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男寝关灯后,夜谈直播万界 > 第28章 朱元璋已经七年没有大规模屠屠官员啦!

第28章 朱元璋已经七年没有大规模屠屠官员啦!

    秦朝之后的皇帝看见始皇帝说出了这番话后,脸皮都有些抽搐了。

    无他。

    杀功臣这件事,许多皇帝都做过。

    就连明朝的朱元璋也在脸皮抽抽,毕竟他也没想到,自己未来想要做的事情,后世的学生竟然会将他们堂而皇之的搬出来取乐!

    不对!

    自己是花了钱的!

    这么一想,朱元璋觉得更亏了。

    朱元璋搓了搓自己的脸,觉得自己的脸都快丢光了。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早安定百官的心态,毕竟未来的他杀功臣杀的太厉害了,再不安抚一下他们的心情,恐怕的大明朝就要不安稳了。

    马皇后是个明事理的,看见了朱元璋的囧态,知道了他想干什么。

    所以责备的看了他一眼,之后拿起一两银子,向天幕上发了一道弹幕。

    “洪武朝的官员们,本宫是马皇后,对于未来洪武朝会发生的事,本宫深感遗憾,只能责怪未来的我没能安抚住陛下的杀心,不过尔等放心,既然我等已经知晓未来之事,应该齐心协力,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不过若是未来这种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的话,你们觉得有冤的,尽可以找我来申冤。

    如果真的有冤情,我会尽量恳求陛下,饶你们一条生路的。”

    马皇后的话语一出,洪武朝的弹幕突然癫狂了起来。

    “皇后陛下,你一定要活着啊!一定要万寿无疆啊!”

    “皇后陛下,没有你我们怎么活啊,你一定要保重身体,有什么想吃的,爱吃的,尽可以在天幕上发出来,我亲自带人去抢回来!”

    “皇后仁慈,我们在长白山这里发现了很多跟手臂一样粗的人参,我们现在就派人给您送回来!您一定要养好身子啊!”

    “皇后,陛下,臣刘伯温,对大明永远忠诚!还请陛下不要驱逐我,老臣可以带大明再上一个层次!(刘伯温)”

    “……”

    天幕上,洪武朝的官员一个个都急不可耐的表起了忠心,生怕因为自己表忠心晚了,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朱元璋也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于是出来平定了这次舆论。

    “各位爱卿们,后世之人所说的朕,是没有得到天幕垂青的朕!

    现在有仙家赐予洪武此天幕法宝,未来的局势都会一一改观。

    还请诸位与我等齐心协力,干出一番,比颠复大元还要伟大的事业!(朱元璋)”

    “好!(鼓掌!)”

    “(鼓掌!)”

    “(鼓掌!)”

    “愿为大明献上忠诚!(鼓掌!)”

    “忠诚!!!”

    “……”

    天幕上百官无一不奉承着朱元璋。

    不奉城不行啊。

    朱元璋对百姓太好了。

    导致他们就算不想和大明一起干了,想要谋反,他们都召集不到愿意跟从他们的百姓。

    那不奉承还能怎么办?

    ……

    404宿舍内。

    科普完马皇后的重要性之后。

    胖子继续往下说了下去。

    “马皇后死后,最伤心的不是朱元璋,而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因为他们都知道,马皇后一死,曾经那个可以给他们透露朱元璋要杀哪个官员的贤良母后,就再也不会存在了。

    往后在他朱元璋的官场上,必须得事事小心,成天揣摩着他朱元璋的心意。

    以免一不小心,就落得一个全族几千几万人生死族灭的下场。

    而这种氛围下的官场,定然是恐怖异常,压力巨大的。

    为了排解这些压力,他们肯定得寻找一些能让他们心里安定下来的东西。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之一,他寻找的精神支柱,就是当时的太子朱标!

    朱标,被我们这些后世的史学家们称为史上最稳当的太子!

