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朱允熥,把八岁朱雄英复活啦 > 第1章 悲惨的朱允熥

第1章 悲惨的朱允熥

    洪武二十五年的大明,被阴霾所笼罩。这一年,太子朱标在巡视西安回京之后,因病去世。这个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宫廷内外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整个大明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都城应天。

    朱标共有五个儿子。嫡长子朱雄英最受阖宫上下宠爱,可惜八岁早夭,追封虞怀王;庶长子朱允炆,吕氏所生,目前最受朱标和朱元璋重视;嫡次子朱允熥,因为常氏生下他之后就去世了,所以朱标心中对他有芥蒂,生活得并不好。其余的儿子都是吕氏所生,而吕氏也掌控了东宫大权。

    朱雄英在世时,朱允熥虽然失去了母亲,但是有作为皇长孙的大哥在,也无人敢轻视于他,毕竟招惹了朱允熥,就有可能被朱雄英摇来朱元璋或者马皇后。可惜朱雄英少年早夭,四岁的朱允熥失去了最关爱他的哥哥。

    朱标在世时,朱允熥的生活虽不及庶长子朱允炆那般备受瞩目,但也是安稳无忧。朱标为人宽厚仁慈,即使不喜朱允熥,也没有太难为这个儿子。只是每每想到常氏因生产他而去世,就不想见他。下人们此时还顾忌朱标,虽然有吕太子妃明里暗里的表示,也不敢太过苛待朱允熥。只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皇爷爷……

    现在,朱标的离去,就像抽走了朱允熥头顶的那片天空。

    朱允炆即将被被立为皇太孙的消息开始风传以后,朱允熥的日子开始变得艰难起来。宫廷之中,众人纷纷向朱允炆靠拢,那些曾经围绕在朱标身边的人,也大多将目光转向了新的储君。朱允熥在这突然的转变中显得格格不入,而吕氏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獠牙,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击垮朱允熥。

    一日清晨,朱允熥独自一人漫步至御花园,那里的花开得正盛,但花香再也唤不回往日的温馨。朱允熥就这样在御花园里走神,放空自己。

    突然,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他回头一看,是吕氏带着几名侍女款步而来。吕氏走到朱允熥面前,面无表情地说道:“允熥,从今以后,你要学会自立更生。在东宫里,你不能再娇生惯养地由他人服侍,明白吗?”

    朱允熥心中一沉,他终于还是没有保住那最后几个忠心于他的人,他也知道这是继母在剥夺他的权利。朱允熥低下头,声音低沉:“母妃教诲,儿子谨记。”吕氏点了点头,转身离去,留下朱允熥一个人站在花丛中,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自那日起,朱允熥的地位日益边缘化。他在宫中的日子变得愈发艰难,不仅受到继母的排挤,甚至连任意一个太监宫女都能讥讽他几句。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皇爷爷与群臣权力的博弈,他成了这场游戏中最无助的棋子。夜深人静时,朱允熥常常独自坐在冷宫的一角,望着窗外淡淡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他不明白,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捉弄他,让他在这个金碧辉煌却又冷酷无情的皇宫中,承受这样的痛苦和孤独。

    朱允熥心中满是苦涩,他明白自己的处境,但他却无力改变这一切。他时常在自己的殿中回忆着与大哥在一起的时光,那时的他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有最照顾他的大哥,有还愿意看他一眼的皇爷爷皇奶奶和父亲,还有偶尔带他出宫去玩的舅舅舅姥爷……然而,一切都没有了,他只能在这暗流涌动的宫廷中小心翼翼地生存着,不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这天晚上,朱允熥做了一个梦,梦见朱允炆最终还是被封为皇太孙,而自己被皇爷爷封为吴王。正在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应天,去封地好好生活的时候,皇爷爷驾崩,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皇帝。他不允许自己离开应天,只能在京城的吴王府里居住,整日活在监视之中。后来,自己的四叔朱棣奉天靖难,朱允炆不知所踪,自己却仍然不得自由,被四叔圈禁在凤阳高墙内。

    高墙真高啊,高到自己只能看到那一点点的天空。这样的生活过了二十多年,过得朱允熥都有些麻木了。终于,在听到有人诈称谋反时,四叔给自己送来了毒药,在妻儿的悲泣中,朱允熥终于获得了解脱……

    恍然惊醒,朱允熥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无声地痛哭起来。他不想再压抑自己,反正也没有人能看到。他不甘心,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他来承担这些痛苦!

    正在朱允熥悲伤哭泣之时,房间里却突然多出了一个人,一个仙风道骨须发皆白的老道士。起初朱允熥并没有感受到他的存在,只不过那么大一个老道士摆在那里,朱允熥还是看到了他。对于这个无声无息就跑进自己房间的老道士,朱允熥惊讶万分,一时间都忘记质问他到底是谁了。至于为什么不大声喊叫侍卫?因为吕氏巴不得他出意外,他的住所周围根本没有侍卫。

    “少年人,你倒是心大的很嘛。不愧是常十万的外孙。”老道士捋了捋胡子,满意得点点头。朱允熥回过神,苦笑道:“我还能做什么呢?这大明再大,也不会有我的容身之处了。若是今天就死了,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你这小娃娃确实也不容易。不过在贫道面前说这么丧气的话,贫道不爱听,不如你就和贫道一起去修行吧,改改你这性子。”老道士感叹一句,随即对朱允熥邀请道。

    朱允熥有些犹豫,问道:“道长是何人?好像认识我外公?”

    “哦,他们都叫贫道张三丰。”张三丰毫不在意地说道。“贫道确实和你外公还有朱重八相熟,只不过贫道远游长久未与他们见面。刚一回来,就听说这些变故,心中感慨万分。如今,常十万最后的外孙危如累卵,贫道也不得不出手相助了。所以,你愿意跟贫道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