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冲一行人,走崎岖山路,一路奔逃到了一个山中村落,已经是下午时分。
人又累又饿,马匹也是如此。
宇文冲下令手下护卫冒充大禹军分头去村中寻觅吃食。
不一会儿,护卫们纷纷归来。
几乎每个人都端着一个大盆,盆中是杂粮和大米一起煮的杂米饭。
还有一些护卫拿着的是村民家中的腊肉。
有些腊肉上面还有鲜血。
这让宇文冲眉头皱起,问道:“动刀了?”
那护卫赶紧放下腊肉,诚惶诚恐的解释:“是,那家人有肉还不给我们吃,还认出了我们不是大禹兵士,属下没有办法,只能将他们一家灭口。”
要不是现在他还要依靠这些人,宇文冲真恨不得抽刀砍了此人。
都什么时候了,还为了一口肉而杀人。
难道不知道,这样让他们极容易暴露。
前面为了迷惑大禹追兵,做的一切伪装都可能白费,除非将整个村子屠戮了。
可若是那样,又要耽搁太多时间。
最终宇文冲还是放弃了这个疯狂没有人性的想法。
命令护卫赶紧吃,吃完赶快上路。
等他们一行人离开之后,村长第一时间召集村民,看看村中之人是否有损伤。
村长在宇文冲护卫借粮的时候,从口音就听了出来。
大周国、大禹国和大商国,虽然是前朝大周皇朝混乱后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可是因为地域原因,他们的官话是不同的。
而大禹国对于官员官话的推广是极其重视的。
村长家的儿子是一名秀才,对于大禹的官话还是了解的,所以第一时间就听出了他们的口音不对。
再加上西南军有强制规定,不许跟老百姓征粮。
刚开始那些西南军将领不信主将会对他们下手,结果无一例外,全部被枭首示众。
从那以后,西南军就没有再发生过一次跟百姓征粮之事。
当然还有一点漏洞就是,他们穿的甲胄也并非西南军的样式,可是他们却说自己是西南军。
恰巧村长的秀才儿子,曾经被征召劳役的时候,去西南军的一个营中当过文书,对于将士的甲胄都是见过的。
不过村长的儿子并没有傻了吧唧的揭穿对方,反而非常客气的给了他们吃食。
等那些兵士离开之后,他才说出疑点。
村长也是精明的,并没有召集村民去找这些人的麻烦,而是等他们走了之后,才做出反应。
尤其是得知一户人家被灭门的时候,村长和他的秀才儿子都有些后怕,幸亏他们懂得装糊涂。
其他村民也暗自庆幸没有反抗。
庆幸过后,村长赶紧让人赶着牛车去县里通知县令,说村中刚刚走了一批冒充大禹兵士的人。
离开山村的宇文冲他们行了大概二十里。
忽然看到前方有一个三岔路口。
看着前面的两条路,护卫不敢擅自做主。
赶紧禀告宇文冲:“大帅,此地通往我大周有两条路,我们走哪条?“
宇文冲问:“哪条路近?”
护卫道:“根据地图标记,左边的山路近一些,只要翻过山就能到达距离我大周边境不足五十里的村镇,若是走大路,需要绕过此山,至少多走四十里路。”
宇文冲略作思考道:“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大禹追兵一定会以为我等亡命逃亡会走近路,本帅非要反其道而行之,走右边的路。”
护卫们一琢磨确实有道理。
纷纷开口:“大帅高见,我等不能及也!”
于是纷纷拨马走向右边稍微平缓的大路。
只是他们一行人行至半路,就听到身后有马蹄声响。
众护卫皆惊。
宇文冲道:“都慌什么,生逢绝境,大不了一死而已,今日就跟这些追兵拼了!”
其中一名护卫劝道:“大帅万金之躯,怎能客死异乡,我等护卫愿拼死抵抗追兵,大帅速速退走,只希望有朝一日大帅带兵打回此地,将我等安葬即可!”
其他护卫虽然心中骂骂咧咧,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为了在大周的家人着想,他们还是硬着头皮选择了拼杀,给宇文冲留下一线生机。
“诸位之恩,本帅铭记在心,只要我能顺利回到大周,尔等的父母妻儿,本帅必善待之!”
宇文冲知道此时不能留在这里,对着几人拱拱手之后,带着最为贴身的几名护卫拨马就走。
那些护卫互相看看,其中一人更是直接开口道:“为了我们父母妻儿的荣华富贵,拼吧!”
说完此人一马当先,冲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其他人也只能无奈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