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这等新奇之物出现。
很快在都州府流行了起来。
尤其是一些新鲜的风土人情和故事,让很多家族的少爷小姐们向往之极。
他们没有想到,大禹竟然还有如此好玩的去处。
更没想到,那些去处竟然还有如此美好的爱情故事。
而那些没有什么钱的普通百姓,同样喜欢这些。
他们虽然没钱,但也是向往美好的。
对于故事也是极其喜欢的。
尤其是读报人读报到时候,他们那叫一个认真。
这让那些读报人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而那些听完故事的百姓,很多人开了眼界,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先前有些余钱,却不想让自己孩子读书的人家,改变了心思。
若是家里全力供养一个孩子,以后成为读报人,拿着俸禄那也是很风光之事。
而且成为读报人,只要成为童生即可,那可比考秀才容易不少。
而那些大族和土司首领却看到了报纸的巨大影响力。
纷纷给在京都的靠山送去了报纸。
这一日的例行朝会。
大禹日报之事就被摆上了朝堂。
自从太子给禹帝八百里加急送了几份最近发行报纸的样本,禹帝看了内容之后,就有了心理准备。
知道那些和西南有利益勾连的势力,肯定会有所行动。
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如此急不可耐就跳了出来。
等其中一名御史说完,禹帝这才缓缓开口反问:“杨御史的意思是太子和秦长安弄出来的报纸,是祸国殃民之物?”
杨御史并未直接回答禹帝的话,而是道:“陛下,圣人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报纸中多有神仙志怪之事,这会引起百姓恐慌,甚至相信邪风歪理,让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有利可图。”
“另外报纸之上,罗列朝廷的民政,这会让地方执行税法更加困难,尤其是一些关于土司之事,可能动摇我西南的统治根基。”
“微臣以为,此报纸万不可继续发行,这样我大禹才能长治久安!”
禹帝冷冷的扫了杨御史一眼,这才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卿家也是如此意思吗?”
偷偷瞄到禹的冰冷的眼神。
左都御史第一个坐不住了,来之前他们就通过气,提报纸可以,但是不要抨击,要让报纸发行之事归于内阁即可,这样才好操作。
这杨御史太急了。
他也狠狠瞪了杨御史一眼。
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报纸一物很好,可以让百姓增长见识,也可以利于朝廷的政令的实施,只是太子和秦长安只在都州府搞,似有不妥,不如大禹日报由朝廷统管,内阁负责审定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看报纸的人忠于朝廷。”
“臣附议,不是说太子和秦长安弄报纸不行,只是二人毕竟缺少历练,有些事情难免考虑不周,若是交给内阁审定内容发行,对于国家更加有利。”
“臣也附议,微臣觉得只有让朝廷统管,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才不敢私自发行。”
官员们纷纷表态支持,不过却都是觉得朝廷统管比较好。
见说话之人都是都察院之人。
禹帝知道这肯定是通过气了。
就是不知道谁主导的此事。
他看着内阁几位问道:“内阁也是这个意思吗?”
首辅杨生略一犹豫,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这一次太子立了大功,已经在名望上领先赵王太多了。
若是报纸之事再由太子统筹,以后赵王想要继承大统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太子若是顺利登基,他杨家必然不会善终。
明知皇帝这是让内阁给台阶,他还是假装听不懂。
次辅徐正还是老样子,首辅不开口,他就假装听不到,反正报纸之事归于内阁,对他徐家没有任何影响,甚至还有好处。
李大学士一下傻眼了,首辅次辅都不开口,他能开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