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了一万多人。
以秦长安的意思,就该将那些参与屠村的大周将士全部坑杀。
太子的意思和秦长安差不多。
昭阳公主却坚决不同意。
为了这件事情,三人不欢而散。
最后还是欧阳明到了,给出了解决方案。
所有参与屠杀村落的大周将士都按照大禹律法治罪。
没有参与的大周将士,则是被关押起来按照俘虏对待。
对于这个方案秦长安和太子都表示可以接受。
昭阳公主自不会反对,先前反对坑杀那些大周将士,并非她妇人之仁,而是担心坑杀这些大周将士成为太子的污点,对太子登基不利。
至于军饷,秦长安并没有拿出来。
因为通过审讯那些俘虏,他们得到了一大批和大周有勾结的土司首领还有本地大族。
只要手段得当,让这些人出出血,他们也是非常乐意的。
当然除了这些大族之外,秦长安和诸葛明还商量了那些俘虏的处置方法,那就是让大周出钱赎人。
这样那些被俘大周的将领的家族,必然会给大周朝廷施压。
这笔钱是绝对可以赚到的。
一切商量妥当之后,由太子和诸葛明这个西南总督分别写了呈给禹帝的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
永宁关将士更是没人擢升一级。
永宁关主将李定边被调入总督府担任参将。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过度,等太子的奏疏批下来,他会被调入左武卫担任副将。
至于左武卫则是功过相抵。
对于内鬼的调查还是要继续。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镇南关提督似乎并没有和大周之人勾结,但是他给诸葛明下毒之事却透着诡异,所以对他的暗中调查并没有取消。
庆功宴过后,太子和秦长安在总督府休息了一晚,他们一行人就返回了都州府,推行他们的改革事宜。
大周军偷袭失败,全军覆没的消息,也在总督府的故意传播之下,几乎五天之内传遍了整个西南。
这让那些想要借助大周兵马割据西南的土司大族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
他们蛰伏,给西南换来了短暂的平静。
再加上有太子坐镇都州府,这给了那些官员极大的信心。
秦长安所推行的改革事宜,这些时日推行的机器顺利。
更让人可喜的是,有了都州府的强力支持,莫家改进了造纸设备和方法,让造纸的成本比先前低了足足五成。
再加上秦长安手中有钱。
和太子一谋划,两人决定马上在都州府推行报纸。
只是当秦长安亲自操刀写出第一版报纸内容的时候,太子看后直接怀疑人生了。
“长安,公鸡下蛋,母牛飞天、鬼上人身!是不是都太过离谱了点?”
“还有,你写的这都是大白话,咱们要是这样发行出去,还不让别人笑话死!”
秦长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看着太子反问道:“殿下,你别管我怎么写的,你就说你爱不爱看,看一眼能理解内容的意思不?”
太子点头:“确实通俗易懂。”
秦长安:“那不就得了,咱们创建报纸的目的,就是让底层人能了解朝廷的政策制度,你要是写的文绉绉的他们根本看不懂,哪还有什么意思?”
太子:“那你直接写政策不就可以了?还写那些离谱的故事做啥?”
秦长安:“当然是普及知识了,你看很多故事都是写了一半,等我第二刊就告诉他们那些故事的真相,他们虽说不出村,却涨了见识。”
“当然更重要的是,只有新奇的东西出现在报纸上,百姓才有耐心听完,否则百姓连听都不听,识字的看都不看,那我们不白弄了!”
太子懂了,不过还是有些疑问:“既然这样,为何还要招募读报人?”
当然是打破知识垄断。
还有就是给一些总是不中举对朝廷有怨言的秀才或者是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去科考的秀才一次机会,一条活路。
太子不解:“对朝廷有怨言,还给他们活路?”
秦长安轻轻拍拍太子的肩膀:“太子,你见识还是不够啊!你多看看历史就知道了,历朝历代落魄秀才才是最难搞的,万一有人揭竿而起,那可就是燎原之火。”
太子却愣住了。
他在回想看过的历代历史文献记载。
结果他发现,好像真的如秦长安说的那般。
很多朝代,那些秀才挑头虽然没有真正的建立王朝,可是造成的杀伤力却绝不对不小。
回过神来,他双手捧住秦长安的脸颊道:“长安,你说你想事情咋就这么周到呢!你继续排版,我这就去让人发布招募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