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见建文帝在第2年还能给李景隆补充足60万兵力之后。
明代之前所有皇帝、将领集体齐声尖叫。
“额滴妈呀!原来距离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才过了不到一年吗?
也就是说,大明朝能在朱老弟你的四子朱棣宣布造反后,就能立刻调来一支13万的大军?
然后在这支军队被打败后没过几个月,又能调拨出一支50万的军队?
在这支军队被打散后,不到半年,又聚集起来60万兵力?
你大明朝这么富裕的吗?!
有这实力,你们大明朝不得打到天尽头去啊?(嬴政)”
“洪武之治!一定是因为洪武之治!这等恐怖的军事实力,非盛世不能拥有!
诸位,下一回天幕打赏,大伙可否将机会让给朕?
朕要询问一下,这洪武之治的技术细节在哪里!(刘彻)”
“一想到这帮骄兵悍将有一方会输,吾就心痛啊!
这些又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亲人?
为了朱家之人争抢皇位,这样做真的值吗?(刘备)”
“如此恐怖的动员能力,对外开拓不行吗?浪费在对内的战争中,朕真的很心痛啊!(李世民)”
“若是我有如此庞大的兵力,不说迎回二圣,就算是那辽金二国,我也能带领他们打下来呀(摔杯)!!!(岳飞)”
“这几十万士兵看起来都是精兵啊!你们抢夺皇位亲自下场互砍不就行了吗?何必要拖上国本呢?(忽必烈)”
“哼!若不是奉天靖难给大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瓦刺也不可能重新崛起。
要我说,那明成祖朱棣不如乖乖接受削藩,让建文帝执掌大明算了!(乾隆)”
“?”
“乾隆你被放出来了?(朱元璋)”
乾隆朝。
“是啊,放出来了,怎么了?(乾隆)”
乾隆将弹幕打完,气咻咻的喝了一口茶水。
因为自从刚才有人从天幕上挑唆他清朝的百姓造反,他就接到粘竿处的密报。
说是有人在京城,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秘密集结,准备以反清复明的口号,冲进他的皇宫里闹事。
虽然他在紫禁城里有10万禁卫军,但是也敌不过这满城数百万的百姓啊!
所以这种反清复明的苗头不能有,有就得给他掐断!
而刚才他派去清理的人回来之后,竟然对他禀告说:“那些秘密结社的人临死之前,居然还在复颂洪武朝代百姓的好日子!
并且打算感化那些围观的群众,让群众们一起重新建立一个洪武皇朝!”
对于这种由于天幕所带来的影响,乾隆看得很明白。
天幕所带来的影响就得从天幕处着手解决。
而解决的方法是:抢夺话语权。
必须将他明朝贬得一无是处,让百姓们重新相信他清朝做得更好!
他的清朝。
不允许发生改变!
而夺回话语权的第一步,就是污蔑这些明朝皇帝得位不正!
至于洪武朝代,他清朝这些官员还想要享受清朝的福利的话,那就必须竭尽全力的抹黑它。
所以自己只需要对朱棣开刀就好了。
他正这样想着,却发现已经得到了朱元璋认可的明成祖:朱棣开始对他喊话了。
“乾隆小子你别得意,等后世之人将你满清所属的部落说出来之后,我要将你们犁庭扫穴,然后用汉人填充满你们的发家地!(明成祖:朱棣)”
乾隆呵呵一笑,看着自己身后的1万两白银,丝毫不怵的回应了起来。
“哟哟哟,这不是燕王朱棣吗?怎么连你侄子的位置都要抢啊?(乾隆)”
“得不到就哭,哭了还没有得到就闹,闹完了还不行就抢,你都多大个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一样?(乾隆)”
“你们就不能学学我清朝?(乾隆)”
“学学我爹的九子夺嫡?(乾隆)”
“那可是将皇位的争执局限于皇宫内部的高端政斗!那可是你们汉人这帮野蛮人一辈子都学不来的!(乾隆)”
“你看看,你看看,就是因为我们将政治斗争局限在了皇宫内部,所以才导致了我们清朝诞生出了康雍乾三代持续100多年的盛世!
而你们呢?就为了夺一个位置,硬生生将盛世打断,害得百姓多遭了十几年的苦头。(乾隆)”
乾隆的嘴巴真是厉害,在充足的银子支援下,突突突地说个没完,整片天幕都被他的弹幕占了去。
朱棣和朱元璋把这些弹幕一条接一条的举报了,可惜的是,被罚过一次的乾隆很谨慎,在弹幕上所说的都是后世之人泄露过的历史,所以他们的举报一个都没有成功。
可是突然,朱棣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法子。
于是开始在天幕上重复刷到。
“既然你清朝那么厉害,那科技已经很发达吧,我们奉天靖难的时候就已经有火铳,大炮,和石炸砲了,你们应该有更厉害的东西吧?有种拿出来秀一秀!(明成祖:朱棣)”
而朱棣发完这条弹幕,天幕上的瘦子居然很配合的讲到了,李景隆部队用地雷袭击朱棣的场面。
而清朝,无论是百姓们,还是士兵们,亦或是那些皇宫贵族们,都沉默了下来。
因为他们现在用的火器,其实跟几百年前奉天靖难的时候所用的火器差不多。
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朱棣很敏锐的抓到了他们的沉默,于是口风一变,开始贴脸嘲讽。
“大清的百姓们,西方都开始工业革命了,你们干嘛还不反了大清?
难道真的要等100多年后,你们的子孙后代被西方蛮夷屠杀了,你们再追悔莫及?(明成祖:朱棣)”
“要我说,既然咱们能从后世之人那里得到消息,那为什么我们不提前出动,把不把百姓当人的清朝推翻。
将后世之人所提到的西方世界,全部占领下来?!(明成祖:朱棣)”
“我朱棣也是这么想的,我将这皇位坐稳后,我要派人下西洋,跑去探一探他们的位置到底在哪儿,然后我就一路打过去!(明成祖:朱棣)”
“而后学一学他们的殖民技术,也造一个什么日不落的大明!(明成祖:朱棣)”
“我这份气概,他大清朝的的蛮子学不来!(明成祖:朱棣)”
“要是学不来,还不如将位置还给汉人!(明成祖: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