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87章 李泰失宠

第87章 李泰失宠

    皇宫内,李世民独自坐在御书房中,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面前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关于李泰种种罪行的详细报告,每一页纸上的文字都像是一把把尖锐的匕首,无情地刺痛着他的心。

    想起曾经对李泰的期望与疼爱,李世民心中就如翻倒了五味瓶,满是苦涩滋味。他一直以为李泰聪明好学,在诸多皇子中出类拔萃,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和潜力,故而对他悉心培养,宠爱有加。却没想到,权力的欲望竟让李泰迷失了自我,变得如此心胸狭隘、阴险狡诈。为了那至高无上的储君之位,他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陷害自己的亲兄弟,将手足之情践踏在脚下。

    “朕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儿子?” 李世民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哀。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深深的自责和对现实的难以置信。他的眼神变得空洞,思绪飘回到过去那些与李泰相处的温馨时刻,那些曾经的父子情深如今想来竟如此讽刺。

    他回想起李泰曾经在他面前的巧言令色,那些甜言蜜语和表面的孝顺与忠诚,如今看来都不过是为了蒙蔽他的双眼,满足李泰内心的私欲。而他对李恪处心积虑的陷害,更是将他内心的丑恶暴露无遗,让李世民看到了他毫无手足之情和仁爱之心的真实面目。

    “为了权力,连亲情都可以不顾,这样的人如何能担当大唐的未来?” 李世民愤怒地将手中的奏折扔在地上,奏折散落一地,如同他此刻破碎的心。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呼吸急促,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

    这时,太监小心翼翼地进来禀报:“陛下,大臣们都在殿外等候,关于李泰之事,还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宣他们进来。”

    大臣们鱼贯而入,个个低头不语,气氛异常沉重。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被这压抑的氛围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们都说说,对于李泰,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声音低沉地问道,那声音仿佛从幽深的谷底传来,带着无尽的疲惫和决绝。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出来,他微微躬身,说道:“陛下,李泰的行为实在是大逆不道,严重违背了纲常伦理和国家律法,应当严惩,以正国法,以儆效尤。若不严惩,恐怕难以服众,也会让皇家的威严受损。”

    另一位大臣接着说:“陛下,李泰虽有罪,但毕竟是皇子,血浓于水啊。还请陛下念及父子之情,从轻发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李世民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愈发烦躁。这些话语在他耳边嗡嗡作响,让他的头更加疼痛。

    “够了!”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那巨大的声响在殿内回荡,所有人都不禁颤抖了一下。“李泰的所作所为让朕寒心,他已经不配为皇子。朕对他的宠爱和信任,都被他当作了满足私欲的工具。如此无情无义、心术不正之人,朕绝不姑息!”

    最终,李世民下定决心,下令将李泰软禁在府中,不得踏出府门一步。同时,派遣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禁军队伍,日夜看守,限制他的行动和交往。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探望,违者严惩不贷。

    李泰得知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整个人仿佛一瞬间被抽去了所有的生机与活力,只剩下一具空壳。

    “完了,一切都完了……” 李泰喃喃自语,泪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华丽的衣衫上。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无助,曾经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曾经繁华热闹的王府,如今变得冷冷清清。门口的侍卫全副武装,表情严肃,如同一尊尊冰冷的雕像,不让任何人随意进出。曾经车水马龙的景象不再,只剩下一片死寂。李泰在府中犹如困兽,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悔恨。

    他想起自己曾经的野心和精心策划的计划,如今都已化为泡影。那些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而使用的阴谋诡计,此刻都成了他痛苦的根源。他后悔自己不该被权力冲昏头脑,不该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这样……” 李泰自言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他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李泰的妻子和子女们也陷入了恐慌和无助之中。他们曾经享尽荣华富贵,如今却面临着未知的命运。

    “父亲,我们该怎么办?” 李泰的儿子哭着问道,他那稚嫩的脸庞上挂满了泪水和恐惧。

    李泰无奈地摇摇头,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妻儿,如何给他们一个交代。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泰在软禁中日益憔悴。他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和荣耀,变得沉默寡言。曾经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只剩下无尽的寂寞和孤独,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发呆,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而朝廷中,关于李泰的议论也渐渐平息。大臣们都知道,李泰已经失宠,失去了竞争储君的资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事务上,为大唐的繁荣和稳定出谋划策。

    李世民虽然对李泰感到失望,但心中仍有一丝不忍。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他偶尔会想起李泰小时候的可爱模样,那纯真的笑容和无邪的眼神,心中难免有些伤感。

    “希望他能在这次的惩罚中改过自新。” 李世民暗自叹息道。然而,他也明白,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很难弥补。

    然而,李泰却始终无法走出自己的阴影。他在府中怨天尤人,对身边的人发脾气。他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而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

    “都是李恪害了我!还有那些大臣,没有一个真心帮我的!” 李泰愤怒地喊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却没有人回应。

    他的妻子劝他:“事已至此,你还是好好反省自己吧。不要再怨天尤人了,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才有重新开始的可能。”

    李泰却听不进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和怨恨中,无法自拔。

    与此同时,李恪在朝廷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他的公正和才能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李世民也对他寄予了厚望。

    “李恪,你可要好好辅佐朕,莫要让朕再失望。” 李世民对李恪说道,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李恪跪地谢恩:“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期望,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忠诚和决心。

    而李泰,只能在他的王府中,孤独地度过每一天,曾经的辉煌和野心都已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