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饭桌通古代,我靠农场救将军满门 > 第87章 我来帮你安置灾民

第87章 我来帮你安置灾民

    苏青黛多了一个男朋友,并没有什么卵用。

    两人只有一个问题得到解决,那就是苏青黛不用给租金了。

    辛文尧义正言辞:“你我如今的关系是男女朋友,在我看来如今的关系就和未婚夫妻是一个性质。”

    “身为你的未婚夫,我给你准备个铺子怎么了,这你都要让我收钱,那我算什么未婚夫!”

    苏青黛颇为无奈:“你这是强词夺理。”她第一回感觉和辛文尧说话还挺头疼的。

    辛文尧也不甘落后:“你这是在和我撇清关系!”

    好嘛,这事儿苏青黛是说不动他了。

    给钱就等于是撇清关系,这什么逻辑。

    两人关系上的变化谭氏自然是看在眼里,每天两眼一睁,就是看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有没有来。

    来了,她就一脸姨母笑的看着两人。

    没来,她就转身就走,儿子一个人有什么好看的。

    苏青黛背后一阵凉,她极其自然的拉着辛文尧:“文尧,你有没有觉得你娘有点不一样?”

    辛文尧咳了咳:“她啊,是知道我们关系更进一步了。”

    他娘当真是火眼金睛,什么都瞒不了她。

    苏青黛也没打算瞒着辛文尧家人自己和辛文尧现在的关系。

    但是这个转变也是有点让她不习惯的,总是对着她笑,笑容充满深意。

    嗯,是有点让人发毛的。

    阳城近日的街上多了百姓在街头谈天说地。

    不是开心,而是有愁容。

    “这些百姓都怎么了?”

    找不出几张笑脸了。

    辛文尧当然知道:“我只是说神仙消失,不再兑换粮食了。”

    “大家之前一直是觉得身后有倚仗,现在没了,心中略有担忧罢了。”

    这都不妨事,辛文尧早就猜到会有如今的一幕。

    他是不担心的,如今干旱已经褪去,天气恢复正常,他们只需要再种出粮食,就能恢复到以往的日子。

    两人到了店铺,苏青黛将自己准备好的各种物品拿出来开始布置。

    “你都没给大家说,你是存了粮食的?”

    辛文尧:“说了,不过我没说具体的数量。”

    “我来帮你,你要怎么摆放?”

    苏青黛准备了各种小镜子,还有大镜子,能将人脸清晰的照出来,还有八音盒,水晶球,永生花等物品。

    “镜子都往右边的博古架上方,八音盒放左边,和永生花放在一起,水晶球放在中间,这个拼图放在这边的上层。”

    她指挥着辛文尧给自己当劳力,将整个一楼都布置起来。

    二楼是各种玩偶,每个玩偶都不一样,主打温馨舒适且独一无二。

    几天的时间,将所有的物品都整理好后,苏青黛在里面逛了一圈:“很好,选个黄道吉日,就可以开业了。”

    这边的开业就没那么复杂,她这里除了自己花钱买了这些镜子之外,也没什么成本。

    她只需要在开业当天,在门口放两串鞭炮就行了。

    至于有没有人来买这个问题,她现在并不急于让这里的人来她这里消费。

    她店铺的所有成本,加起来最多几万块钱,她是真不急着回本。

    苏青黛也不急着离开:“文尧,你能带我出城逛逛吗?”

    她一直只在阳城里面转,还没有出成果。

    辛文尧犹豫片刻说:“城外有很多灾民,你看到会难受的。”

    尽管辛文尧已经尽力在救助这些百姓,但是也不能将这些人安顿的很好。

    阳城能活命的消息,这段时间已经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在城门口,城门口的士兵都快拦不住了。

    已经有很多的灾民对他们不能进城的事情心生不满,想要涌入城内。

    苏青黛疑惑:“你难道没有想办法安置这些灾民吗?”

