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督军公子的非凡婚约 > 第139章 签订协议

第139章 签订协议

    大元帅府。。

    张大帅颇感烦闷。

    东南战场,孙传芳接连败北,哪怕是在江苏奉军的支持下,仍是丢了大半个浙江。 就当下而论,北洋军政府面临的大敌,仍是北伐军的广州国民政权。

    所以,当杨宇霆把吴恒提出的解决方案发给他之后,张大帅只是沉思了一番,便回电杨宇霆,照吴恒说的办。 毕竟吴恒和东北奉系是一家人,而北伐军才是他们面临的大敌。

    在北伐军雄踞东南之际,奉系内部不宜再起争端。 武汉。

    杨宇霆得到张大帅的回电,遂与吴恒签订协议。

    东北奉军以豫东豫北的二十四个县,换直隶十一个县。

    东北奉系将在直隶设督办府,所辖十一个县,受北平大元帅府管辖。 西北奉系仍在直隶设督办府,所辖十三个县,受吴恒所节制。

    也就是说,直隶从此分成两半,东北奉系和西北奉系各占一半,且双方在各自辖区,皆设军务督办府。 协议签署之后。

    杨宇霆遂电告驻郑州、开封的东北奉军第三、第四军团,向豫东靳云鹏的直军残部开进。

    而吴恒则下令,驻洛阳的奉军第三军,留下两个步兵旅,其余各旅开往豫西,准备清剿豫西镇嵩军。

    同时,吴恒向刚就任陕西督办的朱三河下令,命其率两个步兵旅出潼关,袭击镇嵩军后方,协同第三军作战。 命令下达之后。

    张汉卿来电,邀他前往河南洛阳一叙。 吴恒考虑再三,复电张汉卿,应邀前往。

    眼下,两湖之地风平浪静,自北伐军从湖南撤出之后,他便命梁初衷在湖南收编新军,整饬防务。

    而驻湖北的第五军徐永昌部,暂无任何作战任务,以编练新军为主。 以吴恒手中掌握的财富,足够养活一支百万大军。

    毕竟柳云裳、黄韶仪、王映霞、郭玉莹等相继诞下子嗣,他手中的财富兑换成美金,足足有五个亿的美金。 而且,他还相继往西北商会注入五千万的美金,用作西北商会的国际贸易资金。

    就在半个月前,西北商会从国外购买的第一批炼钢厂设备,从大洋彼岸运到天津港口码头。 目前,炼钢厂的设备,已由军用卡车运往绥远。

    毕竟绥远地广人稀,且盛产铁矿、铜矿等。 此番。

    吴恒应张汉卿之邀前往洛阳,随行人员有副官、作战参谋、卫队旅的两个营,以及他这段时间的御用名门千金林妙 华。

    林妙华不仅名字极妙,其他方面也是妙不可言。

    所以,吴恒打算带她去洛阳走一趟,顺便卖卖力气,争取下个月让她中枪。

    这样一来,他就又能娶一名姨太太进门。

    他动身之前,把武汉卫戍司令徐永昌召来,面授机宜。

    “此番北上洛阳,可能要耽误一些日子,湖北之事,尽数交付与次宸。” “湖北与江西、安徽之地相连,这两个地方已经为北伐军所占据。”

    “次宸当以防御为主,等解决了河南之事,届时,我们才可放手与北伐军一战。” “另外,湖南之地,与广州、广西、福建、江西等地接壤,可谓四战之地。”

    “若北伐军从两广地区反攻,次宸当调第五军部分部队开入湖南,协助第一军守住湖南之地。”

    “。”

    吴恒在北上之前,把两湖之地的应变之策尽付与徐永昌,毕竟徐永昌为人谨慎,是个难得的人才。

    “大帅放心,北伐军接连攻下东南各省,两湖之地陡然变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北伐军迟早还会北上,但卑 职有信心守住两湖。”徐永昌道。

    吴恒点了点头,继续叮嘱道:“两湖督办兼湖北省长的萧耀明,此人虽投靠我们,然其行事作风,却有悖于我 奉军,我走之后,你与他分工明确,尽量不起争执,以团结湖北各界力量为主。”

    “请大帅放心,职下不会与萧督办起龌龊的。”徐永昌为人谦和,与各方要员的关系,都处理的恰到好处。

    吴恒拿出一封委任状,当即交给徐永昌,道:“萧耀明是个聪明人,主动辞了汉阳兵工厂督办一职,由你接任汉阳 兵工厂督办。”

    “过些日子,我会给汉阳兵工厂调拨两条步枪的生产线,以后汉阳兵工厂以生产98K步枪为主,原来的汉阳兵工厂 生产线,也可继续投入生产,但只装备地方的警备部队、以及各地的警察队伍。”

    吴恒拿下武汉之后,一直对汉阳兵工厂垂涎三尺,在他的暗示下,萧耀明痛痛快快交出了汉阳兵工厂。 他打算以汉阳兵工厂为底子,加大投资力度,使其成为一支可以制造精良枪械的兵工厂。

    “是。”

    徐永昌接过委任状,深感大帅对他的信任。

    毕竟他以绥远军务督办的身份,兼任了武汉卫戍司令、第五军军长,现在又兼了汉阳兵工厂督办,可谓大权在身。 接着,吴恒又交代了一些琐碎事情,这才让徐永昌离开。

    之后,他又召见了萧耀明,对他耳提面命一番,令他配合奉军教导队,整训军队,至于湖北的政务,吴恒没有过多 的干涉,他只有一句话,各地不得加收赋税,如农业、商业等税。

    同时,他让萧耀明适当减免几个贫困县的农业税,让当地的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诸事交代完毕。

    吴恒启程北上洛阳。

    随行人员,整整坐了六节车厢。

    其中,无线电台十部,全是大功率电台,报务人员多达三十多人。

    作战参谋、通讯参谋、医护人员等,加起来有三四十人。

    哪怕是在专列上。

    吴恒也在处理各地的军务电报。

    其中,一封来自直隶军务督办程远山的电报,让他陷入了沉思。

    日前,阎老西正式向直隶各军发出停战谈判的电文,程远山复电询问,是否与阎老西停战谈判。

    吴恒之前就收到过阎老西请求停战的电文,但他不予理会。

    毕竟阎老西这个人,不把他打疼,他是不会乖乖听话的。

    吴恒考虑一番,复电直隶军务督办程远山,令他派人与阎老西谈判。

    谈判的条件是,奉军可以撤出山西地界,但阎老西需要向奉军支付一笔军费,数额在三百万大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