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断忙碌的侍者,王加卫和他讲道:“这个房子雇了4个菲佣。”
菲佣想象中就是一个低等干活的,其实不是的。
实际上菲佣精通4种语言,“菲语、英语、粤语、普通话”,而且这个国家有着外出务工的传统,佣人任劳任怨非常好用。
香港这些富豪,家里要是没有菲佣是非常丢人的事情。
也并不是所有菲佣都是岁数大的大妈,也有很多年轻漂亮的,甚至还有短期务工的,在港大学习的。
很上进,很难想象
在他们聊天的时候,门口突然热闹了起来,恒生利董事陪同杨授成,小超人联袂而至。
杨授成带个小姑娘来的,十五六岁的样子,陈子桓仔细一看,这不杨咏晴嘛!
就是杨授成的侄女,未来冠希哥的女友。
小姑娘黑色外套白格子内衫牛寨裤打扮,清冷的豪门贵族气质在见到了钟心桐和蔡卓言后荡然无存,几个姑娘就“咿咿呀呀”了起来。
看得杨授成也是皱了皱眉头。
小超人就是李家二公子,也是带了一个姑娘过来,这个姑娘长相不是很漂亮但气质很好戴个眼镜精英白领的打扮,看着就像是办公室行政人员或者律师。
这个李公子似乎有个怪癖,盘点李公子处过的历代女友,律师的占比超过70,独爱律政俏佳人
非常喜欢在律师领域深耕。
陈子恒不仅对这个李二公子没什么好感,甚至对整个李家都没什么好感。
李家很光鲜,拥有天量的财富,无数人争相学习的楷模,但似乎难看到李家能为社会带来什么进步。
李家还是典型的以地产为主的Old Money,而地产的本质就是一种低买高卖的差价形式和金融打法。
低价拿地,拿完就快速哄抬楼价,产生足够的价格差,然后通过和银行把地皮进行了抵押贷款,开始动工后,卖楼花提前就把贷款收回······
以李家为代表的地产商开启了开始了无限复制模式,遍地开花。
为了产生足够的利润,把香港的楼价哄抬到高不可攀,炒成了天价。
结果就变成了,自己赚的盆满钵满,从整个香港吸血,透支了香港的未来。
把香港炒成了天价,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
李家为首的地产商成为了大地主,不断地从底层吸血,房价早就把年轻人压的都喘不过气来,也基本就阻碍了下一代年轻人的创造能力。
这个其实还好,香港的地产商都差不多,不能单独怪罪李家。主要还是李家更没底线,做事一点格局没有,完全是商人思维。
当初祖国邀请李家来内地推动城市地产发展,作为华夏儿女,而且是华人最为闪耀的几个人之一,钱都已经赚到这个份上了,不说回报祖国总不能给祖国找麻烦添堵吧!
李家就能!
反而借政府给的最好的政策,低价圈下最好的地皮,然后一扔就是数年、十数年。
这让政府非常难办,最好的政策给了,最低的价格给了,可人家就是扔在那里,根本不动工。政府逼急了就弄个3-5个人在那干活,等过几年地价暴涨之后,直接套现走人。
政府往往开发一块地方是需要提前规划的,李家在这,以这个为中心点布局整个商业规划,这一个点掉链子,那是一整片区域都遭了。
可人家就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店大欺客。
粤省高速公路政府想免费,人家就不······
这样根本不是来推动内地城市发展,也根本指望不上,完全是借助内地寄生滋养自己,汲取足够的血后,直接抛弃宿主。
李家二公子赚钱的套路,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也更没底线。
遥遥领先他爹。
那就不得不提香港电讯盈科和香港数码港。
李公子用了一个新加坡空壳公司包装成科技企业,打着科技公司名义给香港电讯疯狂画饼,通过李家的银行关系贷款,几乎是空手套白狼,就把香港电讯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变成了电讯盈科。
一举让李公子声名大振,奠定了小超人名声。
数码港是香港政府对香港的未来转型的一次整体规划,目标是在香港建立一个世界级的数码社区,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提高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对标的是美国硅谷。通过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大量高端互联网企业,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成为亚洲的IT中心。
那可是1998年港府就做了长远规划······
本来也真的有机会成为亚洲的IT中心。
可数码港项目被李公子拿到之后,包装成科技企业,就是改头换面的商业地产项目,留给IT数码港的地方不到三分之一。
无数大的互联网公司看到这样,本来计划来的都不来了。
香港错失了最后一次转型的机会······
李公子自己大赚特赚。
李公子通过拿下数码港,使得电讯盈科的股票,一下冲到五千多亿港币的市值,然后一下就跌去了95以上,套住无数对IT港心怀梦想的香港股民。
以至于往后的无数年,港人提到科技企业就头疼,从此香港也就再没出过一家像样的科技企业。
同样也有无数的内地人在未来会想,要是当初的这个IT港能发展起来,内地的芯片发展怎么都不会像现在这么难!
在陈子桓看来,虽然二公子没有直接作恶,但间接的往往也没好到哪去。
让陈子桓感兴趣的是,李二公子后面还跟了一个人,小马哥,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斯斯文文的男人。
小马哥这次来是因为,藤讯计划要在明年要在港府上市了,提前和港圈混熟了很重要,不至于一上市就给来个黑灯吃面。
2001年6月,盈科数码以1260万美金的价格将20股份全部转让给MIH,已经结束了和小马哥的股东关系,但还是有一些私交的。这笔投资让二公子两年获利11倍,也是相当牛逼了。
正好这边有恒生的聚会,就带小马哥过来引荐引荐。
藤讯通过两年的发展,在二公子卖的1260万美金的价格将20股份卖掉基础上又翻了几倍,他也不在意。
在二公子看来,现在藤讯已经虚高了,而且这个东西愿赌服输,只是感觉卖的稍微早了点,持有到现在还是会卖的。
他本身就不看好科技企业。
一句话非常好的可以诠释,老罗的名言:“在妓女的眼中,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是不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