    辛文尧无奈开口:“我也想,但是阳城内的居住条件有限,无法容纳城外的所有灾民。”

    “我需要先保证好城内百姓的安全才可以。”

    “而且大批量的灾民进入阳城,短时间会让阳城内的治理瞬间变乱,这会给阳城带来灾难。”

    苏青黛的大拇指和食指磨蹭着下巴,总结出一个问题:“你虽然打仗很厉害,但是在治理方面还是有些不足的。”

    “虽然我也没治理过人,但是我有理论,这些理论是我们国家已经成功了的。”

    “我来帮你一把吧。”

    苏青黛给千榆说了一声自己最近无法去公司后,就来帮辛文尧,治理城门口的灾民。

    第一步,先是安抚城门的灾民,防止他们因一些极端人士的一些带有引导性的话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主要给这些百姓说,阳城不会放弃大家,会安顿好大家。

    苏青黛站在辛文尧的身边,让他手下的文官安抚好情绪有变化的灾民。

    灾民看着突然大批量出现的当官的,还来关心他们,问候他们。

    “这是怎么回事儿?”

    以前都只是到点开饭,从没有人来问他们的。

    “难不成是想赶我们走?”

    隔壁一个正在安抚灾民的官员听到后立刻否认:“才不是,我们将军看城门口的灾民越来越多,也不能一直这样,是想要解决大家的问题,不是要把你们赶走。”

    不赶走他们就好,走了他们就活不了了。

    一路过来边境阳城,来时的路他们都已经不敢回想,一路的死尸,饥饿,现在虽然也吃不饱,但是能活着就是幸运了。

    他们更不想回去,走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老天爷就算是下雨了又能怎么样,粮食早就吃没了,他们回去了更没得粮食吃。

    安抚好情绪后,开始收集资料。

    门口坐着二十来个读书人,他们都排成一排坐着,读书人的书桌前面是灾民,正在说着自己的籍贯,名字,年龄,家里几口人,以及干旱前是做什么的。

    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城外的灾民有成百上千的数量,每个灾民都需要登记。

    在中间的这个时间,苏青黛也没有浪费。

    “我看城外不是还有大片的田地,你将这些灾民利用起来,开开荒啊。”

    “这些会种地的百姓你就分发点工具让他们开始劳作,再让将士们帮忙建造简易的屋子以供灾民居住。”

    “如果有一家人逃过来的就让人一家人住一起,如果是独身一人的,那就几个男的住一间,几个女的住一间,先让他们有容身之处,不必非得造出一间好房子来。”

    苏青黛的这些主意只是先简单将这些灾民安置。

    “这样讲灾民安置后,你就有人帮你种地了,收到的粮食可以拿出五成给这些百姓,以后他们是自愿留在阳城也好,或者是想回到原来的户籍,都能以这些粮食作为退路。”

    “等这些人也有了粮食,他们也不用官府发救济粮了。”

    辛文尧:“你这些法子真好!”

    他一直头疼的事情就这么让苏青黛给解决了。

    苏青黛不敢居功,她虽然是出了主意,但是事儿可不是她在做。

    “这些主意都是我们那边前人的智慧,换我自己来,我也不一定比你做的好。”

    “这些人你也要找人进行管理,处理灾民之间的矛盾,不要让他们自己人管理,容易在处事之时产生偏颇。”

    辛文尧就安排官府的人每日在城外驻扎,暂时接管这里的琐事。

    辛伯屿在家也无事,城门都让旗下的将领守着,自己带着将士来城外给灾民修建房屋。

    房屋很简单,没有打多牢固的地基,阳城的夏天并不会刮多大的风,只要能遮得住雨水和太阳就行。

    地基用四根粗一点的木棍代替,呈四方形在四个角落打桩,打进去地里足有半米深,随后用柱子来建造墙体和屋顶。

    因为要快速入住,所以没有全部选用木头,竹子轻便,好砍,还长得长,一根柱子就能分作两段用,节省时间。

    灾民这简易的房子建的是如火如荼,灾民本身也没有闲着,已经登记好的人就开始去分配的荒地开荒。

    这些荒地经过一年时间的干旱,地面早就干燥的很。

    老天爷之前已经下过好几次的雨,虽然都不长,但是水量也算是挺足的,可还是没有将这些地面完全沁润。

    地还是太干了些。

    一锄头下去,光看上层的土好像有些润,挖深一点就现出原型了。

    辛文尧身边的农官看到这荒地都是这样的,心里对今年的收成都不敢指望。

    “将军,今年的收成怕是不行啊。”

