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66章 大获全胜

第66章 大获全胜

    夜幕如厚重的黑色帷幕,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敌军营地。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巡逻士兵那规律的脚步声,以及夜风吹动军旗发出的轻微猎猎声响,为这死寂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微弱的动态。然而,这份看似永恒的宁静,很快就被无情地打破。

    李恪率领的敢死队如同暗夜中伺机而动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靠近了敌军营地的边缘。他们个个身姿矫健,动作轻盈且敏捷,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精湛的潜行技巧,巧妙地避开了敌军一道道严密的岗哨,成功地潜入了营地内部。

    敢死队的队员们身着特制的黑色夜行衣,那暗沉的颜色让他们在夜色中几乎完全隐匿。他们的脚步轻盈得如同觅食的野猫,落地无声,在敌军的营帐之间飞速穿梭,形如鬼魅。李恪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方,他那紧握着的利刃在稀薄的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宛如死神的镰刀。

    一名敌军士兵刚刚从不安稳的睡梦中悠悠醒来,睡眼惺忪地走出营帐,想要在这寂静的夜中解个手。还没等他完全清醒过来,李恪便如闪电般迅猛地冲上前去。一只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捂住他的嘴巴,阻止了那即将出口的惊呼,另一只手中的匕首在月光下划过一道致命的弧线,迅速而精准地划过他的喉咙。敌军士兵的身体瞬间瘫软,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已命丧黄泉,鲜血在夜色中无声地喷涌而出。

    其他队员们也纷纷展开了冷酷而高效的行动。他们悄无声息地潜入敌军营帐,犹如索命的无常。手起刀落之间,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一时间,敌军营地内鲜血四溅,那温热的液体在冰冷的地面上流淌,惨叫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寂静。

    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原本宁静的营地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士兵们从香甜的睡梦中被尖锐的惨叫声惊醒,慌乱地从床上跳起,手忙脚乱地拿起武器,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恐惧,却不知敌人究竟从何处而来。

    “怎么回事?”“有敌袭!” 惊恐的呼喊声在营地中慌乱地回荡,但混乱的局面让他们根本无法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李恪见时机已到,毫不犹豫地立刻发出了预先约定好的信号。早已在不远处严阵以待的大军看到信号后,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着敌军营地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总攻。

    “冲啊!为了大唐!为了荣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瞬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直冲云霄。

    李恪的军队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们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冲进敌军营地,与敌人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搏斗。

    敌军在混乱中匆忙迎战,衣冠不整,阵脚大乱。他们试图抵抗这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击,但却显得力不从心。李恪挥舞着手中那把染血的长剑,亲自冲锋在前,他的身影所到之处,剑光闪烁,敌军纷纷倒下,犹如被秋风扫落的枯叶。

    “不要慌乱!组织抵抗!” 敌军将领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试图稳住局面,但他那绝望的声音很快就被战场上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兵器的碰撞声所淹没。

    在李恪冷静而果断的指挥下,大军迅速如利剑般分割敌军,各个击破。弓箭手们在后方占据有利地形,弓弦振动,箭如飞蝗,不断为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提供掩护。骑兵们则如旋风般冲入敌军阵营,铁蹄践踏,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打乱了敌军的部署,让敌军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境地。

    敌军见大势已去,士气崩溃,开始丢盔弃甲地溃败而逃。但李恪的军队岂会轻易放过他们,他们乘胜追击,不给敌军丝毫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机会。

    战场上,硝烟弥漫,如浓雾般笼罩着每一寸土地。鲜血染红了大地,汇聚成小溪,在低洼处形成一片片触目惊心的血泊。李恪的士兵们紧紧追着敌军,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不放过任何一个试图逃跑的敌人。

    一名敌军士兵拼命地奔跑着,边跑边惊恐地回头张望,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但他没跑多远,就被一支从后方疾射而来的飞箭准确地射中后背。箭头穿透了他的铠甲,巨大的冲击力让他向前扑倒在地,扬起一片尘土。

    “杀!一个不留!” 李恪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决绝,激励着士兵们奋勇杀敌,毫不留情。

    经过一番激烈的追击和血腥的厮杀,敌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几乎全军覆没。残余的敌军如同惊弓之鸟,丢盔弃甲,不顾一切地四散逃窜。

    李恪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望着那些狼狈逃窜的敌军背影,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但他深知,战斗还远未结束。

    “继续追击,务必将敌军彻底赶出边境!绝不能让他们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李恪果断地下令道。

    士兵们齐声响应,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坚定的决心,继续向着敌军逃窜的方向勇猛追去。

    在追击的漫长过程中,李恪的军队不断遭遇敌军的小股负隅顽抗。但他们凭借着高昂的士气、精湛的战术以及团结一心的战斗意志,一次次坚决地击败了敌人。

    有一次,敌军在一处狭窄的山谷设下埋伏,企图阻挡李恪军队的追击。当李恪的先头部队进入山谷时,敌军从两侧的山上滚下巨石,发射密集的箭雨。但李恪迅速察觉到了危险,他指挥士兵们迅速结成防御阵型,用盾牌抵挡箭雨,同时派出精锐的小分队攀爬上两侧的山坡,从侧翼袭击敌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功地突破了敌军的埋伏,继续追击。

    终于,经过数天艰苦卓绝的追击和战斗,敌军被彻底赶出了边境。大唐辽阔的边境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和平与安宁。

    当胜利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整个军营时,士兵们欢呼雀跃,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曾经在战场上经历的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尽的喜悦和自豪。

    李恪站在高处,望着欢呼沸腾的士兵们,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但最终换来了边境的和平,保护了百姓的安宁和大唐的尊严。

    “收拾战场,救治伤员!” 李恪的声音虽然沙哑,但依然充满力量地下达着命令。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上忙碌穿梭。有的人认真清理着战场,收集可用的武器和物资;有的人则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受伤的战友,将他们轻轻地抬上担架,送往临时搭建的医疗营帐。

    在战后的详细统计中,李恪的军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胜利。他们歼灭敌军数万人,缴获了堆积如山的武器、盔甲和充足的粮草物资。

    朝廷得知这一辉煌胜利的消息后,龙颜大悦。皇帝亲自颁布诏书,对李恪和他的英勇军队进行了隆重的嘉奖,表彰他们为大唐立下的赫赫战功。

    李恪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瞬间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他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和卓越领导才能。但李恪深知,这一切的荣誉都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每一位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士兵们。是他们用顽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和舍生忘死的精神,才换来了这场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恪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战争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愈合,边境的防御更需要不断加强。他亲自监督士兵们修缮破损的城墙和防御工事,重新布置防线。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士兵们的训练,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军事纪律和战术训练计划。

    边境的百姓们对李恪和他的军队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纷纷自发地送来新鲜的食物、亲手缝制的衣物和各类物资,以表达对军队的衷心支持和崇高敬意。孩子们围绕着士兵们嬉戏玩耍,老人们则拉着士兵们的手,讲述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片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农田里重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对和平的赞美;集市上又充满了热闹的喧嚣,人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李恪望着这一切,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他知道,他们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值得的。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了大唐的边境,守护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和平与安宁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