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督办公署。
宋哲元已经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
但守城军官送来一封信,让他陷入纠结当中。
这封信是吴恒的劝降信,信中道,请他顾全大局,保全城中军民性命,率部放下武器,奉军入城之后,会善待城中 军民。
宋哲元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派人请来两位师长佟麟阁、冯治安两人,商议对策。
“督办,吴恒既要我们投降,我等正好以此为借口,与他谈判。”。
“我们可以暂时依附于他,但他必须保证,不打乱我们的编制,不往我们内部掺沙子,我军必须保持独立性,军 饷、武器弹药、粮食物资,由他来提供。”
冯治安同意投降,但投降的条件必须是保持独立性。 毕竟这是乱世,手里有枪有人,便可割据一方。
若是他们被吴恒收编之后,打乱建制与其他部队混编,他们这些人便失去了对部队的掌控,这是绝对不行的。
“冯师长说的正合我意,我们可以暂且依附于吴恒,但他必须保证,不插手我们内部的事情,军械弹药、粮食物 资,以及军饷等,一概由他来提供。”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会帮着他去打西北军同僚,这一点,尤为重要。” “我们依附他之后,暂且休养生息,等大帅从国外回来,再从长计议。”
佟麟阁的意思是,暂且依附吴恒,留的青山在,等冯玉详从国外回来,他们可以重新回到冯玉详麾下。 宋哲元微微皱了皱眉,两位师长都同意投降,他也没什么可说的。
只是现在的情况是,吴恒占据绝对上风,他若想攻城,随时都可以破城而入,他会同意西北军依附之后,仍旧保持 独立性?
“二位既然都是这个意见,我给他回一封信,探探他的态度。”宋哲元道。
“督办,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手准备则是投降,另一手准备则是死战到底。”
“我已命人在城中修建巷战工事,奉军就算破了城,一时半会儿,也休想拿下长安城。” 佟麟阁早有准备,即便奉军是一只东北虎,他也要崩掉这只老虎的前门牙。
“行,我知道了。”
宋哲元当即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勤务兵送出城。 城外。
吴恒收到宋哲元密信之后,与参谋长王树常一起商议。
“宋哲元是冯玉详的干将,他投降道条件是,保持其部的独立自主性,目的不言而喻,等冯玉详从国外回来,他随 时会带着其部重归麾下。”
“他还要我们为其部属提供枪械弹药、粮食物资,还有军饷等等。”
“他们以为我们奉军是善事堂?拿我们的枪械弹药、军饷物资,去给冯玉详养部队?” 吴恒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宋哲元既然不识趣,就让他尝一下榴弹炮的威力。
“宋哲元的投降条件未免太过苛刻,他想保全部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乱世中,手里有兵,心里才有底气。”
“但他想保持独立性,还让我们提供军饷物资,这是把我们当成了冤大头。” 王树常没想到宋哲元如此不识相,他这么做,无疑是逼奉军一鼓作气拿下长安。
“传令,榴弹炮阵地向永乐门、安定门等开炮,注意,炮火不要延伸,只轰炸城墙工事。” “炮声停止之后,安宁门、永乐门、朱雀门的坦克装甲车出动,掩护步兵入城作战。”
“我料西北军知道城门必失,城内定有巷战工事,命令部队携带迫击炮、步兵炮、掷弹筒、手榴弹等轻型火力,遇 到西北军的巷战工事,即动用炮火摧毁。”
吴恒当机立断下令攻城,他虽同情老百姓惨遭战火荼毒,却也不会心慈手软,毕竟这是战争。 “是。”
王树常当即派传令兵,给重炮阵地打电话,命令重炮群开火,同时,命令各城门的攻击部队做好准备。 十分钟后。
炮击开始。
一颗颗大口径炮弹砸在城墙上。
但见城墙上的工事被炸毁,墙体出现坍塌。
西北军在城墙上争相恐后的逃窜,这种大口径的榴弹炮,爆炸开来的杀伤力一大片。 他们何曾见过这等威力绝伦的火炮当即丢下城墙工事,如同作鸟兽散一般往城下涌。
又十分钟后。 炮声停止。
奉军开始攻城。
长乐门、安定门、安远门、朱雀门等,均出现奉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掩护步兵发起进攻。
攻城之战十分顺利,坦克在行进途中,射出穿甲弹,直接轰倒城门,士兵们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如潮水一般 涌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