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谭嗣同的密信,我匆匆赶到同乡会馆康有为的住所。
房门紧闭。我敲了敲门,里面有人高声问了一句“谁呀?″我报了名字,谭嗣同开了门,我走了进去。谭嗣同又赶紧关了门,把门栓插上。
房间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在,另外几个人是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几个人围桌而坐,神色凝重、沉默不语。
怎么回事?我环视了一下众人,发觉几个人都愁容满面。
“出了什么事?″我低声问了一句。
谭嗣同拿出一份黄色的绫锦卷轴,展开一看上面绣着祥云图案,原来是光绪帝的密诏。诏书是这样写的“近来,朝中顽固大臣纷纷向皇太后进表反对变法,请皇太后重新训政。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旧法尽变,改用新法,以为恐失人心。果使如此,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而又不致有拂圣意。你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特谕。″
我看了大吃一惊,知道光绪帝处境困难。
康有为站起来,低声道″这份密诏是皇上亲笔,交给在军机处轮值的杨锐带出。圣母皇太后反对变法,皇上处境艰难。在座的,都是皇上的亲近之人。大家说说,该怎么办?ot
林旭接着说″我在军机处轮值时,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是直隶总督荣禄递了个折子,请皇太后、皇上下个月在天津检阅新军。一些顽固守旧大臣密谋在阅兵时逼皇上废除新法,罢免我们这些维新派官员……″
梁启超想了想,道“我有一个计策,不如我们去联系各国使馆,请求各国使馆发表声明,支持我们变法维新。太后老佛爷不怕我们,对洋人却是唯命是从。″
杨锐听了,摇摇头,说ot这些计策恐怕无济于事。一则与列强没有干系,列强恐怕不会支持。″
刘光第道“那么,你有什么高见?″
杨锐道“可惜,我们军中无人,没有掌握军权。汉高祖刘邦驾崩以后,吕后专权,大汉江山危在旦夕。大将周亚夫振臂一呼,三军将士皆袒露左臂支持刘氏,反对吕氏。很快就铲除了吕氏。如果,我们手里有一支军队,还用担心那些顽固的守旧派?派军队把反对变法的守旧派官员全抓起来。何愁干不成大事?唉,可惜我们没有周亚夫!″
众人都是长吁短叹。
杨深秀忽然扭头问我“海贤弟,你不是和聂士成很熟吗?能不能劝聂士成带兵进京,来保卫皇上?″
我摇摇头,因为这根本行不通。我深知聂士成的为人,他出身行伍,是那种非常纯粹的军人,对政治一窍不通。让他在太后老佛爷和皇上两人之间选边站,他会很为难。
康有为忽然一拍脑门,道“听你们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经常来同乡会馆,听我们讲变法维新……″
众人闻听,纷纷说道“这个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