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85章 机智应对

第85章 机智应对

    李恪得知自己被李泰诬陷谋反的那一刻,心中的愤怒如汹涌的波涛,瞬间淹没了他的理智。但多年的历练让他迅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深知,在这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失去理智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此事定是李泰的阴谋,我绝不能让他得逞。” 李恪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步伐沉重而坚定。他的目光时而落在书架上的典籍,时而凝视着窗外的庭院,但心思却完全沉浸在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之中。

    他首先召集了自己最信任的几位谋士和亲信。书房内的气氛紧张而压抑,众人的脸色都十分凝重。

    “诸位,如今我遭人陷害,形势危急,大家一同想想办法,如何破局。” 李恪的目光坚定而沉着,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谋士们纷纷献策,一时间书房内充满了激烈的讨论声。

    “大人,当务之急是迅速展开调查,寻找证据证明您的清白。时间紧迫,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一位谋士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

    “不错,但李泰既然敢出手,想必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销毁了许多关键证据,我们的调查恐怕不会顺利。而且他在朝廷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定会处处给我们设置障碍。” 另一位谋士皱着眉头忧虑地说,他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忧心忡忡。

    李恪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不能放弃。从那些散布谣言的地痞无赖入手,顺藤摸瓜,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这些人虽然身份低微,但往往是阴谋的最外层,容易露出破绽。”

    于是,李恪派出手下训练有素、精明能干的人,秘密地对那些地痞无赖进行跟踪和调查。这些手下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行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发现了其中一些人的破绽。

    “大人,我们发现其中一人在收到李泰手下的钱财后,去了一家赌坊,输得精光。而且他在赌坊中喝得酩酊大醉,向人炫耀自己发了一笔横财。” 亲信向李恪汇报时,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李恪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很好,派人去赌坊,找到相关证人,从这一点突破。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他们开口说实话。”

    在调查的同时,李恪也没有闲着。他明白,仅仅依靠证据还不够,还需要巧妙地利用舆论和人心。他深知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赢得百姓的支持,真相便更容易大白于天下。

    他开始在民间散布一些消息,讲述自己多年来为百姓所做的实事,如修建水利工程,让农田得到灌溉,粮食丰收;开办慈善粥棚,救助贫困百姓;打击恶霸地主,维护百姓的权益等等。百姓们原本就对李恪颇有好感,听到这些具体的事迹后,更加坚信李恪是被冤枉的。

    “李恪殿下一心为民,怎么可能谋反,定是被人陷害了。” 百姓们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着,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李恪的信任和对阴谋的愤怒。

    李恪又安排亲信在茶馆、酒楼等地讲述李泰平日里的种种劣迹。比如他如何强占民田,如何欺压百姓,如何在朝廷中排除异己等等。这些故事经过精心编排和传播,很快在京城中流传开来,让人们对李泰的品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听说那李泰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择手段,这种人怎么能信。” 有人在酒楼中大声说道,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着舆论的逐渐发酵,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也开始对李恪的案件产生了怀疑。

    “李恪殿下一向正直,此事恐怕另有隐情。” 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在朝堂上说道,他的声音洪亮,引起了其他大臣的窃窃私语。

    李泰听到这些消息,心中越发焦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开始动用自己的党羽,对李恪的调查进行百般阻挠。他指使手下的官员给调查人员施加压力,威胁证人,甚至试图篡改证据。

    但李恪早已料到他会有此一招,提前做好了应对。他加强了对证人的保护,同时秘密收集李泰阻挠调查的证据。

    “他越是阻挠,越说明他心虚。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不能让他有可乘之机。” 李恪对亲信们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终于,李恪的调查取得了关键的突破。他们找到了李泰手下伪造证据的工匠,工匠在李恪的劝说下,良心发现,决定站出来指证李泰。

    “是李泰让我伪造那些信件和兵器的,我实在良心不安,愿意出来作证。” 工匠在朝堂上说道,他的声音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

    李恪趁机将自己收集到的所有证据一一呈给李世民。那些证据详实而有力,让人无法辩驳。

    “陛下,儿臣是被冤枉的,这一切都是李泰的阴谋,他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惜陷害儿臣。” 李恪跪地说道,他的声音诚恳而坚定,眼中闪烁着泪光。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证据,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他的脸色阴沉,愤怒地看向李泰。

    “李泰,你还有何话说?” 李世民怒视着李泰,声音如雷霆般响亮。

    李泰此时面如土色,身体颤抖着,瘫倒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恪接着说道:“陛下,儿臣恳请陛下,不仅要还儿臣清白,更要让朝廷上下和百姓都知道真相,不能让奸人得逞,寒了忠臣之心。”

    李世民点头,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公正。“准奏。”

    随后,李恪将真相通过各种渠道公之于众,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大臣们对李泰的恶行感到震惊和愤怒。百姓们更是对李泰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

    “这种人就该受到严惩。” 人们纷纷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正义的呼声。

    李恪终于成功地揭露了李泰的阴谋,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还让李泰的真面目暴露无遗,赢得了朝廷和百姓的广泛支持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