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平安鞋业和平安服饰歇业。
刘安平开着车,带着自己母亲她们三人,回到了山水村。
今天已经二十七了。
离过年也只有三天的时间。
回到山水村的刘安平他们,把车上的年货全部往着新房搬去。
至于老房,在县城的时候,刘安平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要腾出来,把房子还给亲戚家。
虽说,借住在亲戚家已经好多年。
突然搬离,心里还是有些不舍的。
但房子毕竟是亲戚家的,刘安平一家也不可能一直住下去。
况且,刘安平家也都建了新房。
收拾好一切后,刘安平去了大队一趟,打了几通电话。
晚上。
因为刘安平家搬进新房,自然是要过火的。
所以,唐凤英母女三人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做了两桌丰盛的饭菜,准备请二爷一家,以及关系比较好的邻里前来吃过火饭。
天黑前。
刘安平去了古家。
“二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当刘安平刚进古家,就见到古婷正准备烧火做饭。
古婷见刘安平突然上门,高兴的看向刘安平,“安平,你怎么来了。我昨天才回到的家。”
“那你别做饭了,一会儿到我家吃过火饭。”
刘安平笑着说道。
大半年没见古婷。
再见之下,刘安平发现古婷好像变得更漂亮了一些。
甚至,都已经有点城里人的样子了。
古婷疑惑,“你家不是早就建好了房子吗?怎么现在才吃过火饭?”
“之前一直没空,再加上我家在县城开店,所以这顿过火饭一直没请。正好过几天就要过年了,趁大家都在,所以商量了一下,今晚请大家吃顿过火饭。”
刘安平解释道。
其实,新房过火饭本该把亲戚都请一遍的。
但临近过年,刘安平跟自己母亲商量了一下,决定一切从简。
而且,刘安平今天已经打电话通知外婆她们明天过来一趟,所以明天接着再吃,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古婷没再多问,高兴的叫上她母亲和弟弟,去了刘安平家。
一顿过火饭,吃得大家满意而归。
平日里,农村人少有见到荤腥。
而刘安平家的这顿过火饭,大部分都是以肉菜为主。
古婷的弟弟,更是吃的肚子都快撑破,这才罢停了嘴。
而刘安平的那几个堂弟妹们,同样也是如此。
刘安平怀疑,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肚子装不下了,他们说不定能把桌上的菜都给吃下去。
过火饭结束后。
唐凤英把二爷一家以及那些关系较好的邻居送出门。
古婷一家三口倒是留了下来。
倒不是古婷一家三口不愿离开,而是古母好像有事情要跟刘安平说,所以这才留了下来。
“安平,昨天”当古母想要说话之时,刘安平却是打断了她的话,“婶子,有事一会儿再说。”
古母了然,赶紧止住了嘴。
没一会儿,刘安平亲自送古婷一家回家。
到了古家。
古母立马搬来了一把椅子,请了刘安平坐下。
刘安平一坐下,古母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安平,你让我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了。”
刘安平一听,心里一喜。
“婶子,情况怎么样了?具体说说。”
古婷姐弟二人好奇,站在一旁想要听一听。
不过,古母却是向着二人瞪了一眼,“都回屋去!”
古婷嘟了嘟嘴,不情愿的带着弟弟回了屋。
不过,二人心中实在好奇,好奇母亲到底有什么样的话或者事情,要跟刘安平说。
这不。
一回到屋里的二人,把门一关,立马把耳朵贴在屋门的门板上,想要听一听厅堂里母亲与刘安平的对话。
厅堂里,古母从兜里掏出一百多块钱递给刘安平。
刘安平诧异的看着古母递过来的钱。
才二百块钱而已。
婶子怎么还剩下这么多。
刘安平没有接,而是笑着说道。
“婶子,你先说事情吧。”
古母见刘安平没有接自己递过去的钱,紧紧的捏了捏道:“昨天你给了我二百块钱,我给了刘坤二十,还有他兄弟三十,以及老曾头十五,这是剩下来的钱。”
刘安平笑而不语。
他明白,古母这是向他汇报那二百块钱的去向。
“刘坤他们拿了钱之后,昨晚特意去找你爷刘茂文旁敲侧击。不过,昨晚他们并没有打听到什么消息。倒是今天上午,老曾头从你二刘夏生那里打听到了刘冬生的下落。”
刘安平一听,心中一喜,急声道:“刘冬生现在在哪里?”
“这我也不知道,老曾头没说。”古母欲言又止。
刘安平急了,“婶子,你刚才不是说老曾头已经打听到了刘冬生的下落了吗?”
“老曾头嫌钱太少,他想要一百块,我没给。”古母看着刘安平,有些不好意思。
刘安平心里苦笑了一下。
我都给你二百块了,这二百块本就是用来打听消息用的。
婶子啊婶子,你也太会替我省钱吧。
刘安平轻轻的呼了一口气,“婶子,你现在就去老曾头家一趟,只要他能说出刘冬生的下落来,你就给他一百块。”
“这好吧,那我现在就去。”
古母见刘安平一点也不心疼钱,且又见刘安平那着急的模样,赶紧起身出了门去。
随着古母一出门,古婷姐弟二人立马从屋里走了出来,向着刘安平询问起来。
刘安平笑而不语,就是不说具体情况。
直到二十分钟左右后,古母回来,古婷才没再追着刘安平问下去。
古母一回来,刘安平立马询问道:“婶子,怎么样了?”
“老曾头还真是不见钱就不开口,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古母抱怨不已。
一百块钱而已,刘安平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此刻的他,最想知道的,就是刘冬生的下落。
古母见刘安平着急的样子,赶紧说道:“老曾头说,他从刘夏生那里得知,刘冬生躲在屳里山。他听刘夏生说,刘冬生五六年前离开山水村的时候,就曾在屳里山躲了一个月。”
屳里山?
刘安平自然是知道这个地方的,因为屳里是附近最高的山。
刘冬生躲到屳里山去了?
刘冬生倒是真会躲,竟然选择躲去屳里。
估计,也是因为临近年关,他才这么选择吧。
就是不知道这个消息准不准确。
先不管准不准确,明天我必须去屳里山一趟,看看能不能除掉这个潜在的危险。
刘安平绝不允许这个潜在的危险存在,毕竟,他还要回京城上学。
为此,刘安平打定主意,明天一大早就去屳里山寻找刘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