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41章 名将薛仁贵

第41章 名将薛仁贵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李恪属地的每一寸土地上,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田间的农夫们辛勤劳作,他们的汗水滴落在肥沃的土地上,孕育着希望的种子。孩童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是大地的守护者。河流蜿蜒而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天,一场改变即将悄然降临。李恪正忙于在府中处理属地的事务,堆积如山的文书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让他全神贯注。他坐在书桌前,眉头微微皱起,手中的毛笔不停地在纸上书写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专注的身影。

    此时,系统的召唤生效,一道奇异的光芒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瞬间照亮了整个天空。紧接着,光芒在李恪的属地中绽放,名将薛仁贵凭空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

    薛仁贵一身英武之气,身姿挺拔如松,仿佛能够顶天立地。他身着白色的战袍,虽历经风霜却依然洁净如雪,上面绣着的金色纹路彰显着他的尊贵与威严。他的战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他的脸庞刚毅而棱角分明,犹如被刀削斧凿一般,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坚定和果敢。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悉一切。他的发髻高高束起,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豪迈之气。

    薛仁贵初来乍到,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但他那久经沙场的敏锐直觉让他迅速冷静下来,开始观察四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同时也带着一丝疑惑,不知自己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地。他脚下的土地坚实而陌生,周围的建筑和人群都与他熟悉的环境截然不同。

    当他听闻是李恪通过神秘的力量将他召唤而来,并且了解到李恪的为人和抱负后,薛仁贵心中不禁涌起敬佩之情。他从当地百姓的口中听到了关于李恪的种种善举,李恪心系百姓,致力于发展属地,为民众谋福祉,其仁德和智慧让薛仁贵为之折服。他深知,这样的明主值得他追随。他决定放下心中的疑虑,全心全意地为李恪效力。

    李恪得知薛仁贵到来,欣喜若狂,赶忙放下手中繁忙的事务,亲自前去相见。他的步伐匆忙而急切,心中充满了期待。两人在大堂会面,大堂内布置得庄重而典雅,墙壁上挂着名人字画,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李恪的眼中闪烁着惊喜和敬仰,而薛仁贵的目光则充满了坚定和忠诚。

    “薛将军,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李某之幸。” 李恪激动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快步走上前,双手紧紧握住薛仁贵的手臂,仿佛生怕他会突然消失。

    薛仁贵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殿下仁义之名,仁贵早有耳闻,能为殿下效力,是我的荣幸。” 他的目光坚定而炽热,仿佛已经看到了与李恪共同开创的辉煌未来。

    李恪与薛仁贵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他们从天下大势谈到民生疾苦,从兵法谋略谈到治国之道,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坐在大堂的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茶水和点心,但两人都顾不得品尝。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明月高悬。柔和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两人仍觉意犹未尽,于是决定彻夜长谈。

    在书房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专注的面容。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息,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墙上挂着的地图上标注着山川河流和战略要地。他们开始商讨属地的发展和军事战略。

    “薛将军,如今属地虽有起色,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不知将军有何良策?” 李恪虚心请教,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薛仁贵的信任和期待。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神情专注。

    薛仁贵沉思片刻,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已经看到了属地的未来蓝图。他缓缓说道:“殿下,属地发展当以农为本,兴修水利,保障农田灌溉,方能丰收。我们可以组织民众开凿水渠,引入河水,同时修建蓄水池,以备干旱之需。再者,商业亦不可忽视,促进贸易,繁荣市场。我们可以降低商税,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同时加强道路建设,便于货物运输。此外,发展特色产业,比如本地的手工艺品和特产,可以远销外地,增加收入。”

    李恪频频点头,深表赞同:“将军所言极是,李某定当全力推行。但军事战略方面,还望将军详细指教。”

    薛仁贵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山川地势,详细分析道:“殿下请看,此地为咽喉要道,若在此设伏,必能出奇制胜。还有这一带山脉连绵,可以布置烽火台,以便及时发现敌军动向。另外,我们要加强士兵的训练,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武艺,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定期进行军事演练,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士兵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李恪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两人的讨论愈发深入。

    “将军,那对于骑兵的训练,您有何高见?” 李恪问道。

    薛仁贵微微一笑,说道:“骑兵重在速度和冲击力,我们要挑选良驹,训练骑手的骑术和马上作战技巧。同时,配备精良的装备,如长枪、弓箭等,让骑兵成为我们的一支精锐之师。还要注重骑兵与步兵的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那如何提高士兵的士气和忠诚度呢?” 李恪继续追问。

    薛仁贵思索片刻,回答道:“殿下,要关心士兵的生活,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设立军功奖励制度,让士兵们知道,只要英勇作战,就能得到应有的奖赏和荣誉。还要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时间在他们的讨论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窗外传来了鸟儿清脆的叫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两人一直谈到东方破晓,仍毫无倦意。这次长谈,让李恪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薛仁贵也决心全力辅佐李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