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国旅行记 > 第77章 变法

第77章 变法

    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同治帝逛了八大胡同,染上了花柳病,从此一病不起。太医们束手无策。终于一命呜呼。

    慈禧太后那个气呀,无处发泄。慈禧太后迁怒于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

    慈禧太后恶狠狠的说“让她随大行皇帝去吧!″

    什么意思呢?让皇后给驾崩的同治帝殉葬。你说慈禧太后狠不狠?歹毒不歹毒?

    可怜皇后阿鲁特氏年纪轻轻就吞金自杀,陪伴同治帝去了。

    对待亲生儿子、儿媳尚且如此,对待养子、外甥光绪帝就越发不用提了。

    光绪帝四岁入宫,被慈禧太后严加管束。罚站、罚跪、不让吃饭那是常有的事。所以,光绪帝从小在慈禧太后面前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话。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这一回,事关重大。光绪帝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向慈禧太后讲明利害关系,请求慈禧太后恩准变法维新。

    光绪帝小心翼翼来到储秀宫,给慈禧太后请了安,在边上坐下。

    慈禧太后正坐在梳妆台前,由李莲英给她梳头发。

    光绪帝道“儿臣刚刚得到一件西洋玩意儿,特意给皇爸爸送来。″

    光绪帝一挥手,门口的小太监端着一个圆圆的,西瓜形状的东西走了进来,摆在了桌案上。

    慈禧太后转身看了一眼,说“这是什么玩意儿?″

    光绪帝站起身,走近桌案。那个西瓜形状的东西下方插有一把钥匙。光绪帝把钥匙转了两圈,那个西瓜形状的东西立刻转了起来,并且发出美妙的西洋音乐。随着转动,西瓜忽然裂开分成几瓣,中间站着一个木头制作的小人,口里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太后吉祥,太后吉祥!″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点点头说″嗯,这个倒是没有见过。洋人就喜欢制造这些小玩意儿!″

    屋子里的宫女、太监,包括给慈禧太后梳头的李莲英也没有见过这个西洋玩意儿,都瞪大了眼睛看着。

    光绪帝点点头说″是。这个叫音乐盒,扭几圈钥匙,里面的小人就会转动,就会说话。洋人与我们不同,不读四书五经,不烧香拜佛。他们读的是算术、格致,信仰的是上帝、耶稣。每天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的国家男、女皆可以为王。例如荷兰、英吉利皆是女子为王。不过,他们的朝廷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而是事情无论大小,都要经过议会表决。由几十或者上百名议员投票决定。这样的好处是,众人集体讨论,决定国家大事,可以避免犯错……″

    慈禧太后鼻子“哼″了一声,说″皇上在哪里听人讲了这多么新鲜事?″

    光绪帝道“儿臣见了几个举人,这些举人有人周游列国,去过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见过不同的风土人情。与我们大清国有很大不同。这些国家开矿场,建工厂,制造坚船利炮。建立新式学堂,建立新式军队,国富民强。儿臣斗胆进言,儿臣以为我们大清国也应该向这些西洋列强学习,变法维新,设立议会,开矿场,建工厂,建立新式学堂,建立新式军队……″

    慈禧太后道“祖宗之法,岂可轻易更改?″

    光绪帝跪在地上,眼含热泪,道″皇爸爸,现在大清国弱民穷,还要赔偿日本国两亿两白银。辽东、山东半岛的老百姓因为东洋人占了辽东、山东半岛,拖儿带女逃了出来,一个个饥寒交迫,吃不上饱饭。天下的士子、全国的老百姓都盼着大清国能够变法图强,不再受列强欺负。老百姓也盼着大清国富强起来,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儿臣恳请皇爸爸下旨变法维新。如若不能变法,儿臣情愿不坐这个皇位……″

    慈禧太后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光绪帝嘴里说出来的。

    慈禧太后心想“是哪个人吃了熊心豹胆,蛊惑皇上变法维新?我一定要查一查。也罢,这个载湉一心要变法维新,我如果不答应,他不知道会干出什么傻事来。我暂且答应他,看看再说,走一步,瞧一步!″

    慈禧太后点点头,说“好吧,既然皇上决心变法图强,本宫也不好阻拦。你遇事要同朝廷重臣们商量,例如翁同和、荣禄等人,切不可一意孤行。″

    光绪帝见慈禧太后同意变法后,心中大喜,连忙一一应允。

    光绪帝兴冲冲出了储秀宫。

    光绪帝心里想″我一定要励精图志、卧薪尝胆,干出一番宏伟大业来!要让列强再不敢小瞧我们,要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