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与四年大婚迎娶楚国公主,与其他贵女,楚国公主随嫁者七人。举国同庆,真武侯派遣典客姬勐前往咸阳城送礼祝贺,历史上秦王政对于自己的女儿,一般都是与勋贵联姻,只有阳滋公主受宠。
任武知道历史大幕正式来开,扶苏公子会不会提前降生,毕竟历史上秦始皇是亲政以后大约二十一岁结的婚,毕竟结婚需要华阳太后的点头,而且赵姬与嫪毐恋奸情热,忙于生子哪有空管他啊!现在任武帮助秦王政提前亲政,铲除嫪毐,保留文信侯吕不韦,使得历史大变样,如今更是提前五年结婚,很多事情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任武之所以不愿离开赵王宫,是因为从大梁城赶来的诸位夫人们即将临盆,这可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他必须亲自在场守护。
秦王政四年二月份,真武侯的五夫人卫子雨率先产下一子,这个孩子看起来非常机灵,双眼灵动地四处张望。任武为其取名为任宿。
接着,六夫人姬颜也生下了一个儿子,任武为他取名为任岳。七夫人韩晶生下了任川,八夫人韩淼生下了任陆,九夫人张卿言则生下了任河。
这段时间里,任武忙得晕头转向,但同时也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自己的家族终于得以壮大。
祖母任刘氏虽然高兴,但也因忙碌而疲惫不堪。
任维对此并不太在意,他全心全意地扑在学业上,生怕学习成绩不佳,让兄长为自己挑选丑女作为伴侣。
任语小姑娘既开心又烦恼,她需要逐个看望这些新出生的小侄子们,这样一来就耗费了她大半日的时间。而且她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否则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
好在诸位夫人渐渐开始在祖母的寝宫集体带孩子,否则还真够祖母忙的,任语也开始在祖母这里看望小侄子们,这样会节约很多时间,自己又能够抽出时间看书了。
秦王政对于任武能够祝贺自己大婚并送礼非常高兴,被人重视的感觉真好,他并不知道这是任武对于他的投资,秦王政专门接见了姬勐,说道:“姬爱卿,真武侯可好?”
姬勐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真武侯好的不得了,他让臣下为陛下带个话!”
秦王政一怔,脸色不虞,问道:“何事,姬爱卿只管明言!”
姬勐说道:“真武侯开春要出征了,估计要灭了匈奴才会罢手,大军会从燕赵之地向北打到冰原,然后一路向西,甚至会到咸阳城的正北方,然后还会往西,希望陛下不要紧张!”
秦王政脸色不好,姬勐告辞了!
秦王政缓缓走进自己的四海归一殿,大殿内灯火通明,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他静静地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前,目光专注地凝视着上面的线条和标记,仿佛要透过这张图看到天下大势。
这幅地形图展示出了大秦如今的疆域范围的北疆,从最西边的狄道、豲,一直延伸到正北方位的乌氏、义渠,郁郅,最后是西北方向的阳周、肤施、挺关。这片广袤的土地的北方就是匈奴。
秦王政的目光停留在这些地名上,心中想起了姬勐的话语,真武侯要攻打北部的草原部落,东胡,娄烦、林胡、匈奴、朐衍等等。
然而,就在这时,秦王政的思绪被打断了,他继续查看地形图的东部地区,燕、赵、魏、齐四地的精确地形,包括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等重要地理信息。
秦王政看着地图,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细节。他不得不承认,这份地图的制作非常精美,而且信息准确无误,四地的地图都是真武侯提供的,真武侯的举动让他感到困惑不已,他不禁思考:“真武侯到底想要做什么?”
要说真武侯忠于大秦,那简直就是个笑话。他时常对秦王政发出威胁,似乎并不把这位秦王放在眼里。但是,如果说真武侯有谋反之心,又似乎不太像。毕竟,嬴政自问与真武侯易地而处绝对会打下大秦,然后迅速拿下韩楚一统神州大地!
秦王政深知真武侯的野心勃勃,但却摸不透他真正的意图。他不禁想起了两人之间的对话,当时真武侯对他可是一点都不恭敬,当时年轻不知道深浅,后来经过祖母剖析才略知一二,真武侯有掀桌子的实力。
秦王政意识到,真武侯并非单纯的忠诚或叛逆者。他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而这些目标和计划可能与大秦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秦王政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真武侯究竟在图谋什么呢?难道他还有其他的企图?”
就在秦王政沉思之际,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抬起头,发现是一名自己的行人走了进来,恭敬地禀报:“启禀大王,臣得到确切的消息,秦宗室已经决定与您划清界限,并低调发展势力。他们甚至向真武侯输送人才,似乎准备两头下注。”
秦王政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秦宗室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他暗自思索:“看来,大秦内部的局势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秦宗室的动向无疑给我的统治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秦王政并没有慌乱。他冷静地分析着当前的形势,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明白,秦宗室是不看好自己,认为自己并不是真武侯的对手。保全宗室血脉无可厚非,但是被看不起的的感觉,还是让秦王政很失落!
秦王政还决定加大对军队的掌控,提升秦军的战斗力。他相信,只要拥有强大的武力,就能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同时,他也要想办法化解真武侯的危机,这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会斩下,最可气的是自己还不能挑衅,因为根本打不过。
嬴政私下里问过王翦,爱卿要是与真武侯对阵会如何,王翦说道自杀会痛苦小些,真武侯是噩梦级的存在,并且秦卒会不会倒戈投降都两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王政开始积极筹备各种策略,试图化解这场潜在的危机。他坚信,只要自己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大秦的繁荣昌盛。
至于秦宗室的两头下注,不要觉得无耻,在春秋时期,战败的国君还会获得食邑,战国时期初期,战败者的宗室并不会受到虐待,甚至秦始皇都善待六国贵族。
华阳太后就已经开始在真武侯那里下注了,以青云公主的关系,即使真武侯攻打下秦国,也不会好意思为难她一个老太婆!
至于灭国之后会发生残暴的事情,多数是异族,在战国时期贵族还是在乎面子的,君子佩玉温润如玉,在任武的印象中扶苏公子绝对称得上是君子如玉!
历史有一个怪现象,秦朝长公子扶苏,汉朝汉惠帝都是秉性纯善的人,看来儒家还是导人向善很成功的,却是不合格的帝师,荀卿的学问才是适合帝王之学的。
任武为自己的几个儿子物色了荀卿做老师,等到儿子们大一些,就会和荀子学习帝王术!
自己不当皇帝,几个儿子都当领主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