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外,太行军军队如倦鸟归巢般陆陆续续地从各地回来归建,骑兵都尉毛逐、全豹、左全、林岩、张梁、李悦负责练兵,从大量的步卒中招收骑兵开始训练,现在太行军的骑兵都有马具,马鞍、马鞭、马镫、马辔、衔铁、低头革和缰绳等,具有完整的控马体系。
任武现在有三十三万余匹的东胡马,东胡马肩高一米五以上,是优良的兼用型马种,东胡马的战马都是不阉割的,渔阳留了二十万东胡马作为种群繁育,司马尚派军兵在胡灌水流域和滦河流域放牧,并保持种群的纯粹。
东胡马种比后世的三河马还要好得多,可以做重装铁骑的战马,任武打算将重装铁骑增加五千,扩充到一万,全部换做东胡马,轻骑兵增加十万,邯郸大营要达到一万重装铁骑,十四万轻骑兵,以老带新,全部换装,任武将一些简单的装备制造任务发放到邯郸城,工薪不菲受到了邯郸城底层百姓的拥护。
任武白天会在城外大营亲自坐镇,等待着归建的将军们。最早回来的是白卫、王衍,走进大帐,单膝下跪行军礼,齐声喊道:“裨将白卫、王衍拜见侯爷!”
任武高兴地大笑,说道:“免礼平身!两位将军不愧是我老秦子弟,果然威武!”
白卫说道:“白卫能有今天全是侯爷提拔,白卫一定要鞍前马后誓死追随侯爷!”白卫说完还看了看王衍。
王衍心说王八蛋,这么谄媚不当人子!也说道:“王衍只是庸才,得附侯爷的骥尾才微有功勋,得以富贵,衍飘零半生······”
任武听到熟悉的台词,赶紧打住,说道:“停停停,好了我知道王将军的忠心了!”心说以后要注意这小子,看看是不是使用方天画戟。
任武示意二人落座,说道:“两位辛苦了,不知道你们可愿意各自统领一万骑兵?”
两人对视一眼,都高兴的说道:“愿意!愿听侯爷吩咐!”
任武说道:“好,很好,你们都是我的心腹,所以本侯有些话告诉你们!”
王衍着急的说道:“还请还要教诲我等!”
任武高兴地说道:“你我贫寒子弟,更卒从军一般升到百将军职,爵不更也就到头了;家中有势力的,参军就是大夫爵位,一般升到裨将军职,公乘爵位也就到头了,再往上就不是功勋能够升任的了;五大夫就是一个坎,普通人根本升不了,那真是不是卿位胜似卿位,将门子弟参军就是五大夫,这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什么军功爵公平都是扯淡。我任武抓住了机会,如不是破庞煖得到九万降军,又有四国虎视眈眈,怎么可能让我一个小辈晋升前将军,那时候内忧外患,庄襄王大行在即,为了稳住局面,秦王室和文信侯才不得不妥协,让我独领赵国降军组建太行军,如今尾大不掉之势已成,没人敢取代本侯的位置,否则燕赵两国的降将就不会答应,本侯根基已成。”
白卫和王衍都被任武的话惊呆了,仔细一想还真是,白卫说道:“我白家也是公族,只是自武安君之后没落了,要不然我怎么能升到军侯,而且没有靠山人人躲着,生怕沾包!真武侯一席话点醒了我!”
王衍说道:“是啊,我是王氏一族的,虽然没有靠山但是族内人才层出不穷,在大秦王氏还是有根基的!”
任武说道:“考校功绩的时候,首先看姓氏,其次看能力,比如说我太行军左庶长乐乘是昌国君乐毅的族人,之所以在燕国为将被赵国所俘虏,投降就还能在赵国封君为将,被本侯所俘虏继续为将爵左庶长,虽有招降纳叛之功,爵位却还在你等血战功勋之上。本侯也是看在昌国君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功业的份上,才留下他的性命。昌国君已死多年,余荫犹在!血统很重要。我家三世追随蒙骜将军,两代人战死,才换得我的进身之阶,寒门子弟想要升官太难了,在秦国会有希望,在诸侯列国那就是绝望!所以本侯维护大秦,就是维护普通人的进身之阶,维护大秦的制度!”
任武最后总结道:“大秦不能乱,但是可以换个人说了算!”
白卫和王衍秒懂,两人离座双膝下跪齐声说道:“我等愿誓死追随侯爷,虽赴九泉亦不悔!”
任武搀起二人,说道:“我任武富贵常在,你等富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