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哥,把刀放下 > 第174 章 要求

第174 章 要求

    程骄站的高,看的分明。

    底下的人分成了两拨,他母亲给他的那些人终究是效忠于他的。

    哪怕他提出了一个给他们荣华富贵的机会,他们依旧选择效忠于他。

    这让程骄觉得有些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

    他终其一生只会是一个公子。

    这些人跟着他根本无法达到登堂入室的目的。

    也不会为秦国作出太大的贡献,可以说算是一身本事凭空浪费了!

    在程骄心中人才永远比庸才重要的多。

    哪怕他母亲给他的这些亲卫全都变成效忠于他哥的人,程骄也不会就此对他们生了嫌隙。

    所以在那些士兵表态之前程骄追加了一句。

    “但凡是在我这儿接受训练的人,全都要参与此次遴选,无论出身,无论背景。

    而想要成为太子门客的则需要继续在这学习一个月。

    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每天至少抽出四个时辰来学习。

    我会教导你们为将之道,领兵之法,以及生财之道,种植之法。

    满一月之期时会迎来考核,考核成功者则可为太子门客。”

    原本就打算效命于程骄的那些士兵,对他们公子如此任性的操作有些无奈。

    可谁让他们今生就认定只会效忠于程骄呢?

    对于太子门客之事他们并不感兴趣。

    可他们公子教授的知识他们必须学会,这是当初庄姬把他们给程骄之时,他们向庄姬保证过的。

    “嗨!”

    秦嗨,汉诺。

    程骄之前对此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毕竟秦人阅兵时喊的不是嗨,是风,大风!

    尤其在听到这一句震撼人心的嗨之后。

    程骄忽然间懂了,为什么汉朝要把嗨换成诺!

    因为这个词儿真的有点随意。

    就好比前一秒,你跟人在谈论某些正事,涉及到某些人员的三族或者是九族。

    你们俩谈的好好的,可下一秒他说的话就变成了嗨。

    那一瞬间,真是要多出戏有多出戏。

    嬴政看着他弟弟安排完这些人心中与有荣焉。

    这就是他的弟弟!

    这就是他未来的肱骨之臣!

    不过在激动之余,嬴政也注意到了他弟弟对于这一些人的培养有些跑偏。

    作为一个领军之将,需要识字,需要懂战阵,需要明白粮草为重,也需要懂得战争的瞬息万变。

    可他弟弟教授这些人的除了战场上的知识还包括了经商知识?

    战场上都是敌人,纵使六国联姻频繁,可战场之上是不会出现有人卖物资的情况的。

    如果有,那绝对是出现了贪污或者是走私,这在秦国都是可以判刑的。

    至于种植之道,则是又扯了!

    谁家好人会打下一座城池之后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种植田地,而不是继续乘胜追击呢?

    嬴政虽然不解他弟弟为什么一定要让这些人学会这些知识,但他弟弟做事总有他的道理。

    他这个当哥哥的已经坐享其成,就不要再去质疑他弟弟的所有决策了。

    至少目前的嬴政是这么想的。

    至于程骄所选择的是更为简单。

    在他看来,秦国要吞并其他六国是早晚的事儿。

    而秦国打下一个国家的城池之后,他们又不可能短时间之内撤走。

    既然不能撤走,那大军的粮草指望从咸阳出发护送到前线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就算能运过去,浪费的物资会比运送过去的还要多。

    秦国本就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人口凋敝。

    若是在押运粮草的道上,再出现截道的造成一些无妄的损失,在程骄看来是不切实际的。

    他教会这些人,生财之道和种植之道的智慧就在于这儿。

    所有被秦国打下来的土地,都会被当地的百姓或者是秦国后迁去的百姓种植。

    种子则是由当地的人提供。

    若他能在大军打胜之时提供一定量的种子或者是附近有商队前去。

    届时他就可以把适合当地生产的种子送过去。

    除了可以大大的提高产量,还可以增加大秦百姓的食物多样性。

    若是那些士兵长久驻守一地,他们或许还可以上山打猎剥一些动物的皮卖给商队,商队再回收送到咸阳。

    这一路上虽然路途远了些,可那些个没有军功的底层士兵却多了份收入。

    也能让他们在军队之中过得更好。

    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商队他已经有现成的,这些将领之后都要为秦国效力的,他所想做只是万般兼备。

    只要他能培养出来一些稍微具有商业头脑的将领,保证这些人不会死等着朝廷的粮草补给,他就能大大提升大秦前线士兵的存活率。

    在这个有人便是拥有了大半天下的时代,程骄觉得他现在培养出来的这些人非常有用。

    让相里勤解散了这些被检阅的士兵,程骄托人给朱英捎了口信。

    再次踏上秦国的土地朱英是有些激动的。

    在秦国他见识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也是在秦国他知道楚国的王祚不会持续太久。

    纵使他是春申君的门客,现在被春申君所看重,但朱英心中仍有一个念头,就是良禽择木而栖。

    之前同意帮程骄引荐楚国的那些富商也是为了留条退路。

    可朱英万万没想到上次能凭借十个老弱病残跟他打成平手的程骄。

    这一次却给他看了他手下的士兵。

    这些士兵整齐的动作和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气势,让朱英觉得大秦最精锐的部队莫过于是他们了!

    可随着相里勤逐渐演练战阵,朱英才明白那一天,公子程骄对他放的水有多深。

    朱英脸上那惊诧的表情和不断浮现的虚汗,吸引了嬴政的目光。

    作为同样观看了那场比试的人,嬴政看得出来程骄这是在告诉朱英他那天的阵法不是无敌的。

    可有些时候,领兵之将缺少的不是破阵之策,而是敢于听他命令行动的人。

    只求朱英的不停记住突破方式的模样,嬴政就知道这个人没上过战场,没经历过血的洗礼。

    所以他不懂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哪怕是现成的战阵纹丝不动让你去闯。

    在战场肃杀的气氛之下,也很难有人能丝毫不差的践行出来破阵之策。

    更何况他弟弟这个阵是三人一组,变化极其方便,还可以随时往上加人。

    可以说只一变就能忽悠瘸朱英。

    这样的认知让嬴政颇为骄傲,昂起头,嬴政心想。

    “瞧,那就是他最亲的弟弟,那就是跟他一样聪明的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