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获得吞噬异能,在大秦朝培养神国 > 第31章 回高都,五国军至

第31章 回高都,五国军至

    秦国大军如潮水般席卷着魏国汲县、共县等地,无数百姓纷纷迁徙至高都。一路上,百姓们惊恐万分,哭声和哀怨声此起彼伏,令人心碎。任武看着眼前的惨状,面露不忍之色,但他明白战争的残酷性。

    蒙武走到任武身旁,轻声安慰道:“阿武,慈不掌兵,善不理财啊!我们要保持冷静和果断。”任武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十一天后,秦军终于抵达高都城下,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开始休整。而被强行带出来的两县百姓则继续向西迁移,寻找新的家园。为了安抚民心,蒙骜亲自出面承诺,保证每个人都会分到足够的耕田,让他们安心生活。

    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任武与蒙骜商议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任武提出,应在长子、屯留、潞、壶关等地方增加兵力,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在端氏和获泽增加兵力,确保退路安全。此外,还需要在少水岸边设立水军大营,准备充足的船只和木筏,以防万一。

    蒙骜对任武的建议深表赞同,立刻下令按照计划行事。他不仅在这些重要地点增派了大量兵力,还向东方和南方派出了精锐的斥候,每天三次侦查敌方动静。

    咸阳城秦庄襄王派老将王龁为副将,带领秦军十万坐镇壶关,与高都成夹角之势,一防赵国,镇守上党,二是支援高都蒙骜。至此与历史上的战争布局已经大变样。

    与此同时,任武也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能力,派出训练有素的金雕作为斥候深入敌后,探查五国联军的情况。金雕的速度极快,可以在短短一个时辰内飞行一百五十公里。

    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任武只让金雕飞行一百公里,这样既能及时传递情报,又能保证金雕的体力。

    经过一番紧张的布置,秦军的防御体系逐渐完善。而金雕的出色表现,更是让任武感到无比欣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封侯拜将,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传说。

    任武得到了一张强弓,开始向蒙武学习射箭,从一开始的脱靶,到箭无虚发只用了一个时辰,任武发现拥有神识的自己,射箭简直是作弊,所有目标感觉记在支持,而且射出的箭矢还能够休整方向,简直太香了!

    任武感慨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居然有射箭天赋,把蒙武看的都自闭了,没发一言的走了,看来是被打击到自信了!

    三个月后,五国大军兵临高都城下,比后世历史上记载的要晚,任武深自警醒,看来以后不能仗着先知先觉,胡作非为!

    赵国大营修建在高都的北面防御壶关方向,赵国大军杀气腾腾约有十万,赵国主将是庞煖;

    魏国大营修建在高都城的东面,魏国国君派出了大军十万,旗幡招展人喊马嘶,魏国主将是为相国卫庆;

    楚国大营在高都城的南面,楚国有十万大军,在大营内东一堆西一堆的,比较散漫,楚国国君派出了主将景阳;

    燕国大营修建在赵国大营和魏国大营之间,燕国派出大军约有八万,燕国主将是相国将渠;

    韩国大营修建在楚国大营和魏国大营之间,韩国大军八万有余,军卒手持弓驽,韩国主将是公孙婴。

    秦国大营和高都城互成犄角,大营经过长时间的大建设,已经固若金汤,蒙武驻守高都,蒙骜驻守大营,任武在蒙骜帐下听用。蒙骜开始在大帐召集诸将议事,问诸将说道:“诸君可有良策?”

    诸将不语,让他们战场厮杀从来没怵过,但是出主意就算了,在秦国真不出良将,大将不是齐人,就是楚人、魏人,本土的王翦还没有冒头。

    任武说道:“伤五指不如断一指,明日我率所部五千军卒,直接攻打赵国大营,击杀赵国主将庞煖,汝等看着就好,不必支援,看住其余四国,使其不敢救援即可!”

    众人说道:“五千攻打十万,必死无疑,我等不是咒将军,真是不可行!”

    任武说道:“若是我亲自练成的大军,三千足矣。普通军士就得五千,但是我要全员甲士精锐,晨起备饭,我在大帐准备了猪肉,饱餐之后随我出战,此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要全员先登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