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端坐在龙椅上,仔仔细细把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
光绪帝虽然并不相信世上真有人会未卜先知。但是,光绪帝百分之百相信珍妃。名义上,光绪帝有一后二妃三个妻子。但是,事实上,他和皇后隆裕、瑾妃小四只有夫妻名份,而没有夫妻之实。和光绪帝有夫妻之实的,只有珍妃一个人。光绪帝和珍妃非常恩爱。光绪帝喜欢珍妃直来直去的性格,没有半点儿虚假。以至于光绪帝在朝堂上遇到疑难不决的事,也喜欢和珍妃商量。甚至于言听计从。
自从珍妃三番两次提到海慈航这个人以后,光绪帝迫不及待想见一下这个人。今天终于见到了本人,光绪帝又有一点儿半信半疑。
光绪帝没有想到海慈航这样年轻,长的个子很高,模样也很帅。光绪帝甚至于打算把自己的亲妹妹福兰公主嫁给海慈航。但是,对于海慈航是否真的会未卜先知,光绪帝半信半疑。光绪帝决定亲自考一下海慈航。
光绪帝沉思一下,说″海爱卿,朕有一事不明,想向你请教。十多年来,我大清国一直搞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的士兵也配备了洋枪洋炮,为什么还是屡战屡败。甚至于战胜不了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
我沉思一下,说“皇上,恕臣直言。十多年来,我大清国一直搞洋务运动,创建了北洋水师,陆军士兵也配了洋枪。实事求是讲,我们的军队进步明显,特别是水师。我们舰队的规模在整个亚洲,都是数一数二。但是,和一衣带水的日本国相比,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十多年前,在我们搞洋务运动的同时,日本国开始维新变法。日本的明治天皇派出使团、留学生,去西方各国考察、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机制,学习西方的工业、教育、官僚体制。明治天皇下令在全国开矿场、建工厂,办学校,创建新式军队。总之一句话,学习西方的一切。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的实力。所以实事求是的讲,日本国是全面学习西方列强。所以,整个国家都焕然一新。而我们大清国只是简单的购买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其他方面还是老样子。打个比方,日本国和大清国像两个病人,日本国把全身的毛病都治疗了一遍,很快恢复健康。而我们大清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仅治疗了表面的问题。本质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我们依旧是一个病人。比如,我们的大清国的士兵仅仅添置了洋枪,并没有掌握正规的军事知识。所以,我们的军队才会屡战屡败。″
光绪帝叹了一口气,道“那么,依爱卿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ot
我想了想,说“依微臣之见,大清国应该立刻维新变法,全方位向西方列强学习。开矿场,建工厂,废除科举,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军队……″
站在一旁的帝师翁同和立刻打断了我的话,说“皇上,老臣以为海先生说的话不妥。″
翁同和是光绪帝的老师,光绪帝必须给几分面子。另外,我在赛樊楼讲了翁同和一些不好的话,我估计翁同和一定知道了。所以,这个糟老头子才会在光绪帝面前打断我的话,和我争论。
光绪帝愣了一下,说“翁师傅请讲。″
翁同和斜着看了我一眼。那意思是说小子,我是皇上的老师。你小子算是什么东西,连秀才、举人都不是,敢说我的坏话?我可是大清国的状元、皇帝老师、军机大臣,你和我斗?我玩死你!
翁同和道“皇上,大清国以孝治天下。而洋人所谓的开矿场,是要挖地三尺,什么祖坟完全不顾。这成何体统?我大清国是礼仪之邦。那些洋人见了面搂搂抱抱,睡觉还搂着猫和狗,完全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
“这个……″光绪帝不言语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听了翁同和的话连连摇头,叹了口气,心想“连皇上的老师、两朝元老重臣都这么愚昧,大清国没救了!″
我打断翁同和的话,说“翁大人,小可想说两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国有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洋人有洋人的长处,也有洋人的短处。但是,不可否认,洋人的洋枪、洋炮甚过我们的大刀、长矛。我们屡战屡败,难道说不应该学习洋人的长处吗?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