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督军公子的非凡婚约 > 第112章 那就等着杨参谋长的好消息。

第112章 那就等着杨参谋长的好消息。

    不过。

    他要和吴恒提前说件事。

    “吴帅,等洋人驻兵这件事了结,还有一事,需要你让一让步。”杨宇霆道。 “何事?”吴恒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事。

    “老帅说了,上塗的英租界收回来,乃是一件好事,但奉军抓获的英军俘虏,以及英租界的官员,应当给予释放, 这也是为了缓和双方的关系,避免事态扩大。”

    “英帝国公使也同意,只要我们释放英军俘虏和英租界的官员,此事就算揭过。”杨宇霆道。 “万县惨案这笔账怎么”

    吴恒可是记着,英帝国军舰炮轰四川万县,造成万县军民死伤五千余人,此事若没有一个公道的处置,何以服众。

    “吴帅,炮轰万县的英帝国军舰,已经被川军杨森部扣押,军舰上的英帝国官兵,也被羁押在川军大牢,北平军政 府方面,正在商议如何处置。”杨宇霆道。

    “恐怕商议来商议去,最后会无罪释放。”

    吴恒心里冷笑,历史上,吴佩孚为了获取英帝国的帮助,下令让川军杨森放了英帝国军舰。

    “吴帅,万县是杨森的地盘,而杨森是吴佩孚的亲信,这事怎么处置,是由吴佩孚说了算。”杨宇霆见糊弄不过 去,索性实话实说。

    “此事北洋军政府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否则,必是人心尽失。”

    吴恒心想一个政权,若是在抵御外辱这方面不够强硬,迟早会被民众推翻。

    前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八国列强入京,割地乞和,丧尽民心,最后被推翻。

    “吴帅是自己人,应该体谅一下老帅,他老人家也不容易,要应付关内错综复杂的局势,还得堤防着日俄两大帝国 在东北搞事,有些时候,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杨宇霆道。

    站在张大帅的立场,英美等西方列强,距东北太远,对奉系造不成什么伤害。

    但日俄两大帝国,就像两座大山一般矗立在白山黑水,奉系在这两座大山中间的夹缝中求生存,一不小心,就有可 能被人家夺取基业。

    站在吴恒的立场,英帝国在炮击万县,几千军民命丧黄泉,此事若不给他们一个狠狠教训,日后只会让他们更加肆 无忌惮。

    “吴佩孚要是在这件事上处理失当,他这直系统帅地位难保。”吴恒道。。

    “吴佩孚若是垮了,对我们奉系没有半点儿好处,毕竟有他顶在中原,我们奉系的政权才能更稳固,否则,北伐军 拿下中原,必定会挥手北方,届时,我们不仅要防范日俄生事,还要应对北伐军,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

    “老帅的意思是,大敌当前,咱自己人得团结,等上塗这摊子事了结,江苏奉军全力支援孙传芳,西北奉军支援 吴佩孚,保住东南半壁天下,扼守住中原咽喉,北伐军就成不了气候。”

    杨宇霆一边说话,一边暗暗打量吴恒的表情。

    他这次来沪解决争端,也是为了让吴恒出兵阻止北伐军。

    张汉卿的第三军团在南方惨败,元气大伤,至少得休整个月。

    而张总昌的奉鲁军,失去了最精良的白俄装甲兵团,余下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就算让他们支援吴佩孚,也起不到什 么作用。

    唯有吴恒的西北奉军,战斗力彪悍,作战勇猛,若能出防中原,则可保北方奉系政权无忧。

    “那就要看杨参谋长明天谈的如何。”

    “若是谈判失败,西北奉军要防范天津的洋人滋事,江苏奉军要防范上海滩的洋人滋事,恐无力支援北方和东南。”

    吴恒心里跟明镜似的,老帅这次派杨宇霆来上塗解决争端,其目的是为了和洋人修好,以便抽调他麾下的奉军进入 中原、东南战场,帮助直系守住北洋江山。

    “吴帅放心,明天一定谈成。”

    杨宇霆微微一笑,言辞间多了一份自信。 “那就等着杨参谋长的好消息。”

    吴恒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次日。

    杨宇霆率北洋外交代表团,再次与洋人谈判。

    此次谈判,杨宇霆可谓准备的十分充足,软硬兼施,唇枪舌剑,与洋人争锋不休。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谈判,双方达成一致:

    第一,上塗各国租界的驻军数量,不得超过一千,不得有重武器,如大口径火炮、坦克等。 第二,上塗各国租界的军舰,不得自由出入黄浦江、吴淞口等水域。

    第三,上塗各国租界的驻军、巡捕,乃至外籍商人,不得伤及上塗民众、财产安全。 第三,驻上塗各国租界,公开承认,英租界由北洋军政府收回。

    当然。

    以杨宇霆为首的北洋军政府外交谈判团。 也答应了洋人几项条件。

    第一,驻上塗奉军不得在各租界门口进行军事演练。

    第二,驻上塗奉军、警署等,不得干涉租界里的军事、警务等。

    第三,遵守各国租界在上壅滩的利益,也就是之前签订的各种协议。

    第四,立即释放英帝国战俘与英帝国官员,并承诺,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第五,奉军必须撤出驻上塗的坦克、装甲、重炮等部队。

    双方谈判成功之后,于当日下午,请来各国报社记者,当众宣布了这一谈判协议。 大体来看。

    杨宇霆与洋人的谈判结果,略微占据上风。

    毕竟各国租界当局承认,北洋军政府收回英租界,乃是合法行为。 有关各国租界在上塗的驻军数量,被削减至一千人。

    当然,奉军今后不许在租界门口进行军事演练,奉军的坦克、装甲车、大炮等,不能进入上塗外滩。 吴恒对所谓的谈判协议,不屑一顾。

    所谓的协议,需要双方去遵守,当其中一方不想遵守协议的时候,协议就是一张废纸。

    不过,杨宇霆还是有些能力,居然让上海各国租界当局,公开承认北洋军政府收回英租界是合法行为。 当天晚上。

    吴恒召集驻沪奉军高层开会。

    在会上,他宣布,三日之内,驻沪奉军的重炮、坦克、装甲部队,陆续开出上海,前往吴淞口、镇江一带驻防。 当然,说是撤出全部重火力部队,其实就是一个说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