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饭桌通古代,我靠农场救将军满门 > 第59章 亩产千斤的物种

第59章 亩产千斤的物种

    张叔将自己查到的事情禀报给辛文尧。

    “将军,冯家和卢家等人,现在是高价和百姓买粮食。”

    买卖粮食是百姓的自由,他是管不了。

    不过现在粮食都是定量的,一人一天只有这么多粮食,自己为了那点钱就少吃,那就饿着吧。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动作?”

    张管家想到让人跟踪时发现的事情:“他们有派人出城,不知道去往何处。”

    辛文尧心中琢磨着对方的行动,派人出城?

    如果是他,会在什么情况下派人出城。

    “出城的人后面有回来吗?”

    “并没有。”

    “上次在府中打听消息的背后之人可有查出来?”

    “是冯家安排的人。”

    辛文尧将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想到一个可能。

    冯家的女儿,入了韩王府。

    韩王所在的地方,离阳城也有三四天的距离,这冯家,也是想将辛家有粮食的事情告诉韩王吧。

    到时候韩王若是想要,他也不可能不给,韩王是皇亲国戚,皇帝的儿子,除非他想造反,不然就不能拒绝。

    辛文尧的神情冷下来,这冯家打的可是一手的好主意。

    “那人什么时候出城的。”

    “昨日下午。”

    “马上派人去将那人除了,要快。”

    他还要拖延一下时间,等种子到了,他立马就传出消息,让那些暗处的人都打不了主意。

    安排了这件事情,他骑马往城门走去。

    阳城的城门口排着人,都是附近的城镇的百姓。

    他们都是在阳城的人出去后得到阳城有粮食的消息跑过来的。

    辛文尧没有将这些关在城外,但也不敢将人全部放入。

    这些人也是饿了许久,全入了城,会让阳城乱了套。

    他只能在城门口附近划一块空地,安排人在这里施粥,城外则让将士在外修建一些简易的落脚地。

    他下马,来到灾民面前:“你们当着,可有种地的农人?”

    “我!”

    “官爷,我是,我一家都是农民。”

    “我家也三代种地!”

    他们都疑问辛文尧是要找人种地,只要是会种地的都在说话。

    辛文尧:“大家一个一个慢慢说,我是想问一下,你们地里种的粮食都有哪些?”

    他到底不是种地的人,知道的不如这些老农人详细。

    “主食,还有蔬菜,大家都说一下自家种的种类。”

    “水稻,小麦,还有黑豆子,黄豆子,我们都种的。”

    “我家种白菜,茄子,豆角”

    辛文尧身边的随从将大家说的都记录下来,几十种农作物跃然于纸上。

    “将军,百姓说的都记下来了。”

    辛文尧点头:“给这些百姓再准备一碗粥做答谢。”

    这下,那些没说话的灾民可后悔自己为什么不会种地了。

    辛文尧拿着这张记录纸,又拿着自己准备的礼物来到苏青黛面前。

    苏青黛和这人分开也就四个小时左右,就看到他又来了。

    她手里正拿着地里摘的菜准备做饭,这不是故意饭点来吧。

    “这些是我问种地的农人他们平日种的什么作物,你就按照这上面的准备。”

    苏青黛放下手中的菜:“这么快啊。”

    她大概看了一眼,上面的农作物她都认识。

    “这些种子我们这儿都有,我再给你多加几种产量大的作物吧。”

    “晚饭你就在这里吃。”

    苏青黛去库房翻找出土豆,还有红薯,准备加上这两种食物来做饭。

    土豆煎炒蒸炸都可行,水煮出来都行,简直不挑制作方法。

    想到辛文尧那个食量,做少了怕是不够吃的,今天就准备用一下家里的土灶。

    “文尧,你来帮我烧火。”

    辛文尧现在在她这里就不是客人,朋友还是来帮她多干干活吧。

    “好。”

    辛文尧行军打仗,烧火也会。

    “有火折子吗?”

    他没看到可以点火的火折子。

    “用这个打火机。”她从灶台上拿出一个打火机教辛文尧使用。

    “这个比火折子方便。”一按下就能点火。

    辛文尧用这个打火机,一下就将火点燃,铁锅的水开始慢慢加热。

    “你看这个,土豆,之前给你们送过的,还有红薯,我都以为你那边有人种的,结果你给的纸上没有这两种。”

    “这两种食物你拿过去都怎么吃的?”

    辛文尧:“都是水煮的。”

    苏青黛笑了两声:“抱歉抱歉,上次没给你细说,这土豆和红薯虽然水煮也能吃,不过其他方式做出来的更好吃。”

    “比如这个红薯,可以和米饭一起蒸着吃,这样红薯吃起来甜滋滋的,也不会吃着太水。”

    “还有这个土豆,她一样可以蒸着吃,但是我更喜欢炖着吃,或者炒着吃。”

    她将切好的红薯加入半生不熟的米饭中蒸着,土豆做了个土豆炖肉,又炒了个土豆片。

    番茄鸡蛋汤,还有个丝瓜炒蛋。

    四个菜都做好后,一旁的米饭也蒸好了。

    “好了,吃饭。”

    五点半,两人坐在客厅吃饭。

    辛文尧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

    苏青黛也按照老样子给他准备的是一个盆子。

    “吃饱啊,饭管够。”

    辛文尧先吃了一口红薯,白色的大米上夹着黄色和白色的红薯,闻到一股红薯的香味。

    吃了一口,和水煮的口感差别很大。

    当时他们为了节省粮食,皮都没削,洗干净了直接水煮。

    但苏青黛削皮后和米饭一起蒸出来的红薯吃着更香甜,没有水煮的水感。

    下一筷子又是炖好的土豆,软绵细腻的土豆,有了调料的加持,味道更好。

    苏青黛想让辛文尧这边种土豆和红薯,就是因为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够大。

    “这两种食物的产量不是普通的大,比如这个红薯,一亩地产量可达千斤。”

    在现代社会,用上化肥,再加上选出高产的种子,一亩地八千斤都能想想。

    不过就古代的种植条件,一千斤都不错了。

    辛文尧咽下嘴里的饭:“这么多?真的可以吗!”

    苏青黛肯定道:“这都是给你保本估计,我们这儿的产量都在三千到五千斤。”

    辛文尧都听激动了。

    真有这个产量,天启的百姓就没人会饿肚子了。

    “你别激动啊,这是我们这里的产量,除了种子本身产量高以外,也会在生长时期加肥料的。”

    “你们那儿虽然没有现代肥料,但以你们的种植方式,亩产千斤是可以的。”

    辛文尧不贪心,亩产千斤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