    种子种下去,没有足够的水汽滋养,怎么能长大。

    如今水田都没有多少水,地下河的水也仅够大家吃,哪里有多余的水再拿来浇地。

    按照以往的天气来看,后面的雨量都不会太大,这个时间段老天爷的雨水都不丰。

    地里的粮食产量,最后只会减少。

    辛文尧自己手上也有一把锄头,每走一步都深深的挖一次泥土来看看,每锄头下去都能挖出深处干燥的泥土,看到后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苏青黛看着这个地面,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表情。

    “文尧,你过来一下。”

    辛文尧:“怎么了?”

    她将辛文尧拉到旁边:“你不用担心这个地的情况会让粮食产量变少。”

    “那土豆,它耐旱,水少了也不担心它减产,我们那儿甚至有长在沙地的土豆。”

    “真是太好了!”辛文尧惊喜道,这土豆能耐旱的话,粮食产量就不会减少了!

    苏青黛:“等回去了我给你上网搜索,给你看在沙地的土豆图片。”

    “不过土豆虽然比一般的植物耐旱,但是也不是不缺水的,种下去后还是要注意它的生长情况,万一真干到了,你也要安排人浇水。”

    “好,我这就让他们将土地翻整出来,马上将土豆种下去。”

    辛文尧在马上让灾民动起来。

    “我就不留在这里了,你那个农官交给我,跟我去一趟军营,我告诉他怎么种土豆。”

    土豆的种植方式这里的人还不理解,她还要好好的给这里的农官说一下。

    辛文尧现在没办法自己带苏青黛去军营,就让手下人保护苏青黛。

    “李跃,你跟在苏姑娘身边保护她。”

    李跃驾着马车带着苏青黛和农官回到军营中存放土豆的地方。

    农官不认识苏青黛,只听说苏青黛的辛家主母辛夫人的远房侄女。

    “苏姑娘,这土豆如何种植?”

    农官也是吃过这个土豆的。

    软绵,水煮煎炸炒都可,是个好粮食。

    只是他对于这个土豆的种植方式就不知道了,他们以前可都没有吃过土豆。

    “您老人家仔细听,我这就给您说怎么种植。”

    土豆这个粮食,苏青黛早熟的不能再熟悉了。

    从小吃到大,她在小的时候就知道土豆怎么种,这次为了能好好教阳城种植土豆,她还特意去网上找了学习资料。

    “您先看一下这个土豆上的这些发芽的点,土豆一旦发芽,就代表这个土豆不能吃了,只能用来做种子,发芽的土豆吃了会死人,您一定要记住。”

    听到这土豆还会吃死人,农官不由得严肃起来:“老朽明白了。”

    苏青黛:“也不用太紧张,只要记住不吃发芽的土豆就行。”

    她从箱子中拿出两颗一大一小的土豆。

    “接下来您看我手上拿的这两颗不同大小的土豆,这个大的土豆的芽比较多,我们可以用刀将每个发出来的芽切出来。”

    “小的土豆只有一个芽点的这种,就可以不用切开,直接种植。”

    “切开的土豆要注意,伤口沾上草木灰用作消毒杀菌,这样种地里后土豆才不容易腐烂,更好的存活才能生长。”

    农官拿笔记录下苏青黛说的话:“好好,老朽都记上了。”

    看农官严阵以待的模样,苏青黛也担心对方太紧张:“您之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能问我,或者直接来辛府找我。”

    “土豆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些,种植到地里后,就和你们种植其他的粮食是一个步骤了。”

    农官还是不太放心:“苏姑娘,种土豆的时候您可否来现场指导?”

    苏青黛没有拒绝:“我只要有时间都会来的。”

    苏青黛也不想他们出问题,到时候烦的还是辛文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