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酸枣,联军大营内,气氛热烈而紧张,各路诸侯齐聚一堂,共同商议讨董大计。营帐外,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纷纷起身,走到营帐门口向外望去。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的将领身披银甲,手持长枪,英武威仪,气度不凡。
“是孙坚!”有人低声惊呼。
孙坚,字文台,乃是长沙太守,也是联军中的一员猛将。他早先在攻打汜水关时立下赫赫战功,此番前来酸枣,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孙坚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进营帐。他环视一周,抱拳笑道:“诸位,孙坚来迟,还请见谅。”
众人纷纷还礼,请孙坚入座。孙坚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他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董卓乱国,天怒人怨。我等今日结盟,共讨国贼,乃是顺天应人之事。来,我敬诸位一杯!”
说罢,孙坚一饮而尽。众人也纷纷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杯落桌,发出清脆的响声。
酒足饭饱之后,诸侯不愿多谈战事,纷纷借故告退,只有刘备、曹操、孙坚和他们的部下留了下来,几人很快便热络起来,互相认识了一番。
曹操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文台,你我皆是各为其主,身不由己啊。曹某虽在张邈麾下,但心中所念,仍是洛阳的天子。”他举起酒盏,仰头一饮而尽,苦笑道,“只是不知,这天下大势,究竟会走向何方。”
孙坚默然片刻,缓缓道:“孟德说得不错。我虽替袁术出战,但心中也自有一番抱负。只是这乱世之中,个人之力终究有限。唯有同心协力,方能成事。”他的目光扫过刘备,意味深长地说,“玄德贤弟,你以为呢?”
刘备放下手中的酒盏,神色凝重:“我刘备虽不才,但对汉室的忠诚,丝毫不亚于二位。只是如今这般局面,我竟连替人出战的资格都无。不知是袁本初什么时候允我带兵出征,等得我好生着急。”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和无奈。
金离坐在刘备身旁,见状忍不住低声道:“刘将军,孙文台将军勇猛无比,前些时又打了胜仗,不如我们加入他的军队,跟他见见世面?”
金离依稀记得孙坚应该是找到了传国玉玺,这等宝物他也想见识见识。只可惜离开人世太久,他对三国史料的记忆已经逐渐混乱,经常分不清演义剧情和历史剧情,但孙坚得到玉玺这个剧情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孙坚闻言微微一笑:“金先生所言不虚,孙某正缺兄弟同举大事。”他转向刘备,“玄德若有意加入,孙某自当欢迎之至。”
曹操在一旁冷眼旁观,闻言脸色微变,他笑道:“玄德已经答应与我一起讨董,文台兄此时相邀,恐怕不太合适吧?”
“再看看吧。”刘备最终道,“我想再等等袁盟主那边的消息。”
曹操闻言冷笑一声,毫不掩饰对袁绍的不屑:“袁盟主?哼,他拥兵自重,坐视董卓乱国,恐怕早就忘了讨董的初心。文台兄,你我皆知,二袁兄弟不过是隔岸观火之人,哪里会真心把军队借你我讨董?”
刘备脸色微变,心中暗暗思忖:若是曹操所言不虚,那我岂不是要在曹操和孙坚之间二选一?若是选择了孙坚,无疑是与曹操交恶。但曹操其人,多疑残忍,我也实在不想招惹。这可如何是好?
他求助地看向金离,希望金离能给出一些建议。金离会意,心中快速盘算起来:史书上并未明确记载刘备是否参与了讨董之战,但在演义中却有“三英战吕布”的精彩桥段。如果史书上没有定论,那是否意味着在这个副本中,我们选择什么都可以?
金离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刘将军,曹校尉所言虽然不无道理,但眼下局势未明,我们也不宜过早下定论,或许袁盟主有其它打算,不如我们留在酸枣,等袁盟主回来?”
刘备没说什么,带着关羽、金离等人回了营帐。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决定带着张飞和简雍加入曹操的阵营,而让金离带着小婵和关羽加入孙坚的队伍。这个决定让金离和关羽都感到有些意外,他们本以为会一直追随刘备左右,如今却要与刘备分道扬镳。
金离和关羽都担心曹操会对刘备不利。刘备看出了他们的担忧,宽慰道:“两位不必多虑,我此番决定,只为更好地讨伐董卓。小金,你与曹操不合,你和云长去帮孙文台,益德留在我身边,等消灭董卓后,我们再会合。”
金离有些焦急:“可是曹操和你……你们性格不合,恐怕终将成为敌人,为何一定要跟着他?难道你忘了吕伯奢之事吗?”
“我没有忘。”刘备咬了咬牙,道,“曹操说得不错,诸侯兵马虽然多,但真心讨伐董卓的寥寥无几,恐怕只有曹操和孙坚两个人会奋力讨贼。如果我们都加入孙坚,他兵马本就不多,如何分给我们这么多人?曹操手中有张邈的兵马,如果能让我和益德带两支军队,我们就能早点杀回洛阳,把皇帝救出来!与其等着袁绍回来,不如现在当机立断。”
“那……”金离道,“那我和关将军跟着你们吧,我担心他会对你不利。”
刘备无言凝视着帐外,久久才道:“吕伯奢之仇,我不会忘,但曹操现在也不会害我。你和云长去帮助孙文台吧,我们在洛阳会合。”
关羽拱手道:“知道了,兄长。”
既然刘备已经决定,金离也不好说什么,
随着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金离、关羽和小婵翻身上马,渐行渐远,刘备、张飞和简雍目送他们三人离开,久久没有言语。
刘备深深叹息一声,凝望着洛阳的方向,只盼着能早日消灭董卓,把皇帝从国贼手里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