    他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并且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在洪武元年正月,建国之初,朱元璋就让朱标当上了太子。

    朱标此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

    弟弟曾多次有过错,都是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所以他的弟弟们都服他,也不用担心日后他继承皇位的时候会有藩王造反。

    至于学问上。

    洪武元年,成了太子的朱标开始继续进学。

    学的内容除了儒家经典之外,还有朱元璋特意请来的一批道德高雅之士所为他传授的“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他觉得:朱标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

    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要不得。

    所以要用实学教导,用不着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

    以上种种,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他的期待。

    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看着已经22岁的朱标,觉得他已经到了能办事的时候,于是让他每天和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的报告,学习怎么办公。

    而且还教导他一定要“仁”,仁爱;

    一定要“明”,明事理;

    一定要“勤”,勤奋的工作,就像他一样三更睡,五更起;

    一定要学会“断”,该下决断的时候就下决断,不要被书本上的教条主义给束缚住。

    你们想想,这样子教出来的一位太子,怎么可能会被其他皇储夺了位置?

    当然了,这些也只能体现朱元璋对朱标教育的重视。

    真要看朱元璋对他的喜爱的话,还得从野史来看。

    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对大臣的一次清洗中。

    太子朱标为那些大臣求情。

    朱元璋很愤怒,因为他的儿子不理解他。

    于是在第2天,他拿了一根带刺的荆条扔在了朱标的面前,让朱标拿起来。

    朱标面露难色。

    于是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跟他说道:“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更好?

    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

    可是朱标却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暗暗的跟朱元璋说,你这个皇帝在上面乱杀,那么底下的百官、百姓就会学您,也会成为这么一个不讲法礼,乱杀无辜的人!

    朱元璋那叫一个暴怒啊!

    拔出宝剑就向朱标扔去!

    这儒家有一句话叫做“小杖受,大杖走。”

    于是朱标拔腿就跑!

    朱元璋就追!

    在这一追一逃的过程中,朱标“一不小心”将那幅马皇后背朱元璋逃跑的画像抖落开来。

    朱元璋看到这幅画后,呆立良久,怒气消散了。”

    胖子说完,拿起水杯再喝了一口水。

    “当然,上面这一则小故事是别人编撰的,不过这也正好说明了,朱标太子之位的稳当。

    既然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给朱标扫平障碍。

    那我不当荆条上能够刺伤太子的刺不就行了吗?

    抱着这种想法,蓝玉就死死地抱住了朱标这根大腿。

    提前向朱标效了忠,让他有了与其他朝臣不一样的底气。

    所以他行事乖张,目无王法。

    在洪武21年,他带兵返回喜峰关的时候,不与守城士兵说明情况,直接率领大军破坏城门,闯了进去。

    在外领兵期间,他就敢公然殴打御史。

    甚至还以暴力的手段强行抢夺了百姓的良田。

    洪武23年到25年,朱元璋在朝堂上骂他的时候,他甚至敢还嘴!

    一般来说,像这么飘的人,朱元璋早就把他全家屠屠了,可是一想到他是太子的心腹,日后太子上位了,还需要蓝玉这把刀稳定政局,所以他就将蓝玉留了下来。

    但是蓝玉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觉得,自从郭恒案以来,朱元璋已经七年没有大规模屠屠官员了,那自己就已经安全了!

    所以他做的更加过分了,私底下邀请文官武将到自己的府上喝酒,在自己的衣服上绣上金龙,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出兵攻打罕东的西番之地,霸占元妃……

    这些历史有真有假,有的甚至是朱元璋为了清理其他的官员而故意捏造他们与蓝玉共谋。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蓝玉很狂!

    可惜的是,洪武25年,太子朱标,因为常常和朱元璋作对,精神压力过大,薨了!

    过早的绑定太子党的坏处就来了,史上最稳的太子一薨,那么蓝玉,就成了大明朝下一位接棒人,最不愿意面对的那根毒刺!

    秉承着是刺就要拔掉的想法,朱元璋对蓝玉下手了。

    蓝玉案,这件案子,作为主谋的蓝玉,被剥皮实草,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哦,对了,蓝玉的皮在276年后,被李自成攻打进蜀王府时,一把火烧了!”

    ……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朱元璋的脸上。

    众人寻声望去,发现扇巴掌的人,竟然是愤怒的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