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晌。
吴恒才回过神来,道:“给督军回电,就说他的长孙顺利降生,让他准备好钱财,以后他的孙子孙女们,就由他老 人家来赡养。”
闻言。
曹副官像触雷一般愣在当地。
吴恒却不管他,他去看了孩子和柳云裳,吩咐下人好生照料。 之后。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静下心来,制定以后的发展计划。
如今,地盘有了,兵马有了,枪械也有,粗略计算,他麾下有十二万左右美械部队,十五万左右德械部队,另有奉 械部队七八万人,汉阳造大概有十几万人。
他把德械、美械部队,当作是第一梯队,即野战部队。 奉械部队,作为第二梯队,属于后备部队。
至于拿着汉阳造的各部队,作为警备部队,负责镇守西北各地。 如今,钱也有了。
第一件事,成立西北商会,发展贸易,用系统奖励的钱,从国外购买各种物资回来。
第二件事,从奉天兵工厂挖墙角,弄一批技术人员过来,他有建兵工厂的重炮生产线,枪弹生产线,包括图纸和核 心资料。
第三件事,建汽车厂,从全国各地挖人才,把系统奖励给他的两万辆卡车全部组装起来。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机动兵团。
接下来的日子。
吴恒一边整军经武,一边办兵工厂,还筹建西北商会,招贤纳士,量才取用。
他把筹建西北商会的事,交给了三姨太郭玉莹。
郭家的远洋贸易,做的十分有声色,而郭玉莹在永安百货公司锻炼了两三年,有着出色的经商天赋。
他在西北商会组建之后,当即当初一大笔美抄,以西北商会的名义,从美方买进拖拉机的生产线、核心资料,以及 各种军用物资,还在美方招募许多专家,比如医生、武器专家、汽车专家、飞行教员等等。
半个月后。
西北军官高级指挥训练班正式开业。
此次训练班为期三个月,各地的旅长、师长、军长,皆要参加,任何人不能无故出席。 当然,甘肃督办周正康率三个步兵旅开进新疆,他不在此列。
青海督办梁初衷、宁夏督办孙连仲、直隶督办程远山、包括他们麾下的旅长、师长,皆赶赴长安接受整训,包括庞 炳勋、杨虎城、赵登禹、张自忠等等。。
高级指挥班的总监,由吴恒兼任,教育长是姜登选,教官有绥远督办徐永昌、陕西的督办王树常,另有保定军官学 校的老教员等等。
高级指挥训练班的教学分两大类,一是战术学、二是战役学。 吴恒亲自给他们讲战术学。
他虽然没上过军校,但他的战术理论,比那些常年任教的军事教官还厉害三分。
毕竟他亲自指挥的几场战役,无论是战术,还是战役指挥,堪称可圈可点,令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至于战役学,由姜登选、王树常、徐永昌等人分别任教。
吴恒在给高级将领们讲课的同时,也大力支持西北陆军士官学校的组建。
他把军中的保定军校毕业军官、东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以及西点军校,慕尼黑军官学校的军官,全部抽调到西 北陆军士官学校任教员,从社会各界招收有文化的青年,从军中抽调有战功的士兵。
目前,西北陆军士官学校已经筹备的差不多,第一期学员约有四百多人,教官三十五人。 学校筹建于龙兴之地咸阳,因靠近陇东,又与渭河相邻,又称陇渭军校。
吴恒任西北陆军士官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姜登选任教育长,负责军校的日常训练与后勤诸事。 1926年。
八月初三。
西北军校正式成立,吴恒亲自登台演讲。
他向全校师生讲了国家自甲午以来,屡屡受到列强的欺压,在我们的地盘上,驻扎着外国人的军队,我们的海域 上,停靠着外国人的军舰,在我们的城市,划分了外国人的租界。
他办西北军校目的只有一个,强军兴国。
特此,他为西北军校提名:驱逐胡虏以兴邦,我辈军人当自强。 八月初四。
全国各地的报社,纷纷报道了西北军校成立,吴恒慷慨激昂的演讲。
甚至,各报社为了报纸的销量,还把西北军校的校训,作为报纸的标题。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纷纷前往陇渭地区,投军报国。
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头,很少有军阀会喊出驱逐胡掳兴邦的口号。 毕竟军阀们发动内战的武器弹药,皆依赖于洋人提供。
比如之前的直系,依靠英美等西方列强。 东北的奉系,依靠东洋人。
南方的北伐军,依靠于苏俄政权。
总之,各个政权的背后,都有外国人的影子。
唯独吴恒的西北边防军,不依靠任何外国势力。
他能喊出驱逐胡掳的口号,足见他与诸多军阀不一样,他的志向在兴国安邦,而不是抢地盘打内战。 全国各界的民众,首次对西北这位年轻的大帅,有了新的认识。
而以东洋人为首的列强,却向北平军政府提出抗议。 原因是吴恒给军校题名,驱逐胡掳以兴邦。
而所谓的胡掳,指的便是他们。 如此,他们岂能乐意。
对此,张大帅的态度也很强硬,人家办军校题个名,你们东洋人都能指手画脚。
有能耐,你们把军队开到西北,与西北的奉军干一仗,若是打赢了,别说取消军校的提名,就是把军校给关了,他 也没二话。
张大帅的态度,令各国列强十分气愤,但眼下,他们还不敢与北洋军开战,毕竟北洋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战斗力 非同一般。
而且,发动一场战场,需要各自国家的元首同意。 有鉴于此,各国的列强大使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八月六日。
打了月余的南方战争落幕。
北伐军在江河湖南密布的南方地区,大败吴佩孚的联军。 吴佩孚损失四万余人,张汉卿、张总昌亦损失不小。
浩浩荡荡的南征,宣布结束。
吴佩孚率领残部退回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