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志,我叫方亮,他是我父亲,方德。刚才听我爸说,你是来采购皮鞋的,不知道同志你要采购多少皮鞋?”
老同志的儿子方亮一到刘安平的面前,就急切的询问采购皮鞋的事情来。
从他的话里,就能听出他有多急切。
哪有一见面,就询问采购的事情。
此时,方亮的父亲方德拉了拉儿子的衣服,向着刘安平笑道:“同志,不好意思,我儿子也是着急。要不,进里面说怎么样?”
刘安平犹豫。
不过,刘安平也只是犹豫了一下。
进入了小院,在方亮的带领之下,刘安平参观了所谓的工厂。
方亮家的工厂真就像是个家庭作坊。
人也只有五十来人,生产皮鞋的机械虽都有,但都是一些老旧的设备。
但好在方家的工厂是以流水线的形式在生产制作皮鞋。
一路看来下,刘安平也算是看出来了。
方家的这个所谓的工厂,就是一家家庭作坊,哪怕作业方式不错,但还是架不住厂地小,人工少,机器老旧。
“刘同志,我家的工厂去年才成立的,所以人也相对少一些,新机器什么的,也在筹备当中。不过请刘同志你放心,只要刘同志愿意在我家的工厂采购皮鞋,哪怕你一个月采购三万双,我也能保质保量交货的。”
参观时,方亮也询问了刘安平的名字。
就刚才,刘安平也已经从方亮的嘴中,了解到了他家工厂生产皮鞋的实际情况。
方家的工厂,一个月加班加点的生产,最多也只能生产出两万双皮鞋。
而方亮说他能每个月向刘安平提供三万双皮鞋,必然是要招人的。要不然,肯定是无法向刘安平提供这么多的皮鞋。
刘安平心里再一次的犹豫了。
禾川县一间皮鞋店,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卖出去两三千双而已。
庐陵地区一间皮鞋店,再加洪州两间。
四间皮鞋店,两万双皮鞋,确实有些不够。
刘安平早在来羊城之前,就已经估算好了几家已经在售卖,或即将要售卖皮鞋的店面大致情况。
三万双皮鞋,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值。
毕竟,连禾川县这样的小地方,一间皮鞋店一个月就能卖出去两三千双。
庐陵与洪州这样的地方,就不用说了。
犹豫片刻后。
刘安平拿起一双皮鞋,问道:“方老板,你家的皮鞋能否一直保持这样的质量?你也知道,要是质量不行,即便你一个月能生产十万双,那也是白搭。”
“刘同志你放心,我家的皮鞋质量,那绝对是有保证的。我方亮自打要开一家皮鞋厂的时候,就已经下决心,要做大做强。我想要做大做强,质量要是不过关,肯定得关门。刘同志你说是不是。”
方亮拍着胸膛保证道。
刘安平见方亮眼里满是信心。
他好似在告诉刘安平,他方亮在不久的将来,定将他方家的工厂做大做强,一定能在羊城扬名。
刘安平转头环视起了方家的这家所谓的工厂。
一圈之后。
刘安平指了指外面。
方亮父子二人赶紧从车间走了出来,来到了院子里,一脸期待的看着刘安平。
在这一刻,他们期望刘安平的订单能留在他们方家的工厂。
哪怕是一个月需要向刘安平交付三万双皮鞋。
刘安平思量了好一会儿,这才看向方家父子道:“方老板,你有没有考虑过,拉别人进来?”
方亮愣了一下。
眼神里有了一些复杂的情愫。
“刘同志,刚才你也看了,我家工厂才成立一年不到的时间。员工也不多,更是连间像样的厂房都租不起。有哪位大老板看得上呢,又有谁愿意花那么多钱,投在我家的工厂身上呢。”
方德此时也附和道:“刘同志你或许并不知道。去年我们也去找过别人,但别人一听我们的条件后,连话都不说一句,转头就走。”
“你们什么条件?”
刘安平好奇。
其实,刘安平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心里就已经有想法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问这样的话。
方德父子相互看了一眼,随即说道:“刘同志,我们的条件其实也没有那么苛刻的。就是别人投钱进来,扩大工厂规模,但股份分配,我方家必须占三成,而且还不能夺了我方家的管理权。”
刘安平一听,笑了。
就这样的条件,还不叫苛刻?
方家目前的这个所谓的工厂,其价值并不高,最多也就二十来万块钱罢了。
要是别人投一千万进来,稀释了方家的配额,肯定不可能占有三成股的,况且还不能夺了方家的管理权。
任何一位想要投资的老板,一听到这样的条件,都会直接掉头走人的。
方德父子二人见刘安平发笑,又相互看了一眼。
“刘同志,我知道这样的条件确实有些过了。这段时间,我也想明白了。想要把工厂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改变想法。要是现在谁投资我家的工厂,条件都是可以谈的。”
方亮期待的看着刘安平。
他看出来了。
刘安平是有心想要跟他合作。
刘安平一听条件可以谈,很是欣赏的看向方亮。
思量一下,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愿意投你这个人,让你放弃你方家的这个小工厂,你有什么条件?”
方亮愣住了。
他父亲方德也愣住了。
别人投资都是投产业。
可刘安平却是投人。
方家父子二人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了过来。
“刘同志,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况且,我家的这个工厂,我家已经投了二十来万进去了,要是我现在放弃这个工厂,那肯定是不行的。”
方亮心里是激动的。
但要他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成立起来的方家皮鞋产业,他不愿意。
刘安平轻轻一笑,并没有说话。
方亮继续说道:“如果刘同志你愿意投资我方家的工厂,我只要管理权,股份占比,我也可以只要百分之五就行。”
刘安平见方亮降低了条件,微微点了点头。
“既然方老板这么说了,那我决定了,我投资你。”
当刘安平这话一出。
方家父子眼睛里全是喜色。
方亮心里更是激动不已。
我就说,我一见到他,就觉得他不一般。
没想到,采购的事情没谈好,他却是要投我这个人。
谢谢老天,谢谢他刘安平。
是他让我方氏鞋业能够继续维持下去,谢谢。
方亮心里感激的话没有说出来,但却是连连向刘安平鞠躬。
去了办公室。
一个小时后,刘安平投资方氏鞋业的事情就已经敲定了。
刘安平以五百万入股,占百分之九十五的股份,把方氏鞋业的规模扩大。
至于工厂的管理权,自然是他方亮的了。
不过,方亮对于工厂的管理权,刘安平是有条件的。
当工厂出现负盈利之时,刘安平会拿走方亮的管理权,方亮自然是没有意见。
同时,在一些大事之上,刘安平这个大老板,有实际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