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 第124章 亲自去请人

第124章 亲自去请人

    交了电话费的刘安平,叹了一口气离开了。

    对于黄建国再次打电话过来,让他去学校一趟这事,刘安平并不知道具体是因为什么。

    但就当下而言,刘安平只能猜想黄建国打电话给他,有可能还是关于上次自己填报志愿这件事情。

    对于填报志愿这件事情,刘安平真心不知道如何解释,索性,也就不想去学校了。

    再者,当前是真的忙。

    虽说,刘安平干不了什么重体力活,但割割水稻还是没有问题的。

    自家虽忙完了,但去二爷家帮忙,可不能偷奸耍滑。

    骑着自行车从大队回到山水村后,刘安平继续帮忙去了。

    可他是真不知道,在他从大队离开后,黄建国又打了一次电话。

    但大队那边却说刘安平人已经走了,且以忙碌的理由,拒绝再去叫刘安平回来接电话。

    黄建国坐在郑爱国的办公室里,拿着响着嘟嘟嘟的电话筒,有些哭笑不得。

    ‘我刚才为什么不说他考了666分这事呢,要是我事先说了,他说不定就不会把电话挂的这么急了。’

    ‘如果我再说他以666分的高考分夺得今年省理科状元的话,或许,他今天就会来学校了。’

    ‘唉!现在怎么办。后天市文教局的领导还有县文教局的领都会来学校,他要是不来,那可就没有了主角了。’

    ‘不行,我得亲自去一趟山水村,不管他有多忙,都得把他带到学校来。’

    黄建国非常清楚,文教局的领导来学校,肯定会有奖励的。

    而他也知道刘安平家比较穷,如果能得到这些奖励,至少以后去了大学,生活费肯定是完全足够的。

    “通知到了吗?”黄建国从办公室走出来时,正好撞见郑爱国。

    黄建国摇了摇头,“电话没打通。”

    他没说实话。

    但他确实也没有通知到刘安平,而刘安平也确切的说了他没空来学校。

    “什么!”郑爱国诧异了。

    黄建国见状,赶紧说道:“领导,要不我明天亲自去一趟刘安平家,把他带到学校来。”

    郑爱国眉头一皱,眼珠子转了转。

    “这样也好,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黄建国一听郑爱国这番话,有些傻眼。

    他还真没想过,郑爱国这个一中的校长,会放下身段,去请一个学生。

    但他瞧着郑爱国那坚定的神情后,倒是没有阻拦,而是随口应道:“只要领导你不忙,那我给领导你带路。”

    没一会儿。

    郑爱国他们又回到了大会议室。

    此时,整个大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学校的其他领导和教师。

    这些人,是临时被通知过来的。

    不过,在他们到了学校后,听了其他班主任说的事情后,这些学校领导和教师们,那是激动不已。

    而其中,最为激动的,莫过于刘安平的那些任课老师们了。

    “郑校长,五班的刘安平真的考出666分的高分吗?”当郑爱国到了大会议室后,一名副校长立马就想要确认这件事情的真假。

    郑爱国冲着他点了点头,“没错,五班的刘安平同学在此次的高考中,确实考出了我校有史以来,甚至我县有史以来的最高分。”

    “哈哈,这下,我们一中怕是要出名了。”

    “今年秋季开学,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会报考我们学校。如此这般,那明年我们学校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考出去了。”

    “得赶紧弄横幅挂出去,必须得让全县的人都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考出了666分的高分,而且还是省理科状元。”

    “对对对,横幅要挂满整个县城,让二中那边的人好好看看,我们一中不比他们二中差。”

    一众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已经开始在谋划秋季招生的事情了。

    郑爱国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事确实得好好操作一番。在座的各位,接下来这几天,怕是得忙起来了。另外,招收生员的事,我们也得抓紧了。”

    郑爱国说完。

    又看向学校的其他领导。

    “关于刘安平同学在此次高考中考出如此高分这事,我觉得我们学校不能太小气了。所以,我建议奖励刘安平同学五百块钱,你们觉得呢?”

    轰~~

    整个大会议室直接炸锅了。

    五百块钱

    奖励一个在高考中夺得省理科状元五百块钱。

    这绝对是一中有史以来最高最大的奖励了。

    以往,一中奖励那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的学生,最多也才一百块钱。

    而这一次,却是直接要奖励五百块。

    五百块,那可是一个普通教师一年的工资啊。

    大会议室里议论声声。

    一名副校长轻轻的咳了一声后,议论声顿时戛然而止。

    那名副校长扫了一圈后,看向郑爱国说道:“郑校长,你的这个提议,我非常赞同。刘安平同学在此次的高考中为我们一中争得了名声,让我们一中的名声能够传遍全省,奖励刘安平同学五百块钱,也算是我们学校对他以后上大学的一种支持。”

    “我也同意。”

    “我没有意见。”

    片刻间。

    在场所有的学校领导都没了意见,而其他的教师们更是没有意见了。

    会议结束后。

    一中开始忙了起来。

    制作横幅的制作横幅。

    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

    总之,今天的一中,很热闹。

    第二天清晨。

    郑爱国特意借了一辆二一二,带着黄建国,还有两名学校的领导,离开了一中,往着北怀公社而去。

    “安平,安平,快,你们学校来人了,你赶紧去村部。”

    上午九点半,刘安平正在二爷家的水田里忙着插秧时,一名村干部急跑过来,站在田埂上冲着刘安平大喊。

    刘安平的大堂叔闻话,催促道:“安平,你们学校来人了,你赶紧去看看,可别耽误了你的事情。”

    刘安平直起腰,摸了摸快要好了的肋骨。

    “堂叔,那我先去看看怎么回事。”

    说完,刘安平把手里的秧苗栽完,洗了洗手,爬上了田埂。

    刘安平一走。

    刘安平的两个堂叔和堂婶就议论了起来,“安平不是已经高中毕业了吗?学校这个时候来人,难道出了什么事情?”

    “我记得安平今年好像参加了高考,而这个时候学校来人,不会是安平考上大学了吧?”刘安平的二堂婶龙小妹突然说道。

    龙小妹是读过一些书的,而且嫁到刘茂武家后,也时不时的会去大队那边借一些过时的报纸看看。

    所以,她的敏锐程度,要比别人强不少。

    当龙小妹的话一出,刘安平的两个堂叔,还有大堂嫂全部愣住了。

    整片水田,突然陷入一片静寂。

    过了好一会儿,刘安平的大堂叔刘池突然说道:“都先歇一歇,一起去村委看看情况。要是安平真的考上大学了,那这可是我们老刘家天大的大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