点儿炮弹,给邓世昌送去当见面礼。″

    我听了暗暗欣喜,想不到王苗这么心细。能娶到这样既漂亮又聪慧的老婆,夫复何求?值了!

    我冲着王苗连连竖大拇指,夸奖道“老婆,你真厉害!慈禧太后有你一半智慧,大清国也亡不了!″

    王苗笑嘻嘻的说“真的吗?那你打算出多少财礼娶我?″

    我故作正经的说“等穿越回去,牛教授给了我们两个亿的奖金,全部给你作财礼,好不好?″

    王苗开心的笑了。

    “去哪里购买军火呢?这可是一个难题!″我暗自寻思。

    大清国不同于现代,律法森严。不要说步枪、大炮之类的热兵器,就是大刀、长矛之类的冷兵器也必须在官府登记备案。不是每个人想买就买得到。

    去哪里买呢?我眼珠一转,灵机一动,心里说″有办法了!ot

    我骑了马直奔俄罗斯远东贸易代表处。书中暗表这是沙俄政府在大清国丹东府设立的一个半官方机构。原来晚清时代,沙皇俄国对大清国的东北三省垂涎三尺,因为俄罗斯缺少不动港,而大清国沿海一带天然良港很多。所以,俄罗斯很早就在辽东一带、丹东府设立远东贸易代表处,一方面促进俄清贸易,另一方面加紧收集大清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

    当下,我来到俄罗斯远东贸易代表处门外。只见路边矗立着几幢西式风格的小楼,门口飘扬着沙皇俄国的国旗。门口挂着中、俄两种字体的牌板“俄罗斯帝国远东贸易代表处″。

    我抬腿要进去,被人一把拦住了。我扭头一看,是一个红衣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