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幼帝传奇 > 第 24章 试探续

第 24章 试探续

    风轻柔地拂过,御花园中百花争奇斗艳,仿佛一片绚丽的海洋。小颖抱着我,缓缓漫步其间。

    我在她温暖的怀抱中安静地躺着,粉嫩的小脸如同春日初绽的花苞。小颖面带微笑,目光中满是宠溺与疼惜。

    不远处,母后,也就是我的母亲,正优雅地走来。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裙装,如这满园春色般明艳动人。母后的脸上洋溢着温柔与喜悦,眼中只有我和小颖的身影。

    “小颖,辛苦你了,把孩子抱稳些。”母后轻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关切。

    桃花如霞,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如同粉色的雪花。母后伸出手,轻轻拂去落在我身上的花瓣,动作无比轻柔。

    新绿的柳枝随风摇曳,像是大自然编织的优美画卷。母后与小颖并肩而行,她们的笑声在这充满生机的御花园中回荡。

    在这美好的春日,母亲、小颖和我,共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和醉人的花香里。

    而此刻

    我听到了缺耳的汇报

    我怒不可遏,意识传音给躲在假山中的缺耳:“我的人,居然有人敢出手!”双眼喷睁大,牙关紧咬,浑身扭动,心中愤怒如汹涌波涛。

    假山中的缺耳接收到我的传音,身子微微一颤,紧握鼠爪,目光透过缝隙死死盯着外面。

    与此同时,我心中传音缺耳:“转告白灵布局要加快,多笼络人才培养。敌人的实力不可小看!”

    冶炼厂

    白灵站在那快要建成的开矿冶炼厂前,目光炯炯。眼前的厂房虽尚未完全竣工,但已能依稀看出其未来的规模与气势。

    此时,李敏正一脸严肃地指挥着工人们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他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却顾不得擦拭。

    白灵走上前去,与李敏交流起来。“李公子,这工程进展倒是迅速。”李敏微微躬身,急切说道:“白兄,只是这炼钢之法,您还未传授于我。”

    白灵略一沉吟,开口道:“罢了,今日便将这炼钢之法告知于你。先选好生铁与熟铁,按一定比例放置炉中。以旺火熔之,待其融成液态。期间,需不断搅拌,使铁液充分混合。还得掌控好火候,不可过急过缓。待铁液质地均匀,杂质去除,便可出炉。”

    李敏听完,震惊不已,不禁问道:“白兄,您一个商会老板,怎会知晓如此精妙的炼钢之法?”

    白灵神色轻松,随口应道:“在外经商时,偶然遇到个工匠,从他那里得知的。”随后,白灵问道:“按照这方法,多久能出钢?”李敏自信地回答:“有了这方法,不出几日便能出钢。”

    白灵听闻,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而在皇宫深处,皇帝负手而立,面色凝重。

    “游爱卿,朕对这私人开矿冶炼之事,始终难以心安。那白灵,朕总是怕他存有异心。”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

    游国霖连忙跪地,诚惶诚恐道:“陛下宽心,臣愿为陛下解忧。白灵或许忠心耿耿,然为保万无一失,臣愿让臣之侄子李敏全力协助,李敏必能为陛下紧盯此事。”

    皇帝微微眯起双眸,目光深邃,思忖片刻后道:“也罢,游爱卿,此事就交由你侄子,若有差池,朕唯你是问!”

    游国霖磕头谢恩:“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圣望!”

    白灵对皇宫中皇帝与游国霖的这番谋划浑然不知,依旧在开矿冶炼厂中专注地查看工程进展,对于李敏的保证,他满怀期待。

    天一书院

    在牧马山上,天一书院静静地矗立着。它宛如一位睿智的老者,俯瞰着山下的大地。

    书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之美。红墙灰瓦,展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建筑的细节处尽显精致,飞檐斗拱雕刻精美,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走进书院,宽敞明亮的庭院让人眼前一亮。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四季如画。春日,垂丝海棠竞相开放,如粉色的云霞般绚烂;夏日,绿翠新荷随风摇曳,带来丝丝清凉;秋日,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般飘舞,铺满地面;冬日,腊梅和红梅在寒风中绽放,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书院的藏书楼规模宏大,里面收藏着海量的书籍,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学科技等各个领域。书架整齐排列,书籍琳琅满目,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吸引着学子们在此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教学区域庄重而肃穆。一间间教室里,传出先生们的授课声和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这里的先生们知识渊博、德高望重,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启迪着学生们的智慧。

    书院还设有多处研讨室,供学子们交流学术、探讨问题。在这里,思想的火花碰撞,新的观点和见解不断涌现。

    天一书院不仅注重学术的传承,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周围有广阔的活动场地,学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体育锻炼、琴棋书画等各种活动。

    登上书院的高处,俯瞰整个牧马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景色美不胜收。远处的山峦与书院的宁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在这充满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的天一书院中,学子们勤奋学习、追求真理,传承着智慧与精神。

    在天一书院那古朴典雅的斋室中,

    管事朱君正与自家公子白灵相对而坐。朱君面色凝重,声音沉稳地说道:“如今书院已吸收了众多学子,不论其出身富贵与否,男女皆有。”

    白灵剑眉微扬,目光深邃,缓缓应道:“重点在于筛选和培养那些真正有能力、可造就之才。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有资格入朝为官之人;也要培养出具有研究精神的工匠精英,涵盖农业领域的能者;还要挖掘头脑灵活的从商精英,以及能够传承知识的传学之才。”

    朱君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白灵神色肃然,继续说道:“书院的运行之法,无论富贵贫贱,只要优秀,皆应予以培养。至于那些纨绔子弟,只要不出大的事端,可暂且留校察看;

    若惹出祸端,直接除名,绝不容情。”

    这时,朱君突然一惊,压低声音道:“公子,您如此行事,莫不是要造反当皇帝?”

    白灵闻言,先是一愣,继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这安静的斋室中回荡。

    笑罢,他直视朱君的眼睛,说道:“我说我在执行未来帝皇之命令,你可相信?”朱君满脸疑惑,不知所措。

    白灵神色一正,缓声道:“按命行动,知道的太多,对你也没有好处。你只需跟随于我。我可有曾害过你?”

    朱君沉默片刻,恍然大悟般说道:“公子,小的领命!”

    接着白灵说:“优秀之人,招入天一阁,以后按命行事。”

    朱君拱手道:“公子,如此一来,天一阁内人才济济,然管理之事恐更为繁杂,当如何规划?”

    白灵目光坚定,起身踱步说道:“可分设不同门类,文者习经史子集,武者练兵法武艺,工匠精研技艺,从商者习经营之道,传学者授业解惑。各门类皆设部长,定期考核,优者赏,劣者罚。”

    朱君点头应道:“公子高见,只是这部长之选,当谨慎为之。”

    白灵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当选德才兼备,经验丰富之人。且要相互监督,以防徇私舞弊。”

    朱君又道:“那对于这些人才,如何确保其忠心耿耿,为天一阁效力?”

    白灵微微一笑,道:“以恩义感化,以宏图激励,以丰厚待遇留之。但如有二心者,杀无赦。”

    朱君深以为然:“公子筹谋周全,想必天一阁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白灵望向窗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此乃吾等之使命,定当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