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督军公子的非凡婚约 > 第144章 接连攻城拔寨

第144章 接连攻城拔寨

    东洋人的狼子野心,吴恒岂能不知。

    张大帅一次次的虚以委蛇,已经快要磨灭他们的耐心。

    所以,东洋人才有预谋的制造了青岛惨案。 目的是恐吓、威逼当政的张大帅。

    张大帅顾及当下的形势,不敢对日采取强硬措施。

    但吴恒可不管那么多,东洋人敢制造青岛惨案,他就敢在上塗滩制造一起虹口惨案。。 旋即。

    他喊来军情处长唐文礼,向他秘密吩咐了几句,让其抓紧时间去办。

    趁着现在全国各地民众反日热情高涨,送东洋人一份大礼,以此告慰青岛遇难民众。 现在,全国各界的目光,紧紧盯着山东督办张总昌。

    吴恒也是如此,他也想瞧瞧,狗肉将军张总昌打算怎么处置这起惨案? 当然。

    他手上的事,却是一点儿也没有耽误。

    吴恒把吴佩孚原来的司令部,改为豫湘鄂三省巡阅使公署,他就任中原三省巡阅使。 湖南军务督办、第一军军长梁初衷,任豫湘鄂巡阅使公署中将参议。

    两湖军务总督办,湖北省长萧耀明,任豫湘鄂巡阅使公署上将参议。

    武汉卫戍司令、第五军军长、汉阳兵工厂督办徐永昌,任豫湘鄂巡阅使公署中将参议。

    洛阳卫戍司令,第三军军长王树常,任河南军务督办,豫湘鄂巡阅使公署中将参谋长,兼高级参议。

    一番人事任命发布之后。

    吴恒正式在豫湘鄂巡阅使公署办公。

    此时,河南的战争已经打起来,豫西之地,奉军第三军接连攻城拔寨,打的镇嵩军魂不附体,开战不过三日,镇嵩 军便损失了两万余人。

    这两万人当中,老弱病残居多,武器简陋,弹药匮乏,甚至连过冬的棉衣都凑不齐。 而在豫东之地,张汉卿与韩麟春率领的奉军三、四军团,与直系残部靳云鹏交火。

    张汉卿似乎要把所有的怒火全撒在直系残部,他令三、四军团一字排开,向直军残部驻守的豫东各地,发起全面进攻。

    河南军阀靳云鹏见奉军如此不要脸的进攻,顿时被打懵了,等他回过神的时候,奉军已经占领豫东十几座县 城。

    靳云鹏深感大势已去,遂带领亲兵卫从往四川逃走。 张汉卿、韩麟春在豫东收编了直系残军约五六万人。

    他们觉得直系残兵是累赘,故此,致电洛阳的吴恒,让吴恒派部队去豫东接收直系残军。

    在张汉卿他们眼中,东北子弟兵,忠诚可靠,像直系的败兵,即便收编过去,也不可靠,只会浪费粮食和军饷。

    但吴恒不这么认为,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军队,只要整训到位,军饷按时发放,伙食待遇提高,抚恤金不拖不欠,便 可以训练出一支勇猛作战的部队。

    他从第三军调了一个步兵旅前往豫东,收编直系败军。

    当然,收编败兵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剔除老弱病残,给他们发路费回家。

    留下的青壮年,重新混编,整训数月之后,再次重新混编,把个别刺头部队编入奉军中,听话的则独立编成一支部 队。

    当然,收编部队的军官,从营长、团长、旅长,大部分由奉军有功军官担任,少部分由原来的军官降级担任。

    山西方面。

    直隶督办程远山派人与阎老西谈出了结果。

    此次直隶奉军进入山西作战,攻克晋中数座城镇,伤亡两三千人,耗费军饷弹药不计其数。 阎老西需支付奉军三百万大洋的军费,另,山西方面需向直隶地区运输二十万吨的燃煤。

    虽然停战的条件有些苛刻,但阎老西为了保山西境内的安宁,只能忍痛答应。 毕竟奉军从晋中一路高歌猛进,大有攻取太原的架势。

    阎老西深知以山西一地之军力,绝非奉军的对手,只好低声下气的赔款赔物资。

    吴恒已经派佟麟阁前去游说冯玉详,助其军费和汉阳造步枪,让冯玉详取三晋之地而立足。

    相信不久,阎老西和冯玉详就会因为地盘而争起来,他作壁上观,等二人两败俱伤之际,他便可渔翁得利。 又过两日。

    奉系第三军大败豫西镇嵩军主力。

    镇嵩军主帅刘镇华率领嫡系部队约两万人,向奉军输诚。

    镇嵩军其余各部,在奉军的大兵压境下,纷纷弃守城池,有人率部投张总昌,也有人率部投往四川军阀门下。

    第三军在短短数日之间,攻取豫西各地,收编镇嵩军散兵游勇三万余人,再加上刘镇华的两万人,豫西一战,得镇

    嵩军降兵五万多人。

    这五万多人剔除老弱病残,仍有四万多人。

    吴恒把收编的四万多镇嵩军部众,编为四个警备独立师,每师下辖两旅四团。

    刘镇华任警备独立一师的师长,兼河南军务会办,河南军务督办公署中将参议。

    警备独立二、三、四师的师长、旅长、团长,一律从奉军第三军的有功军官中调任。

    而豫东方面,吴恒收编了将近五万的直系败军,编为五个保安师,师下辖两旅四团,保安师的师、旅、团、营长, 皆是奉军有功军官充任。

    吴恒在河南一口气收编了十多万军队,为了让这十多万军队尽早形成战斗力,他从陕西、青海、甘肃等地调奉系军 官,组建了一个教导团,下放到各新编部队的营连基层,展开政治教育、军事整训、扫盲等等。

    河南大局已定,北平方面催促他尽快把直隶驻军调出。

    吴恒再三考虑之后,令直隶督办程远山,把驻守廊坊及周围十多个县的奉军调到津西和津南,将直隶一半土地交出 去给东北奉军驻兵。

    虽然他失去了直隶一半土地,但就长远来看,这笔买卖十分划算。

    毕竟他坐拥湘、鄂、豫三省,又有西北五省提供兵力,北方还有绥远、半部直隶地区,堪称国内实力最强军阀。

    腊月初。

    东南再传败报。

    孙传芳麾下驻杭州外围阵地的某个旅长,被北伐军策反,杭州遂被北伐军攻占。 孙传芳无路可走之下,只得随黄百韬退回江苏境内。

    消息传回北方,吴恒顿时怒不可遏,孙传芳、黄百韬四万多人马,却连一个杭州都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