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后看着秦王政那傻里傻气的样子,不禁有些头疼,她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说道:“你怎么可以怀疑自己的血脉祖宗呢?他们怎么可能骗你,真是越是聪明的人想得越多,离真实越远!”
说完,夏太后从旁边拿起一本书递给秦王政,秦王政接过来一看,发现这本书正是最新印刷的《山海经》,他不禁好奇地看向夏太后。
夏太后神色严肃地对秦王政说:“看一下,然后告诉我你的感想!”
秦王政接过《山海经》,仔细翻阅起来。他一边看,一边摇头晃脑地读着上面的文字。过了一会儿,他合上书本,皱起眉头说道:“不就是《山海经》吗?这只是一本故事书而已,但里面的内容却荒诞不经,会让人迷失心智!”
听到这话,夏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她怒视着秦王政,大声问道:“是谁告诉你这些话的?”
秦王政被吓了一跳,他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是阿母告诉我的,她还告诫我要远离荒诞之物,以免玩物丧志!”
夏太后听后,气得脸色涨红,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然后说道:“诸侯娶妻就没有娶过朱门小户的,没有见识害死人啊!”
看着嬴政那一脸迷惑的样子,夏太后不禁感到一阵心痛。她缓缓地说道:“诸侯们都会代代相传一些世间隐秘之事,但如今的齐国可能并不知晓这些秘密。不过,他们应该也了解一些情况。当年田氏代齐,姜氏是绝不会将这些隐秘告知篡位者的。你且看那真武侯,他虽出身草莽,但他所娶的夫人却都是非凡之人。再看看你的父亲,尽管他在邯郸为人质时生活困苦,但为何不能再多等待几年呢?而你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实在是小家子气!”
说到这里,夏太后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接着又道:“真武侯的正妻乃是姜氏,拥有纯正的炼气士血脉;嬴明月则继承了我玄鸟血脉;姬颜更是周王室鸣凤血脉的传承者。此外,其他如将莹莹、鞠薇、卫子雨等人,也皆是公卿之后。如此看来,真武侯在娶妻方面可谓是独具慧眼,尽得贤妻。本宫甚至怀疑,真武侯是否拥有某种特殊的血脉!”
嬴政凝声说道:“真武侯力大无比,反应速度更是常人的至少七倍之多,眼明手快远超常人!”
说完这句话后,嬴政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和理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断。他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而一旁的夏太后则满意地点头微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对嬴政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认为他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君主。在这一刻,整个宫殿内弥漫着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夏太后感受到了嬴政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王者之气。
夏太后看着嬴政,微笑着问道:“你觉得秦穆公怎么样?”嬴政眼中闪烁着崇敬之色,回答道:“他让秦国增加了十二个封邑,开辟了上千公里的土地,成为西方霸主。除了那些跟随他而死的贤臣外,可以说他没有任何缺点。”
夏太后凝视着嬴政的眼睛,神情严肃且认真,轻声说道:“看着我,孩子。这是一个关于秦国王室血脉的秘密。在秦王去世之前,会有一段时间能看到未来,也许只是时间的一角,或者只是几句言语……”
嬴政瞪大了双眼,震惊地问道:“难道是穆公看到了,秦国的贤臣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也在陪葬者之列,是因为知道他们将来会不忠吗?”
夏太后平静地回答道:“有何奇怪呢?不过,这个预言并不总是准确的。无论如何,血脉中的神秘力量确实存在。穆公的女儿弄玉公主至今下落不明,她也是一名炼气士!”
嬴政急切地追问:“炼气士能够长生不老吗?”
夏太后一脸肃穆的说道:“天地灵气匮乏,列子乘风,彭祖寿八百虽然夸张,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彭祖之后至今居住齐鲁之间,炼气士还有传承!”
嬴政看着祖母夏太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喃喃自语道:“人生百年,浮游朝生暮死,众生谁不愿意长生呢……”
夏太后继续说道:“告诉你这些,是让你有敬畏之心,而不是让你沉迷于神仙之道。你母亲赵姬说得也对,这些事情太过荒诞不经,离我们太遥远了。或许只有真武侯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自从颛顼帝绝天地通后,灵气不再存在,炼气士们只能远赴海外。如今,神州的炼气士已经越来越少了。武王伐纣时,也是因为炼气士引发了一场大战,打得天崩地裂,导致灵气彻底枯竭,天地间一片死寂,神灵也不复存在。”
嬴政听后,心情渐渐平复下来,他感慨万分地说道:“神仙之事太过遥远,我还是先顾好眼前吧!只是,真武侯该如何处置呢?”
夏太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轻声说道:“对于这些人,我们还是要保持敬重和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们产生冲突或矛盾。毕竟,相比于那些神秘的利益来说,诸侯之位实在微不足道。就像鬼谷子一样,他已经活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他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呢?”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和谨慎。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空旷的宫殿内回荡着夏太后那苍老又带着无尽伤感的声音,她吟唱着古诗《玄鸟》,仿佛要将自己的悲伤与感慨都融入其中。
嬴政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他知道夏太后对秦国的担忧和期望,但他也明白,有些事情无法轻易改变。于是,他向夏太后行礼告退,转身离去。
夏太后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嬴政离开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视线之外。然后,她用低沉的语调喃喃自语道:“秦国的太后,有简单的吗?宣太后、华阳后,她们都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而本宫,也能从历史的脉络中看到未来的一角。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天下却不能延续到三世,终二世而亡,上天对待我大秦为何如此刻薄啊!或许,真武侯才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她的话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仿佛已经预见到了秦国未来的命运。然而,她仍然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在这一刻,夏太后的身影显得无比孤独和脆弱,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不安,也知道自己会在秦王政七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