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将军的命令下达,整个细胞文明立刻运转起来。
数据中心开始涌入大量的新面孔,鉴于细胞的特殊性,这些新面孔刚刚诞生便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熟练的进行所有工作。一部分数据细胞被分流到纳米智控中心,这里也设立了一台细胞智能计算机,是数据中心的子型号,功能更倾向于多线程运算。
科研中心的细胞们纷纷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工作中,深入研究如何提高致密骨细胞的转化率。他们不断尝试各种实验方案,希望能够找到突破点。
就在细胞们加大马力使劲干的时候,同样在使劲的苏文突然发觉有些饿,他也没有多想,只当是自己太过操劳。于是跟宋诗婉说了一下,可对方却死活不愿与他分开,只能无奈抱着她到厨房做饭。
他们看不见的是,此时空气中布满了纳米机器人,这些纳米机器人顺着肉眼无法察觉的缝隙向外界逸散而去。最先察觉这种变化的,是26楼的退休教师赵玉琴。
灾变第一天,气温突变,赵玉琴和她同为退休教师的老伴身体都有点小恙,但还是按照新闻里说的,两人分别待在主卧和书房。像他们这种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什么风浪没见过,对国家那可是绝对信任。
两人分开后,在卧室的赵玉琴就睡着了。等她一觉醒来,突然想起还没提醒老伴吃药呢。她走出卧室,却听到一声低低的嘶吼,声音正是从老伴在的书房传来的。
她有点害怕,没敢直接去开老伴的房门,而是从书房和阳台之间的窗户往里看,结果只看到了老伴的背影。她冲着那背影喊了一嗓子:“老夏,你听到啥动静没?”
没想到那背影慢悠悠地转了过来,里面居然是一只穿着老伴衣服、顶着壁虎脑袋的奇怪生物,那双鸡蛋大小的竖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
赵玉琴被吓得一哆嗦,赶紧跑回卧室,拨打执法队的电话,可每次打过去都是占线。
她戴上老花镜,开始在网上求助,毕竟她可是个一直走在时代前沿的教师。这一通浏览,她惊讶地发现全网都是关于这些怪物的消息,好多网站服务器都崩溃了。不过她也搞清楚了那怪物的身份,原来就是老夏变异的。
“老夏,你这到底是咋了呀?”
知道了这点,她一下子就不那么害怕了。
傍晚休息前,她还和孙女在网上聊了一会儿,让孙女在家乖乖待着,别担心她。
灾变发生后的第二天,外面就变得白茫茫一片。
没网、没电、没气、没通讯,屋里也开始凉飕飕的。
她担心怪物会饿着,就给怪物喂了点冻肉。她无聊的时候就会靠在阳台上,跟书房里的老夏唠唠嗑解解闷。她一直抱有期望,盼着能把老夏给治好。
到了灾变的第三天,也就是今天,吃了不少冻肉的老夏好像变机灵了一些,竟然开始尝试拍打窗户了。
没拍打几下,玻璃便‘啪’得一声碎掉了。
赵玉琴这才发现,比起冷冰冰的冻肉,老夏好像更想吃掉热乎乎的自己!
吃过肉的老夏看起来确实不一样了,比起人类,他更像是一只壁虎,肚皮贴着地到处溜达,还时不时吐出尖尖的红色舌头。
他从打碎的窗户里爬了出来,赵玉琴赶紧把客厅和阳台之间的隔断给关上。没想到这次老夏用舌头一顶,就把门缝给撑开了,这可把赵玉琴看傻眼了。
“老东西,你这舌头可比年轻的时候灵活多了!”
她慌慌张张地逃进卧室,把门反锁上,可这次老夏突破得更快。那扇旧木门直接就被红色舌头撞出了一个洞,被那舌头一勾就甩到一边去了。
赵玉琴绝望地靠在墙角,心里有点后悔了……
就在这时候,她看到有个像影子一样的东西盖在了老夏身上。
老夏才往前走了两步,身上就开始冒出黑斑,整个身体以超快的速度腐烂,灰尘掉落后就变成了一副骨架。那骨架还保持着抬起一只脚的姿势,就这么在离赵玉琴不到两米的地方杵着。
同样的场景,在不同的楼层、不同单元、甚至不同小区里都在不断地上演着。
纳米机器人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从百亿到万亿,再到一兆,最终达到了分布在方圆五公里内的最佳数量。
此时,细胞指挥大厅里正在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汇报。
科研细胞严肃地报告道:“远端指骨·左内部的五千立方空间已经成功开发完毕,耗费了4871枚晶核,这个空间足以容纳下我们现有的所有纳米生物机器人。同时,我们也在努力为先生开辟专属私人空间——远端指骨·右。”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增殖了一千个超级储能细胞,并将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身体各个重要器官中,作为备用能源使用。”
智控数据细胞紧接着汇报说:“将军,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豹级丧尸似乎能够提前感知到危险。当纳米机器人自我复制到一定数量时,探测范围内的三只豹级丧尸就提前逃离了现场!”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方圆五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鼠级丧尸都已经被清除干净!”
听到这些消息,将军满意地点点头,下令道:“很好,现在可以开始回收纳米机器人了。确保一切行动安全、高效。”
随着命令下达,纳米机器人开始有条不紊地返回,仿佛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演奏。
丧尸的死亡,犹如黑暗中的一缕曙光,让附近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不少人穿上厚厚的衣服,宛如身披铠甲的勇士,勇敢地走出家门。陌生人互相之间遇见,还能互相点头相视一笑,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而灿烂。
如果说前两天这里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气,那现在这潭死水便开始有了波澜,泛起层层涟漪。
临近傍晚,从十七楼阳台落地窗往外看,下面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发着微光的小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宋诗婉扶着护栏,惊喜得如同发现了宝藏,扭头看向身后的苏文。“苏文,你看,好像恢复正常了!”
已经从将军那里得知原委的苏文,却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波澜不惊,动作不停,目光也沿着宋诗婉微红的侧脸向窗外看去。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