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冬末的阳光温暖着大地。任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因为他刚刚喜得贵子——任战。这个新生命的诞生让整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任武更是整天乐呵着,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
然而,就在这时,韩非匆匆赶来,向任武禀报:“见过真武侯,家师荀况来了,就在城外十五里,仆人快马加鞭前来送信!”
听到这个消息,任武兴奋不已,甚至比自己生了儿子还要高兴。他激动地喊道:“太好了,来人啊,赶快准备车辆,我要亲自出城迎接先生!”
侍者们急忙行动起来,迅速备好马车车队。任武迫不及待地带着韩非一同登上马车,驶向城外,急切地想要见到荀卿。
在路上,任武好奇地问韩非:“韩先生,荀卿这次带谁一起来了呢?”
韩非子回答道:“有几个学生,还有家眷一起同行。”
任武听闻后非常开心,笑着说道:“这么说来,荀卿可能打算在这里定居了吧?”
“老师没有明确表示,但有可能会选择在邯郸定居下来。”韩非一边说着,一边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久,任武的车队来到了南城门,他们停在了一座郊外的亭子旁边等候。这里环境清幽宜人,可以欣赏到远处的青山绿水,让人心情愉悦。任武和韩非下了车,站在亭子边,目光焦急地眺望着远方,期待着荀卿的到来。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犹如一条黄龙般腾空而起,气势腾腾,一路烟尘。随着时间推移,这股烟尘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众人面前。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荀卿的车队来了。
车队停下后,车门打开,韩非快步迎上去,对着下车的荀况行礼道:“老师,这是真武侯!此次他特意前来迎接您的!”任武也走上前去,向荀况施礼道:“见过先生!先生一路辛苦了,请上车,我们一起进城休息,我会设宴为您接风洗尘!”
荀卿一脸憔悴,显然长途跋涉让他有些疲惫不堪,但他仍然保持着优雅和风度。他微笑着向任武点头示意,并说道:“见过真武侯,老夫在楚国兰陵时就已听闻真武侯的威名,今日得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任武恭敬地回答道:“任武不过是一介草莽,对于有知识的人一直非常羡慕,对先生更是仰慕已久。如今能见到先生回到邯郸,实在是令我感到无比荣幸!”
荀卿笑着回应道:“看到真武侯的长信,可不像一般草莽之流。见信之后,荀某心中也不禁涌起思乡之情,尤其是想起儿时依偎在父母怀中,看着门前那棵老槐树。这次回来,我是不会再离开了,因为这里才是我的根,我将在这里度过余生,生于斯葬于斯!”
任武笑了,连忙请荀卿同乘,任武位比诸侯,在天下间怕某个诸侯的人有,但是诸侯怕任武更多!
任武待荀卿梳洗过后,在赵王宫款待荀卿一行,奇珍罗列,色香味俱全,美食美酒尽显奢华,钟磬齐鸣奏鹿鸣之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任武举觞劝酒,对荀卿说道:“今日能够与荀卿同殿尽欢,任武可列青史,流传后世,我欲拜荀卿为内史,教育燕赵之民,使风俗雅化,遍地人才,在燕赵大地,行荀卿之政,不知可乎?”
荀卿也不含糊,直接说道:“愿受命不敢辞也,必使燕赵大地民风淳朴,贤才遍地!”
任武又说道:“所有教育支出,钱财开支均有侯府支撑,所有学子免费教育,不论贵庶,只是要择优异者,单独培养不使其泯然众人矣!”
荀卿起身对着任武施礼说道:“唯君侯之命是从!”
任武大笑,此后人才就不会匮乏。韩非安排荀卿一行,任武提供了不少宅邸。
是夜,任武心情舒畅在书房打坐独处,修炼《神魔炼体术》,机缘凑巧,神国空间开始与本宇宙空间同步,在神州大地开启了不少空间点吸收死者的灵魂,自主转化信众,并赐予肉身,神国可以自主发展了。任武在修炼中渡过了三天时间,大家都以为是在书房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