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是不可直视的,其一是高悬于天上的太阳,其二是藏于黑暗的人心,前者光芒刺眼,后者则是一向复杂多样
都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哪怕是一方君王,也总会有几个,落魄时不曾施以援手,富贵时却偏来沾边的奇葩亲戚,便是文帝不再介意从前那些经历,可谁又能不知这段过往
懿嘉公主:ot 好好荣华富贵的安生日子,她偏偏就不想要过了,不懂得什么叫做见好就收,既然如此,那本公主索性就成全她,以及她口中所谓的“一饭之恩”,去帮汝阳王妃好好宣扬出去ot
虽说身逢乱世,生存不易,可血脉至亲,不说扶持相助,也不该见死不救,但这位嚣张跋扈的汝阳王妃,偏偏就是从不知心慈为何物,是冷血狠心之人,她心不甘情不愿的收留了夫家的亲族,却从未真心以待,明明家中尚有余粮,却苛待几名身世孤苦的子侄,当真是不想沾染上半分
暴君当政,民不聊生,失去父母庇佑,又遭亲族嫌弃,若不是经历过流离失所的凄惨,或许,文帝不会那般意志坚定的,推翻戾帝暴政,归还百姓和平,当时的文帝,尚且年幼,与兄姐无处所依,只能投奔亲叔父,寻求一处庇护之所
奈何叔父软弱,十分惧内,能说服妻子收留侄儿已是不易,又因收入微薄,根本不敢奢求妻子,对侄儿们视如己出,所谓的接济,只是一碗馊饭,日常不过是冷眼冷面相待,这所谓的叔母,与陌生人也强不到哪里去,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侄儿落魄无为之时,她恨不得撇清关系,侄儿长大成为劳动力了,态度才稍微缓和些
文帝起事成功,登基为王之后,汝阳王妃便恨不得将自己叔母的身份,缝在嘴边上,一刻都不愿放下,一碗馊饭,竟变成了一饭之恩,或许谎话说的多了,说的久了,便连自己都要相信了,从跋扈无礼的乡野村妇,到高高在上的皇亲贵戚,汝阳王妃将这叔母两个字,发挥到了极至
好日子过久了,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唯一的孙女被养废,而不自知,丈夫为躲她甘愿清修度日,汝阳王妃识人不清、仗势欺人,自以为是到了猖狂的地步,倚老卖老、托大拿乔,竟是生生的,将自己的好日子,拼命使劲的作到了尽头
刻薄自私、冷漠薄凉,不是所有的长辈,都值得受人尊重,汝阳王妃仗着叔母这两个字,拿捏了文帝十几年,可她竟然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荣耀地位,从来都不是因为那层亲戚关系,只是因为文帝仁厚善良罢了,只是脾气再好的人,也会有忍耐力和容忍度,最终消磨殆尽的那一天
当初他们找到叔父的门前之时,都已经皆是饿得奄奄一息了,可这个做叔母的,却毫无怜悯之心,只是将一碗馊饭给了他们,就这,还觉得是天大的恩赐,在外面可能连馊饭都没有,所以,是她救了他们的命
叔母的身份变了,就好像曾经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那碗馊饭,也被她时刻念叨着,成为了一饭之恩,但凡有所求,必会提及此事,说得多了,好像就成真的了,仿佛这位文帝叔母,真的是一位慈祥的长辈一般
多年的荣华富贵,从来没有让汝阳王妃学会收敛,反而仗着文帝亲叔母的关系,张扬跋扈,总是自以为,自己就是全天下,除了文帝之外,最尊贵的人了,汝阳王与汝阳王妃成婚五十载,受够了她的脾气,厌恶至极,也不愿看着她,把孙女培养成与自己一副模样