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130章 出征西南

第130章 出征西南

    李恪身着华丽而威武的铠甲,英姿飒爽地站在点将台上。阳光倾洒而下,照亮了他坚毅的面庞和挺拔的身姿,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台下那支士气高昂、整装待发的大军,心中豪情万丈,犹如汹涌澎湃的江海。

    “将士们,西南叛乱肆虐,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我们肩负着平叛的神圣使命,这是为了大唐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幸福!现在,出发!” 他那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云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大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浩浩荡荡地向着西南方向开拔。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马蹄声如滚滚惊雷,震撼着大地。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烈日高悬,酷热的阳光像无数根金针一般刺向他们。将士们的汗水如雨般不停地洒落,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又在炙热的阳光下迅速蒸发。他们的脸庞被晒得通红,嘴唇干裂,但步伐却依然坚定有力,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当他们进入崇山峻岭之中,道路变得崎岖蜿蜒,充满了无尽的挑战。陡峭的山坡如同巨大的怪兽,张牙舞爪地阻挡着他们的去路。脚下的石头松动不稳,不时滚落山谷,发出令人胆寒的轰鸣声。稍有不慎,便会坠入那深不见底的悬崖,粉身碎骨。

    夜晚,他们只能在山间寻找一块稍微平坦的地方扎营。士兵们疲惫不堪地躺在地上,身体仿佛被沉重的石头压住,瞬间就进入了深沉的梦乡,呼噜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乐章。

    李恪也毫无特殊待遇,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他亲自检查营地的防御工事,确保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漏洞,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他还关切地询问士兵们的饮食和休息情况,那温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士兵们的心田。

    他走进营帐,看到士兵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简单甚至有些粗糙的干粮,心中满是疼惜。但他知道,此刻的艰苦只是暂时的,他们为的是更伟大的目标。

    “大家辛苦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早日平叛,凯旋而归!到那时,我们将共享荣耀,让大唐的光辉照耀每一个角落!” 他的话语温和而有力,如同春风拂过每一个人的心头,鼓舞着他们勇往直前。

    然而,随着他们不断深入西南,困难愈发加剧。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暴雨倾盆而下,仿佛天河决堤。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身上,带来阵阵刺痛。道路瞬间变得泥泞不堪,马车陷入深深的泥坑,车轮疯狂地打转,却无法挣脱泥沼的束缚。

    “一二三,推!” 士兵们齐声高呼,口号声在雨中回响,他们的肌肉紧绷,青筋暴起,但马车却依旧纹丝不动。李恪见状,毫不犹豫地跳下马,毫不犹豫地踏入泥泞之中,加入到推车的队伍中。

    “殿下,您不能……” 将领们心急如焚,试图阻拦,他们深知李恪身份尊贵,担心他受伤或遭遇危险。

    “此时不分贵贱,都是为了大唐!为了百姓!” 李恪大声说道,雨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流淌,与汗水混合在一起,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和犹豫,只有坚定和决绝。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马车终于缓缓地被推出了泥坑。但雨还在不停地下,仿佛没有尽头。行军的速度因此大大减缓,原本计划一天走完的路程,现在两天都未必能到达。

    粮食也因为雨水的长时间浸泡而发霉,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士兵们只能硬着头皮吃着这些难以下咽的食物,尽管口感糟糕,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他们心中怀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使命的忠诚。

    疾病也开始在军中蔓延,如同无形的恶魔,悄悄地侵蚀着士兵们的健康。不少士兵病倒,身体虚弱,高烧不退。

    “军医,一定要全力救治士兵!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让他们恢复健康!” 李恪心急如焚,他亲自探望每一个生病的士兵,为他们送上温暖的被褥和安慰的话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忧虑,仿佛每一个士兵都是他的亲人。

    但困难并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在艰难的跋涉中,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位年轻的士兵因为发烧而脚步虚浮,摇摇欲坠。旁边的战友毫不犹豫地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兄弟,坚持住!我们一起走向胜利!” 战友的鼓励声在耳边回荡。

    终于,雨停了,天空渐渐放晴。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疲惫的将士们身上,仿佛是上天的恩赐。李恪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愿上苍保佑,让我们早日到达,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李恪得知后,心急如焚,迅速策马赶到现场。只见几个士兵倒在血泊中,痛苦地呻吟着,他们的伤口鲜血直流,触目惊心。

    “停止前进!” 他大声命令道,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忧虑。他深知,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这样的损失让他心如刀绞。

    看着受伤的士兵,李恪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保护好这些勇敢的战士。

    他亲自带领将领们登上附近的山峰,仔细观察地形,试图找出敌军陷阱的规律和破绽。他的眼睛一刻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敌军利用地形,我们必须想出应对之法。” 他低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一位将领说道:“殿下,不如我们用火攻,烧光这片丛林。这样既能暴露敌军的陷阱,又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李恪摇摇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不可,这样会殃及无辜百姓,而且火势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能以暴制暴,要以智慧和策略取胜。”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观察和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敌军虽然熟悉地形,但兵力分散,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集中的强大战斗力。

    李恪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分兵包抄的战术,逐个击破敌军的据点。“将士们,我们面对的困难虽大,但只要我们勇敢无畏,运用智慧,定能战胜敌军!我们是大唐的勇士,是正义之师,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他鼓舞着士气低落的士兵们,让他们重新燃起了战斗的激情。

    然而,在进攻的过程中,唐军依然遭遇了敌军顽强而激烈的抵抗。敌军从暗处射出的箭雨密密麻麻,如同黑色的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受伤。滚石檑木从山上呼啸而下,砸在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扬起漫天的尘土。

    “冲啊!为了大唐!为了百姓!” 李恪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如同一头勇猛的狮子,冲向敌军。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激励着每一个士兵。

    士兵们受到他的鼓舞,也纷纷奋勇杀敌,喊杀声震天动地。但敌军的抵抗异常顽强,唐军的伤亡不断增加。鲜血染红了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

    李恪深知,这场战斗将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但他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他们在山谷中与敌军巧妙周旋,利用地形躲避敌军的猛烈攻击,同时寻找机会进行反击。每一次的冲锋和撤退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