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启龙图 > 第195章 原是楚国杀手

第195章 原是楚国杀手

    半面人看也不看那十二个蒙面杀手,将杨谦放在银铃儿身旁的土坡,对秋明素嬉皮笑脸道:“秋姑娘,你剑法精妙无比。

    武功比你高的单焚琴被我一掌震伤,没有追上来,这几个臭鱼烂虾应该难不倒你,你就吃点亏,快点把他们打发了,我先帮银铃姑娘祛毒。”

    于是扶起银铃儿,右手抵住她后背,将真气缓缓送进她体内,助她排出毒素。

    秋明素没好气地斜瞅着半面人大发娇嗔:“你这假和尚真会开玩笑。

    他们能够追上我们的脚步,可见应该是一流高手,武功纵然不如单焚琴,相差估计不会太过悬殊,我一人一剑哪里打得过这么多人?”

    半面人一面运功逼毒,一面旁若无人打趣道:“姑娘你何必谦虚,你是秋三娘子的女儿,你娘当年仗着无上纯阴魔功,一人迎战过大魏三大门派的掌门人,不落下风。

    你的无上纯阴魔功已有一定火候,差的只是实战历练而已,你就把这几个臭鱼烂虾当砥砺武道的磨刀石,未尝不可。”

    秋明素为之气沮,气得说话都打结巴:“你你有本事你自己上,别只会说嘴。”

    那十二个蒙面人被半面人杨烈如此羞辱,原本应该恼羞成怒。

    可是他们刚才亲眼见证半面人一掌打的北傲山庄单焚琴气息紧闭,半天动弹不得。

    随后提着一个杨家三公子依旧健步如飞,甩开所有人一大截,武功之高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怕是不弱于那个传说中天下第一的杨太师。

    又见他旁若无人地当着所有蒙面杀手替银铃儿祛毒,显然是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等自信若非天下无敌的绝顶高手,谁敢为之?

    众人千辛万苦追了上来,却无一人敢轻举妄动,更无人挺身而出先行搦战,相互看来看去,眼中藏着惧意。

    对峙片刻,终究有个不怕死的蒙面人挥动双刀,对旁边的人喝道:“你们怕什么?一起上呀,这不僧不道的东西武功再高,一只手要帮那骚包祛毒,单凭一只手难道打得过我们这么多人?”

    另一个手持环首刀的蒙面人阴阳怪气冷笑道:“齐舵主言之有理,既然齐舵主有此魄力,还请齐舵主先上,我等唯你马首是瞻。”

    那个手持双刀的齐舵主勃然变色,瞪着他怒斥道:“燕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是替王爷办事,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魏国江湖,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斩杀杨家三公子,自然是齐心协力一起上呀,什么叫请我先上?怎么,你们好在后面看戏?”

    那句“王爷”一出口,正在替银铃儿运功逼毒的半面人杨烈心有所动,半闭的眸子猛地睁开,冷冷注视着他:“你们是楚国靠山王的麾下?胆子倒是不小,竟敢深入我大魏境内行刺太师府公子。”

    当今之世各国的王爷虽然不少,但是一般江湖人提到“王爷”两个字,通常是指楚国靠山王项赭。

    此人是楚国上代皇帝项丹的幼弟,当代女帝项樱的堂爷爷,生的仪容不俗、天资聪颖,文韬武略俱为一世之杰。

    于楚国皇室代代相传的神境六通领悟最深,一身武功出神入化,号称楚国的定海神针,也是最有可能挑战杨镇天下第一宝座的人。

    二十几年前,杨太师为了报复楚国,派兵悍然攻打壶关,轰轰烈烈的壶关之战由此爆发。

    除了正面战场的重兵对峙,魏国蜂勇卫还派出大量刺客潜入楚境,大肆行刺楚国皇室子弟。

    怪只怪楚国皇室男丁单薄、子嗣稀缺,老皇帝项丹只有两个皇子、一个皇孙,当然,公主倒是生了一大堆。

    壶关之战陆陆续续打了四年,最终以司徒错阵斩楚国镇北大将军侯岚而宣告结束。

    魏国在正面战场大获全胜,但因战事持续时间太长,消耗了大量国力,无力继续扩大战果。

    与此同时,蜂勇卫在楚国境内近乎飞蛾扑火的暗杀行动也取得辉煌战果,他们牺牲上百条人命,硬生生杀进楚国东宫,当着数百名大内侍卫,用淬毒的霹雳雷火弹炸死楚国太子项褐。

    项褐之弟、临江王项彩听到兄长被当众刺杀的消息,惊惧之下,喝水时竟被一口呛死。

    不久后,项彩的独生子柴桑郡王项添也被蜂勇卫安插的女探子毒死。

    短短一年之内,老皇帝项丹的两子一孙先后毙命,老皇帝遭遇连番打击一病不起,缠绵病榻数月后,驾崩于紫霄宫,遗诏将皇位传给皇弟、静安王项赭。

    这项赭着实是个古今罕见的怪胎,一生醉心于武功,对女人不感兴趣,虽被迫娶了几房妻妾,却没有诞下任何子嗣。

    他有经国济世之大才,唯独没有南面称孤的野心,一心只想将皇位让给兄长的子孙,可惜项丹的儿子孙子都死光了。

    他选来选去,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将太子项褐的长女项樱扶持为女帝,时年项樱刚过四岁。

    满朝文武均觉此举不妥,众口一词表示反对,奈何项赭心意已定,不容任何人置喙,项樱便勉为其难登基称帝。

    年仅四岁的小女帝项樱啥也不懂,被扶上皇位的时候还在哭哭啼啼,楚国所有军国大事均由静安王项赭拍板。

    静安王项赭执掌大权后,对内整肃吏治、安抚百姓,竭力拉拢五大世家以及南越南诏等藩王,化解国内各族矛盾。

    对外明面上与魏国罢兵言和、重修盟好,暗地里却与东吴西秦等国暗送秋波,结成抗魏之盟友。

    楚国总算慢慢走出壶关惨败的阴霾,军民士气也有所恢复。

    随着项赭在楚国的威望越来越重,在周边列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好事之徒便将项赭与魏国太师杨镇并称,遂有“北杨南项”的说法。

    渐渐懂事的女帝项樱认为静安王封号不足以彰显项赭的殊勋茂绩,前些年将项赭封为靠山王,尊其为“楚国的靠山”,靠山王之名由此而生。

    从此“王爷”一词几乎成了项赭的专属,就跟太师之于杨镇一样。

    江湖人士凡称“王爷”而不带姓氏封号,一般特指“靠山王”项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