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任武开始习拳练武,早饭作罢,有宫中侍卫来叫任武,说是秦王召见,任武乘车前往。进入王宫,十四岁的秦王政在偏殿等候。
任武见到少年嬴政,躬身见礼,说道:“见过秦王!任武仰慕秦王久矣,今日得偿所愿,足慰平生!”这话真不是乱说的,秦始皇的功业,可以说造就了中国,之后两千余年里,对后世的影响颇深!甚至有人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
少年嬴政故意表现的矜持,说道:“我登基之时,爱卿送我三只白鹿,我甚是喜欢!至今养在鹿苑,每天都看,谢过爱卿了!”脸上都是喜悦之情。
任武笑着说道:“那是臣应该做的!”
嬴政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听说爱卿也是吕相邦的门下?”
任武认真的回答道:“任武先祖,先父投军报效大秦,为国征战捐躯,已经积信于秦两世矣!任武首先是秦人,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哭于斯,亦葬于斯!是秦臣而非谁之门下,只是君门高九重虽立大功,无人引荐亦不得见,悲乎哉!”
嬴政满心高兴地说道:“也是本王疏漏,未曾勤政,愧对任武爱卿!”稚嫩的脸上还装处愧疚的样子。
任武厚颜无耻的说道:“臣下最近会在咸阳城暂居,要与姜氏女结婚,没有府邸,不知王上可愿赐予?”
嬴政笑道:“没问题,我就给你赏赐府邸!对了封你为真武侯,可好?”嬴政有意拉拢,任武也曲意交好。
任武笑着说道:“臣之所愿!拜谢大王!”
君臣契阔,相谈甚欢,任武告辞后,嬴政前往夏太后处,看到夏太后说道:“祖母,今天我看到了太行军主将任武,这人很有趣儿,和政儿闲谈很久,以前还送过三只白鹿!”
夏太后笑着说道:“你高兴就好,只是任武将军,蒙骜将军好像都是吕相门下,不是好事!”
嬴政笑着说道:“我问过任武将军,他说自己不是谁的门下,任家在大秦已经为国效命两世了,只是拜托吕相邦代为引荐!并且向我索要府邸,我答应了!”
夏太后说道:“那么此人心性如何?”
嬴政思索着说道:“与其相谈,使人如沐春风,不知不觉就亲近了!”
夏太后说道:“我没见过此人,但是近来有所耳闻,都说有伏虎之能,力大无比,想来是一个壮士了?”
嬴政说道:“不是壮士,看其气质,不像是小户出身,仿佛是世家公子,翩翩少年,文质彬彬,怎么看都不像是武夫,世人都说其勇武,他也自称莽夫!”
夏太后说道:“倒是一个有趣之人!”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秦国的朝会就已经开始了。宫殿里庄严肃穆,充满了浓厚的政治氛围。乐官们演奏起庄重而典雅的《大雅》之乐,悠扬的旋律回荡在大殿之中。随着音乐声响起,一名侍卫郎官高声呼喊:“进殿!”于是,一众卿大夫们在郎官的引领下,有条不紊地进入宫殿。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足衣,也就是袜子,以显示其身份和地位。文官们手持玉圭,按照官职高低依次排列在左边;武官则站在右边,其中包括任武和蒙骜等将领。他们整齐有序地站好,等待着秦王政的到来。
不久后,秦王政乘坐步辇,直接驶入宫殿,来到陛上。他身着华丽的衮冕,显得威严而庄重。当他出现时,一旁的侍者高呼:“大王驾到!”听到这一声音,所有大臣纷纷躬身行礼,并齐声高呼:“大王万年!”随后,秦王政入座,朝会正式开始。
首先发言的是文信侯吕不韦,他向秦王政禀报说:“上卿蒙骜与前将军任武共同攻伐赵国,斩杀了名将廉颇,惊了赵王丹,导致其驾崩。此外,还夺取了赵国王室。鉴于他们功绩,蒙骜应晋升为阳武侯食邑云阳,任武应晋升为真武侯,食邑邯郸。”秦王政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准!”
吕不韦接着奏道:“如今赵国已平,国内动荡。臣建议乘此良机,命任武坐镇邯郸,镇守赵国,另派遣秦吏前往郡县,治理赵地,原赵国官吏,仍任职的,需要学习秦律,参加考核,继续留任,但是要有秦吏监督秦律实施。”
群臣议论纷纷,所有人赞同吕不韦的提议,认为这是让家族子弟任职的大好机会。
秦王政沉思片刻,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开口道:“本王未曾亲政,有相邦处理就好,但是我听说真武侯在咸阳城还没有府邸,特赐府邸一座,以助真武侯完婚。”
散朝后,吕不韦心中暗喜,他深知秦军实力强大,此番征服赵国是自己运筹帷幄,功劳颇大。蒙骜,任武都是自己的门下,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必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