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金雕给任武灵魂传讯发现大军,往邯郸城方向前进,任武开启视觉共享,看见下方正是秦军,并且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看到了蒙骜,蒙武父子!任武提前准备迎接,做好了酒饭准备招待蒙骜父子。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邯郸城的城门大开,一支三万多人的秦军缓缓进入城中。为首的将领正是秦国的上卿蒙骜,他身后紧跟着的是他的儿子蒙武。而在城内,太行军将军任武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蒙骜等人进城后,任武连忙迎上前去,笑着向他们行礼道:“见过蒙上卿,欢迎来到邯郸!见过蒙武将军!”蒙骜和蒙武也赶忙回礼,寒暄一番之后,双方一同走进了城内。
在一个宽敞的房间里,蒙骜、蒙武与任武三人坐在一起,开始商议起了这次出征的功劳分配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蒙骜将占据指挥之功;任武则得到灭国之功。这个功劳足以让两人封侯,同时蒙武的爵位也将提升三级,升至左更;任武则决定晋升乐乘和李牧为左庶长,并对其他将领进行相应的封赏。
二十名都尉晋升军职裨将爵公乘,一百名军侯晋升都尉爵公大夫,二百名五百主晋升军侯爵官大夫,一千名百将晋升五百主爵大夫,以下任武可自行封爵。
对于李牧所率领的军队,由于其特殊性,需要由李牧自己拟定封赏名单,然后再交由任武审核。至于那些投降的赵将,则维持原有的职位不变,但会根据他们的军职给予相应的爵位。
任武对此表示同意,随后便着手准备相关的封赏事宜。他深知这些封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誉和利益,更是对军队士气的一种激励。因此,他必须慎重对待,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奖励。
任武招待蒙骜父子私宴,任武说道:“感谢大父和叔父能来,阿武现在真是一团乱麻,希望大父和叔父帮我!赵国官员的安排,献俘事宜,府库封存,请派地方官员,王室成员怎么处理等等都交给大父和叔父了,阿武真是办不到啊!”蒙骜父子哈哈大笑,蒙骜说道:“你现在才像这个年纪的人才应该有的样子,平时太稳重了!放心万事有我,吕相与咱们是一条线上的!没有太大的错误都会为咱们遮掩!”
任武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大父,多谢叔父!若不是你们,阿武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局面。”他端起酒杯,向蒙骜父子敬酒,表示衷心的感谢。
蒙骜父子也纷纷举杯回敬,气氛融洽。他们边喝边聊,谈到了秦国目前的局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蒙骜对任武说:“如今秦国国力强盛,但仍需谨慎行事。我们要善于利用各方势力,维护国家稳定。此次赵国之战虽胜,但后续问题仍需妥善解决。”
任武点头称是,并表示会全力配合蒙骜父子的工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任武再次向蒙骜父子道谢,并邀请他们日后常来相聚。
蒙骜父子欣然应允,表示会一直支持任武,共同为秦国的繁荣努力。
随后,蒙骜父子起身告辞,任武亲自送出门外。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任武心中感慨万分,暗下决心一定要不负众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蒙骜父子开始忙碌政务,他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项事务。不错,就是政务,此时代的卿大夫,上马打仗,下马管民,都是多面手!他们不仅要负责军事,还要管理民生,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任武给李牧写了一封帛书书信,让金雕给送去了,让李牧把雁门郡军职与爵位都定好,任武并且给了自己这边的爵位参考,让李牧不卑不亢的照实制定军职爵位,所有杀死的匈奴和胡人的首级,都认定是为大秦立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